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侧压滚,特别是一种用于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型的侧压滚。技术背景目前,我国公知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机侧压滚是由左右固定座、固定轴、 滑块、可调左、右座、直线轴承、导杆、弹簧、驱动气缸、压滚轴、压滚等件组合而成,根据成型鼓宽度调整调节左、右座的位置,从而调整侧压滚相对于成型鼓的位置,当进行内衬层、帘布贴合时侧压滚处于合并状态,贴合完毕,驱动气缸打出,驱动滑座及侧压滚分开,通过导杆及直线轴承进行导向,使侧压滚由帘布中脱出,但是,该结构的侧压滚具有零件结构复杂,加工、装配难度大、调整不方便等缺点,特别是由于轮胎成型机动作较频繁,并且滑块、 直线轴承、导杆、弹簧、压滚轴、压滚等件组合而成的移动侧压滚部分重量较重,分合时对驱动气缸的冲击过大,极易造成驱动气缸的损坏,增加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影响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对驱动气缸的冲击小、不易造成驱动气缸的损坏、提高了驱动气缸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从而提高成型效率的轮胎成型机侧压滚。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胎成型机侧压滚,由海绵滚支座、气缸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成型机侧压滚,由海绵滚支座(1)、气缸座(3)、左压滚轴(4)、侧压滚(5)、驱动气缸(7)、海绵滚(11)、右压滚轴(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压滚轴(4)和右压滚轴(12)下端通过压滚座II(13)连接在座板(6)的上端,座板(6)的下端的外侧通过气缸座(3)连接驱动气缸(7),驱动气缸(7)为两个,分别位于海绵滚(11)下端的两侧,驱动气缸(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左气缸座(8)和右气缸座(10)固定连接在压滚座I(2)上,左气缸座(8)和右气缸座(10)之间的底板(6)上连接直线导轨(9)。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