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成哲专利>正文

自清洁式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1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式过滤系统,该系统能在检测到过滤器中的堵塞之后不打断操作且不拆卸设备而解决过滤器中的堵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清洁件被固定于过滤器元件的内部和外部的状态下,通过过滤器元件自身相对于清洁件中的嘴的相对旋转并线性往复运动,可通过简单的构造有利地清洁过滤器元件的整个内壁和外壁。因此,尽管在较差的条件下使用所述设备,也可以摆脱诸如在完全拆卸设备之后,通过从外部注射高压水而清洁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外壁之类的麻烦工作,从而使劳动力和维护成本经济,并且因为可以不停止所述设备的过滤操作而自动进行过滤器元件的内壁和外壁的清洁操作,因此能提高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式过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在检测到过滤器中的堵塞之后不打断操作且不拆卸设备而解决过滤器中的堵塞的自清洁式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排放的废水(例如,工厂废水或畜牧业废水)应当净化排放直到达到若干法规中列出的规定标准为止,从而保持公共水域中的水质。废水处理包括诸如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之类的几种处理,进一步说主要包括过滤过程,以分离包含在废水中的微小固体物质和悬浮物质。通常,通过使包括固体物质的废水经过设置有固体物质不能通过而只有水成分能通过的多个细孔的过滤器元件而进行过滤过程。传统上,通常使用通过堆积沙、活性炭等而制成的沙滤器。但是,由于该沙滤器需要与其处理性能相匹配的大型设备,从而需要昂贵的维护和维修成本,近年来已经研制了几种能利用小的空间进行大量处理的过滤系统,这些系统取代沙滤器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如上所述,这样的过滤系统采用如下原理,即当废水经过过滤器元件时,只有水成分能通过形成在过滤器元件上的细孔而固体物质由于被过滤器元件捕获而不能通过。根据这样的过滤系统,过滤器元件的细孔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而被固体物质堵塞,使得过滤器元件中的压降(pressure loss)快速升高,从而不能进行平滑的过滤动作。因此,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周期性地清洁过滤器元件以便解决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堵塞而继续进行过滤动作,即在拆卸过滤器主体之后,利用清洁水或刷子来清洁过滤器元件,或者操作安装在过滤系统外部的阀门而沿相反方向向过滤器元件供应废水和/或清洁水来清洁过滤器元件。但是,根据所述方法,引起了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可能会频繁停止过滤系统的操作以进行清洁,所以与性能相比过滤效率较低,并且需要大量的维护成本和劳动力。因此,近年来研制并广泛使用了一种过滤系统,该系统能在检测到过滤器中的堵塞之后不打断操作或不拆卸设备而自动地解决过滤器中的堵塞。图1和图2是表示传统的自清洁式过滤系统的视图,其中形成有废水入口1a和废水出口1b的筒状外壳1的内部通过盘状分隔件11被分为废水进入空间1A和过滤空间1B。在废水进入空间1A中,设置有多个通孔2a的滤网2与外壳1同心地安装,以过滤从入口流入的废水中所含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杂质,并且在过滤空间1B中还与外壳1同心地安装有筒状过滤器元件3。在滤网2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吸入腔室4A,其经由清洁排放阀6与大气连通并被吸入引导件4分隔从而与废水进入空间1A分开,并且在该内部空间中安装有清洁件5,其从过滤器元件3的内部过滤空间1B延伸到吸入腔室4A的内部,并将附着于过滤器元件的内壁上的杂质排放到吸入腔室4A。清洁件5形成为使多个清洁吸入嘴52安装成与清洁吸入管51的外周连通,并构成为通过驱动部分7进行旋转运动和线性往复运动。吸入嘴52径向形成在清洁吸入管51的外周上,从而使在形成于该清洁吸入管一端处的吸入开口52a布置成邻近过滤器元件3的内壁,并且清洁吸入管51的一端被支撑从而其可通过固定于外壳1的侧壁的引导杆12而可滑动地运动,且该吸入管的另一端延伸经过形成在吸入引导件4的侧壁处的引导开口4a并被支撑成可滑动地运动,从而使形成在清洁吸入管的另一端处的排放开口51a位于吸入腔室4A的内部。驱动部分7适于使清洁件5线性往复运动并使其旋转,从而使过滤器元件3的整个内部区域能被吸入嘴52顺序清洁。通过键槽72a安装成在蜗轮71处可滑动地运动的螺旋轴72与移动引导件(transporting guidemember)73螺纹啮合并通过连接杆74与清洁吸入管51的端部接合,因此,当蜗杆71a通过马达(未示出)而旋转时,螺旋轴72与蜗轮71一起旋转并同时根据马达的旋转方向通过移动引导件73的螺纹槽而沿向前或向后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清洁件5线性往复运动并使其旋转。那些未说明的附图标记81、82表示用于检测出口侧的排放水和入口侧的废水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附图标记1c表示杂质出口,其用于在分开盖子1d后,排放被滤网2捕获并保留在废水进入空间1A中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杂质;并且附图标记75表示隔板,其阻挡泄漏的废水流入驱动部分7的机械操作部分。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自清洁式过滤系统,其在清洁排放阀6关闭的情况下操作,该系统在正常操作状态下过滤器元件会轻微堵塞。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通过一泵向废水入口1a供应的高压废水通过滤网2,然后供应到过滤器元件3的内部,并且废水的水成分穿过过滤器元件3并通过过滤水出口1b被排出。但是,穿过滤网的微小固体物质不能穿过过滤器元件3因而逐渐积累在过滤器元件3的内壁处。同时,在清洁件6的关闭状态下吸入腔室4A和清洁件5的内部填充有压力与过滤器元件3的内部的压力相等的废水,从而不会影响过滤动作。