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镍锰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材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702420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镍锰氧(LiNi0.5Mn1.5O4)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材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该方法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及模板法结合,将反应物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锰化合物与溶剂、模板剂用球磨机混合均匀,再经两段高温加热及保温处理制得。该锂镍锰氧材料为尖晶石结构,晶型完好,比表面大,电化学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锂镍锰氧(LiNia5Μηι.504)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通讯工具、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的迅速发展,电池作为电能的重要组成和存储形式而受到各国科研者的关注。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 电压平台高等性能优势使锂离子电池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与动力蓄电池体系。目前,以磷酸铁锂、三元(即锂镍钴锰氧或锂镍钴铝氧)、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为代表的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虽然已开始走向商品化,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还远远不能满足所需要的性能。因此,开发高电压的正极材料,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其中混合氧化物型尖晶石结构化合物锂镍锰氧(LiNia5Mr^5O4)正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与相当高的比容量(可达146. 7mAh/g),是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传统的LiNia5Mr^5O4合成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乳胶法、复合碳酸盐法、熔盐法、燃烧法、超声喷雾分解法,但这些方法或制备过程繁杂,或制备的材料性能欠佳。何则强等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LiNia5Mni.504(何则强,熊利芝,吴显明等,流变相法制备LiNia5Mr^5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质,无机化学学报,2007,7(5) 875-878.)。流变相反应法在较低温度下使固体反应物处于流变状态,合成温度较低,煅烧时间较短,得到的锂镍锰氧颗粒细。但该方法不能很好的对产物的形状、结构或粒径进行控制,并且只是提出了采用醋酸盐类作原料的流变相制备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52490.9)公开了一种采用聚合物模板剂制备孔状 LiMn2O4正极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材料表面有规则的孔结构,且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但该方法原料在溶剂挥发后结晶成分不均勻,混合效果比不上流变相反应法,且尚未有报道将此方法应用于制备LiNia 5Μηι.504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镍锰氧(LiNia 5Μηι.504)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材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本方法结合了流变相反应法与模板法的长处,工艺简单且产物结晶度高、成分均勻、粒径分布窄、 比表面高、电化学性能好。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锂离子电池用锂镍锰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原材料混合分散于溶剂中将制备LiNiQ.5Mni.504的原材料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锰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与模板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原材料混合物;3(2)原材料混合物粉碎将原材料混合物球磨得糊状物,糊状物粒径范围为 0. 5-20 μ m ;球磨时间过短,混合不均勻,时间太长,则影响制备效率。(3)糊状物干燥将糊状物置于鼓风干燥烘箱中,烘箱温度为80-120°C,烘干时间为8-12h,经过此步骤可除去溶剂和水分,得干燥的混合物;(4)干燥的混合物粉碎细化将干燥的混合物球磨2_6h,得细化的混合物粉末,粉末粒径范围为0. 5-20 μ m ;(5)混合物煅烧将细化的混合物粉末在空气或氧浓度> 21%的富氧气氛下,以 0. I-IO0C /min的速率升温加热,在800-900°C恒温煅烧l_12h ;然后以0. 1-10°C /min的降温速率降至600-700°C保温12-48h,最后以0. 1-10°C /min的速率降温或随炉冷却到室温, 即制得高电压正极材料Lima5Mni.504,所得材料粒径大小为5-40 μ m,孔径为20-600nm。优选的是,步骤(1)中,Li、Ni、Mn按化学计量比制备LiNia5Mr^5O4是按 1.02-1.08 0.5 1.5比例称取原料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锰化合物,与模板剂一起加入溶剂中,Li略微过量是为补偿高温下锂化合物少量挥发。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将流变相反应法与模板法结合,流变相反应法采用溶剂将反应物混合均勻;模板法中使用模板剂有利于控制产物粒径分布及结晶形貌,在反应物加热过程中,模板剂氧化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样品变得蓬松,促使LiNia5Mr^5O4尖晶石相的快速生成,另外,采用模板剂能制得比表面大、吸附性优良、电化学性能好的介孔结构材料。优选的是,所述锂化合物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醋酸锂、硝酸锂、氧化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所述镍化合物包括镍的硝酸盐、醋酸盐及氢氧化镍、碳酸镍、氧化镍、氧化亚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所述锰化合物包括硝酸盐、醋酸盐、碳酸锰、氢氧化锰、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是,所述溶剂包括有机溶剂乙醇、丙醇、丁醇、1,2-丙二醇、2,3-丙二醇、2, 3-丁二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水或以上任一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优选的是,所述模板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醚、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模板剂的分子量在1000-20000之间,粒径范围为20-600nm。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模板剂加入量为锂化合物、镍化合物及锰化合物总量的 5-30wt%。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溶剂加入量为锂化合物、镍化合物及锰化合物总量 (g) χ (0. 2-l)mL,刚好将混合物调至糊状即可。优选的是,所述步骤( 中球磨条件为在球磨机中使用粒径5-10mm的小球,球磨时间为6-12h。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步骤(5)中升、降温速率为0. I-IO0C /min。本专利技术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锂镍锰氧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流变相反应法可以使固体混合物与溶剂形成充分接触的不分层、均一的流变体系,工艺简单,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固体微粒的表面比固相法更有效接触,热交换良好,后期的烧结时间缩短;反应物混合均勻,使得产物具有均相、结晶度高、粒度均勻、颗粒细小、比表面大等优点。模板剂可以在原料的混合中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或模板作用,有利于控制产物粒径、形貌;且在烧结时模板剂可以氧化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CO和 CO2等气体,使样品变得蓬松、膨胀,促使LiNia5Mr^5O4尖晶石相的快速生成;模板剂烧结完后,还会在产物颗粒表面留下一些沟槽或孔洞,大大增加产物颗粒的比表面,有利于离子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迅速扩散,降低材料本身的内阻,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能提供大电流放电,因而采用模板法制备的锂镍锰氧材料具有更高容量,更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利用本专利技术流变相反应法与模板法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材料混合的均勻性,同时改善材料的反应过程,制备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得锂镍锰氧材料的XRD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得锂镍锰氧材料的0. 5C倍率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中■为实施例一曲线, 为实施例二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得锂镍锰氧材料的0. 5C倍率循环寿命曲线 (图中■为实施例一曲线, 为实施例二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按Li、Ni、Mn摩尔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镍锰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混合分散于溶剂中:将制备LiNi0.5Mn1.5O4的原材料锂化合物、镍化合物、锰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与模板剂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原材料混合物;(2)原材料混合物粉碎:将原材料混合物球磨得糊状物,糊状物粒径范围为0.5-20μm;(3)糊状物干燥:将糊状物置于鼓风干燥烘箱中,烘箱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8-12h,得干燥的混合物;(4)干燥的混合物粉碎细化:将干燥的混合物球磨2-6h,得细化的混合物粉末,粉末粒径范围为0.5-20μm;(5)混合物煅烧:将细化的混合物粉末在空气或氧浓度>21%的富氧气氛下,以0.1-10℃/min的速率升温加热,在800-900℃恒温煅烧1-12h;然后以0.1-30℃/min的降温速率降至600-700℃保温12-48h,最后以0.1-10℃/min的速率降温或随炉冷却到室温,即制得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所得材料粒径大小为5-40μm,孔径为20-600nm,比表面积为2-8m2/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