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 于卫星主动姿态控制的执行机构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质量排出式、动量交换式以及环境场式等。其中,动量交换式是利用卫星内部的动量发生装置与卫星本体之间的角动量交换来实现姿态控制,具有无工质消耗、无污染以及对卫星质心运动不产生干扰等优点,以飞轮为典型代表的动量交换式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在微小卫星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飞轮高速自转以及工作寿命对陀螺支承要求很高。滚珠轴承是最常见的一种支承方式,但是由于滚珠与轴承架之间存在摩擦,特别是真空环境下无法进行良好的散热和润滑,使得滚珠轴承乃至整星的工作寿命很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飞轮式动量交换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中由于轴承磨损严重、 散热和润滑差导致控制卫星姿态的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液体回路阀门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与方法。液体回路阀门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它包括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的中轴线分别与三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OX轴、OY轴和OZ轴平行,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OXYZ的原点是卫星本体的质心;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 ...
【技术保护点】
1.液体回路阀门控制卫星姿态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的中轴线分别与三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OX轴、OY轴和OZ轴平行,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OXYZ的原点是卫星本体的质心;三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每组卫星姿态控制单元均包括正向回路(1)、反向回路(2)、回路控制阀(3)、电机(5)和流体泵(6);正向回路(1)和反向回路(2)沿其所在卫星姿态控制单元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电机(5)的输出轴与流体泵(6)的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5)用于带动流体泵(6)工作;流体泵(6)设置在正向回路(1)和反向回路(2)的共同进液口处,用于驱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云海,单晓微,陈雪芹,张世杰,曹喜滨,孙兆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