如上所述,当随着过滤动作的进行由于过滤器元件的细孔被不能穿过过滤器元件的固体物质堵塞,因而过滤器元件中的压降升高到高于预定值,从而使过滤器元件的堵塞加重时,也就是说,当通过压力传感器81、82检测到过滤水出口侧和废水入口侧之间测得的压差变得高于任意预定值时,通过控制部分操作清洁排放阀6的螺线管,从而打开该阀并周期性地正向或反向驱动马达,以使清洁件5旋转并线性往复运动。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当清洁排放阀6打开时,在高压状态下填充在吸入腔室4A中的废水被快速排放,从而在吸入腔室4A和清洁件5中产生真空。因此,位于吸入开口52附近的废水与附着于过滤器元件上的杂质一起快速流入吸入开口,并穿过清洁吸入管51、排放开口51a和吸入腔室4A,然后从清洁排放阀6排出而返回到废水容器中。当如上所述进行清洁动作时,可以如图2中的实线箭头所示连续地进行废水的供应和过滤。另外,如果在完成清洁动作之后,通过压力传感器81、82检测到过滤器元件中的压降已经降低到低于预定值,则清洁排放阀6通过控制部分而被关闭,并且马达的驱动停止,从而结束清洁操作并返回正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根据上述自清洁式过滤系统,在检测到过滤器中的堵塞之后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或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自动解决过滤器中的堵塞,并且还具有在进行过滤器元件的清洁动作的同时可继续供应废水并进行过滤操作的优点,从而能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中的过滤系统。但是,根据这种传统的过滤系统,存在下列问题,即根据旋转并线性往复运动的清洁件的特征,不能将清洁件安装在过滤器元件的外部,因此附着于过滤器元件的外壁上的微小杂质不能通过自清洁而被去除。因此,由于若过滤器元件的外壁上已附着有大量杂质,则尽管去除了附着于过滤器元件的内壁上的杂质,但是附着于过滤器元件的外壁上的杂质会引起持续堵塞,所以清洁操作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或者可能要在较短时间间隔内重复进行清洁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试验得到的结果,当首先通过诸如聚合物等的缩合剂对废水进行了处理时,由于这样的微小杂质而引起的过滤器的外壁中的堵塞尤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要周期性地(例如一两个月一次)完全拆卸设备并通过从外部注射高压水而对其进行清洁,因而产生了可能会长时间停止系统的操作以及维护和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的自清洁式过滤系统所引起的这些问题而作出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洁式过滤系统,该系统能有利地对过滤器元件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洁操作,而不用拆卸任何设备或使设备的过滤操作停止。技术方案用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洁式过滤系统,该自清洁式过滤系统包括:外壳,该外壳设置有废水入口和过滤水出口,且其内部通过盘状的分隔件被分为废水进入空间和过滤水空间;滤网,该滤网在所述分隔件的一侧安装在所述废水进入空间的内部,并设置有多个通孔,从而 过滤从所述废水入口流入的废水中的尺寸相对较大的杂质;筒状的过滤器元件,该过滤器元件在所述分隔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同心地安装在所述过滤水空间内;吸入引导件,该吸入引导件用于在所述滤网的内部空间中分隔形成吸入腔室,该吸入腔室与所 述废水进入空间分开并经由清洁排放阀与大气连通;清洁件,该清洁件具有多个形成在清洁吸入管的外周处从而相互连通的吸入嘴,所述吸入嘴的吸入开口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壁附近;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外壳内的所述过滤水出 口侧和所述废水入口侧的相应压力;和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用于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过滤水出口侧和所述废水入口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差变得高于任意预定值时被操作以打开所述清洁排放阀;因而,当所述清洁排放阀被打开时,在所述吸入腔 室和所述清洁件内产生真空,使得所述吸入开口周围的废水与附着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杂质一起被快速吸入所述吸入开口内,然后经由所述清洁排放阀被排放到外部,所述过滤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的过滤器元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过滤空 间内,在该过滤器元件的中心处安装有一中空的导管,该中空的导管经由所述吸入腔室内部而延伸穿过所述吸入引导件,并且在该中空的导管的一端处设置有排放开口;所述导管的一端与用于使所述筒状的过滤器元件线性往复运动并旋转的驱动装置接合; 在所述过滤器元件内安装有第一清洁件,在该第一清洁件中,所述吸入嘴的吸入开口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内壁附近,所述第一清洁件的清洁吸入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一个侧壁,而其另一端被筒状管的所述导管支撑;所述吸入腔室经由第一清洁排放阀与外 部连通,从而使经由所述第一清洁件供应到所述吸入腔室内的清洁水通过所述第一清洁排放阀排放到外部;在所述外壳内且在所述过滤器元件外部安装有第二清洁件,在该第二清洁件中,所述吸入嘴的吸入开口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外壁附近,所述第二清洁件的 清洁吸入管的一端经由第二清洁排放阀与外部连通,从而使被吸入所述第二清洁件的清洁水通过该第二清洁排放阀排放到外部;并且当所述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金成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