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固超细颗粒脱除
,涉及一种气固射流-声场超细颗粒耦合包裹团聚装置,特别适于粒径小于3微米的颗粒在射流和声场的耦合作用下团聚为大于5微米颗粒团聚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燃煤电站、垃圾焚烧炉和石油炼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超细可吸入颗粒物,而解决这些超细可吸入颗粒物一般广泛应用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对粒度小于3μm的颗粒进行捕集,但这些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捕集效率仅有50-60%,致使大量的超细颗粒扩散到大气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能够使粒径小于3μm的超细颗粒发生颗粒团聚,变成粒径大于5μm颗粒聚团,可以利用现行三级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完全除去可吸入颗粒,从而达到大幅度减少超细颗粒的排放量或消除超细颗粒污染的目的。外加声场和静电场是现有外场超细颗粒常用的两种脱除技术。电聚团技术脱除超细颗粒的效率较高,除尘器电极板捕集颗粒累积到一定厚度后,效率急剧下降,需燃烧再生,严重制约了其工业应用。而且,电聚团技术中粗颗粒带有较大电荷,粗颗粒总是趋向于带有相反电荷的粗颗粒碰撞、团聚,与亚微米颗粒的碰撞几率极小。因此,此种方法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固射流-声场超细颗粒耦合包裹团聚装置,结构主体包括含尘气体进口、放大段、超细颗粒团聚室、初级环隙射流管、二级环隙射流管、团聚室收缩管、缩小段出口、初级扬声器、二级扬声器、三级扬声器和四级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放大段为平滑放大式进口,减小管道放大产生的涡流对超细颗粒的扰动;环隙射流管安装在放大段的后侧,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超细颗粒团聚室上,环隙射流管在超细颗粒团聚室内的长度通过锁紧螺母调节;初级扬声器在环隙射流管另一侧,射流管轴线和扬声器轴线夹角在15-55°;初级扬声器固定在超细颗粒团聚室上,三级强化式扬声器依次安装在初级扬声器的后部;气体缩小段出口为平滑过渡段结构,避免缩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杰,孙德帅,曹长青,王志奇,刘新民,徐东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