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整机构,特别是一种能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机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机构。技术背景目前,我国公知的半钢子午线轮胎第一段成型机撞圈位置调整都是采用手动调整的,一般采用丝杠丝母结构由手轮或扳手驱动进行调整,由于撞圈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 调整时费时费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在还没有自动调整机构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撞圈位置的自动调整、节省调整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调整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调整机构,由电机减速机、减速机座、 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减速机中的减速机轴连接主动齿形带轮,主动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被动齿形带轮连接,被动齿形带轮与调整螺杆一端连接,调整螺杆外与后气缸座活动连接,后气缸座通过配厚垫连接减速机座,调整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套固定连接在尾座上,并与尾轴活动连接,后气缸座两端各连接一个撞圈气缸的后端,撞圈气缸的前端与前气缸座连接,前气缸座连接在机架上,撞圈气缸的顶端连接撞圈滑座,撞圈滑座的中间部位活动连接导向键的一端,导向键另一端连接尾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整机构,由电机减速机(3)、减速机座(4)、机架(2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减速机(3)中的减速机轴(2)连接主动齿形带轮(1),主动齿形带轮(1)通过齿形带(21)与被动齿形带轮(17)连接,被动齿形带轮(17)与调整螺杆(11)一端连接,调整螺杆(11)外与后气缸座(6)活动连接,后气缸座(6)通过配厚垫(5)连接减速机座(4),调整螺杆(11)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套(10)固定连接在尾座(12)上,并与尾轴(13)活动连接,后气缸座(6)两端各连接一个撞圈气缸(9)的后端,撞圈气缸(9)的前端与前气缸座(14)连接,前气缸座(14)连接在机架(20)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