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003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和芯辊,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不小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上圆锥体段、下倒截头圆锥体段、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的锻造,能使轧制平稳、充型完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主要用于工程和机械内凸台环形件的锻造,属于异形环锻件模具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在国内外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工程机械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是矿山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和机械内凸台环形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环形件5的中心孔孔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51。目前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的加工方法为采用机加工,加工掉上下两部分的材料以获得凸台。此种加工方法不仅加工复杂,而且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简单地加工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的工装,并且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和芯辊,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不小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上圆锥体段、下倒截头圆锥体段、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上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上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上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下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下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的上圆柱体段和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上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下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芯辊的上圆锥体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芯辊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上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可以简单地加工出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并且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装中上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装中下冲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装中芯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装制成的毛坯料图;图5是本技术工装制成的环形件示意图;图中1、上冲头,11、倒截头圆锥体段,12、圆柱体段,2、下冲头,3、芯辊,31、上圆柱体段,32、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3、上圆锥体段,34、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5、下圆锥体段,36、 下圆柱体段,4、毛坯料,41、中间孔,5、环形件,51、环状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1、下冲头2和芯辊3,所述的上冲头1的结构如图ι所示,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11和圆柱体段12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11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12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2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1的圆柱体段12的直径等于下冲头2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3的结构如图3所示,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31、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2、上圆锥体段33、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下圆锥体段35和下圆柱体段36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 其中上圆柱体段31的直径等于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2的大直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2的小直径等于上圆锥体段33的小直径,上圆锥体段33的大直径等于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的大直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的小直径等于下圆锥体段35的小直径,下圆锥体段35的大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36的直径,所述的芯辊3的上圆柱体段31和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2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32和上圆锥体段33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和下圆锥体段35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圆锥体段35和下圆柱体段36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芯辊3的上圆锥体段33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芯辊3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上述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进行轧制时, 首先采用下冲头2将毛坯料冲出一个圆锥体的下孔,然后采用上冲头1进行上冲孔从而制得结构如图4所示的毛坯料4,最后采用芯辊3伸入毛坯料4的中间孔41中进行辗环,制得结构如图5所示的环形件5。其中,在采用芯辊3进行辗环时,由于芯辊3的中部为上圆锥体段33和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并且上圆锥体段33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芯辊3 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34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所以可以使轧件能轧制平稳、充型完整,进而减少了环形件5的报废率,节约了材料,节省了能源和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上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可以简单地加工出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并且能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和芯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不小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上圆锥体段、下倒截头圆锥体段、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 其中上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上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上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下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下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辊的上圆柱体段和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上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下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所述的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辊的上圆锥体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芯辊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中心线的夹角不大于3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和芯辊,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不小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程机械内凸台环形件工装,包括上冲头、下冲头和芯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倒截头圆锥体段和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圆柱体段的直径;所述的下冲头为截头圆锥体;上冲头的圆柱体段的直径不小于下冲头的截头圆锥体的小直径;所述的芯辊从上至下依次由上圆柱体段、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上圆锥体段、下倒截头圆锥体段、下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上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上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上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下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下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下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君三戴玉同李承鼎曾旭东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