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414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中模套、外模套和外模体,所述内模套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内模套与中模套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中模套与外模套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外模套与外模体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所述内模套、中模套和外模套均包括主流道和阻尼块,所述主流道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桃式曲线流道并配合阻尼块,保证了上下曲线对称和曲线流畅,解决了因挤出单边进料出现物料流动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各层管胚厚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模具,尤其涉及在线移动基管上进行包覆三层橡胶的复合管材模具。
技术介绍
用挤出的方式来加工包覆三层橡胶复合管,系对传统生产橡胶复合管工艺的变革,因其工艺简化,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深受生产厂家的亲睐。然而,目前采用此工艺国内有关厂家所用的模具在生产线上却反映出如下的不足1.模具结构设计上不完全合理,包括阻尼块的大小,位置的设置等问题,使得挤出过程中物料流出速度不一致,不仅影响到各层管胚厚薄不均的情况,还增加生产中的调整难度。2.尤其是现有模具内层套结构采用球面调心结构形式,当认定调整完毕,而在基管通过时又不可避免的碰到其内表面,类似于杠杆作用,很容易使球面转动,导致管材偏心,直接影响壁厚不均现象。3.在各层套零件之间采用锥面定位,这就使得模具在制造中锥面稍有不吻合,就会出现漏料现象。在实际生产线上多个接触端面就出现漏料情况。4.模具在拆卸中很容易碰伤模口,直接影响到模具的重复使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能够提高各层管胚厚度的均勻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中模套、外模套和外模体,所述内模套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内模套与中模套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中模套与外模套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外模套与外模体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所述内模套、中模套和外模套均包括主流道和阻尼块,所述主流道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块包括三角部和设在三角部底面的半圆部。作为优选,所述中模套上设有分流套,所述分流套可调整中模套与内模套之间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套上沿圆周均勻分布有八个流线型的分流筋。作为优选,所述外模体内设有密宫式油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桃式曲线流道并配合阻尼块,保证了上下曲线对称和曲线流畅,解决了因挤出单边进料出现物料流动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各层管胚厚度的均勻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中内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的俯视图;图3-1是本技术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中分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图2-1的左视图;图4-1是本技术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中外模体的密宫式油路结构示意图;图4-2是图4-1的K向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1、2_2所示,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1、中模套2、外模套3和外模体4,所述内模套1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5,内模套1与中模套2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 6,中模套2与外模套3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 7,外模套3与外模体4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 8,所述内模套1、中模套2和外模套3均包括主流道9和阻尼块10,所述主流道9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10,所述阻尼块10包括三角部和设在三角部底面的半圆部。桃式曲线流道与其上设置的阻尼块10进行较好的组合,保证上下曲线对称和曲线流畅。从而解决因挤出单边进料出现物料流动不均的问题。如图3-1、3_2所示,所述中模套2上设有分流套11,所述分流套11可调整中模套 2与内模套1之间的间隙。间隙调整上采用分流套11与其它零件组合(如调节螺钉),这样既满足了物料顺利通过,同时也给调整带来了方便,成功地解决了因内层球面调整造成的管材偏心问题。所述分流套11上沿圆周均勻分布有八个流线型的分流筋12,其功用是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做到流道无死角,同时保证调节方便。如图4-1、4_2所示,所述外模体4内设有密宫式油路13。每层采用油来控温,在油路结构上采用双头螺纹及密宫式形式,这种设计保证物料在最佳温度范围内作勻速流动。 密宫式油路13有效地保证温控均勻并保证进出油嘴在同一圆周截面上,有利油管排列有序。在各层套零件之间除锥面接触外,还可以增设止口定位,从而有效地防止物料在接触端面处漏料情况。为防止制品变换规格或清理模具装卸模嘴时,造成的损伤,本模具还可以设置一个专用支架,使各层零件换模嘴都在其上进行整体装卸,从而保整了模具的重复使用精度。在挤出生产制品中,根据出现的状况,利用该模具所具备的各层单独控制和每层能分别调整的功能,结合制品工艺要求,就能使制品达到满意的效果。本实施例也可拓宽到三层塑料包覆管的生产中使用,使其应用范围扩大。其理由是塑料原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性比橡胶原料流动性要好。因此只要对模具尺寸、共挤接口上稍作调整,就能生产出壁厚均勻的三层塑料包覆管。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中模套、外模套和外模体,所述内模套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内模套与中模套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中模套与外模套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外模套与外模体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套、中模套和外模套均包括主流道和阻尼块,所述主流道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包括三角部和设在三角部底面的半圆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套上设有分流套,所述分流套可调整中模套与内模套之间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套上沿圆周均勻分布有八个流线型的分流筋。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体内设有密宫式油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中模套、外模套和外模体,所述内模套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内模套与中模套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中模套与外模套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外模套与外模体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所述内模套、中模套和外模套均包括主流道和阻尼块,所述主流道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本技术采用桃式曲线流道并配合阻尼块,保证了上下曲线对称和曲线流畅,解决了因挤出单边进料出现物料流动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各层管胚厚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9C47/26GK202097940SQ20112018183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林纪洪, 王宝泰 申请人:浙江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层橡胶共挤包覆管材模具,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模套、中模套、外模套和外模体,所述内模套的端部设有抽真空装置,内模套与中模套之间设有内层进料口,中模套与外模套之间设有中层进料口,外模套与外模体之间设有外层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套、中模套和外模套均包括主流道和阻尼块,所述主流道为桃式曲线流道,桃式曲线流道内设有阻尼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纪洪王宝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