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701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包括一熔接托盘,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熔接托盘内的用于存储尾纤的储纤托盘,所述熔接托盘的后侧设有熔接区,所述储纤托盘的与所述熔接区相对应的后侧边设有与所述熔接区适配的缺口,所述储纤托盘收容在所述熔接托盘内时,所述熔接区位于所述缺口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储纤托盘滑动连接在熔接托盘中,储纤托盘可以收容在熔接托盘中,相对于现有的双层结构的熔接储纤模块,可以减小熔接储纤模块的厚度,增加光纤连接的容量,而且这种结构的光纤熔接配线模块可以应用于无跳纤功能的光缆交接箱中,而且由于储纤托盘和熔接托盘滑动连接,尾纤的操作和维护都很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通讯领域的光纤熔接储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光进铜退需求的不断推进,电信用户不断增多,业务不断扩展,用户光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光缆网络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为适应新形式下网络配线的需求, 目前已开始采用能够提高光缆交接箱容量,减少线路损耗的新型无跳纤光缆交接箱。但现有的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是专门针对传统的交叉连接配线设备设计的,盘纤容量有限。而且,现有的光纤熔接模块一般采用双层结构,包括位于下方的配线盘,以及转动连接在配线盘上的熔接盘,熔接盘可相对配线盘翻转。操作时,需要将熔接盘翻转起来,这对于采用类似机架式的光缆交接箱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光纤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具有大的储纤空间,而且操作也更为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 包括一熔接托盘,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熔接托盘内的用于存储尾纤的储纤托盘,所述熔接托盘的后侧设有熔接区,所述储纤托盘的与所述熔接区相对应的后侧边设有与所述熔接区适配的缺口,所述储纤托盘收容在所述熔接托盘内时,所述熔接区位于所述缺口内。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储纤托盘具有一储纤区和一余长缓冲区。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熔接区设置熔接位,所述熔接区的边缘设有熔接区挡壁,所述熔接区挡壁的末端与所述熔接托盘的后侧壁之间形成供光纤进出的开口。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储纤托盘的后侧边设有储纤区挡壁,所述储纤托盘收容在所述熔接托盘内时,所述储纤区挡壁与所述熔接区挡壁相贴合。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储纤区挡壁的第一末端与所述熔接托盘的右侧壁之间形成裸纤入口,所述储纤区挡壁的第二末端与所述熔接托盘的左侧壁之间形成尾纤出口,所述余长缓冲区对应与所述尾纤出口,所述余长缓冲区包括一段圆弧形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朝向所述尾纤出口。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熔接托盘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导槽,所述储纤托盘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插入与其相对应的内导槽中。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内导槽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储纤盘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中的每一侧边设有一个前卡位和一个后卡位,所述储纤托盘由所述熔接盘中抽出至最大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后卡位中,所述储纤托盘收容在所述熔接托盘内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前卡位中。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熔接托盘的左侧壁和右壁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导轨。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储纤托盘的前侧设有前挡壁,所述前挡壁上设有标签卡位。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所述储纤托盘的前侧设有多个用于卡固所述尾纤的连接器的停泊位。实施本技术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光纤熔接储纤模块中,储纤托盘滑动连接在熔接托盘中,储纤托盘可以收容在熔接托盘中,相对于现有的双层结构的熔接储纤模块,可以减小熔接储纤模块的厚度,增加光纤连接的容量, 而且这种结构的光纤熔接配线模块可以应用于无跳纤功能的光缆交接箱中,而且由于储纤托盘和熔接托盘滑动连接,尾纤的操作和维护都很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熔接储纤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储纤托盘抽出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熔接储纤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储纤托盘收容在熔接托盘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熔接储纤模块的优选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熔接储纤模块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熔接储纤模块包括一熔接托盘1和一储纤托盘2,储纤托盘2滑动连接在熔接托盘1内,储纤托盘2可相对熔接托盘1滑动,即储纤托盘2可以由熔接托盘1中抽出,或向熔接盘1内滑动收容在熔接托盘1中。熔接托盘1用于裸光纤3和尾纤4的熔接,其具有一个熔接区10,熔接区10内设有熔接位101,熔接位101用于固定熔接的接头。熔接区10的边缘设有熔接区挡壁102,熔接区挡壁102的末端与熔接托盘1的后侧壁11之间形成用于线缆进出的开口 103、104,其中开口 103用于裸纤3进入到熔接区10中,开口 104用于尾纤4由熔接区10中引出。为了使整个熔接模块的结构更为紧凑,在储纤托盘2的与熔接区10对应的后侧边 21设有与熔接区10适配的缺口 211,当储纤托盘2收容在熔接托盘1内时,熔接区10位于缺口 211中。储纤托盘2和熔接托盘1的底部相贴合,这样充分利用了空间,整个熔接储纤模块的厚度只有原来双层结构的厚度的一般,在同样的空间下,可以实现光纤连接的容量的翻倍。在本实施例中,储纤托盘2除了和现有的储纤托盘一样具有一个储纤区22之外, 还具有一个余长缓冲区23。其中储纤区22用于存储尾纤4,和现有的储纤区的结构类似, 包括两段相对的半圆形的挡片221、222,尾纤4盘绕在挡片221、222上。余长缓冲区23用于存储有一定长度尾纤4,用于储纤托盘2由熔接托盘1中抽出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由于尾纤4牵扯而对熔接区10造成不好的影响。具体的,在储纤托盘2的后侧边设有储纤区挡壁20,储纤区挡壁20的部分形状与熔接区挡壁102的形状相适配,并在储纤托盘2收容在熔接托盘1中时与熔接区挡壁102相贴合,储纤区挡壁20的第一末端201与熔接托盘1 的右侧壁12之间形成裸纤入口 202,裸纤3由裸纤入口 20引入到熔接区10,储纤区挡壁20 的第二末端203与熔接托盘1的左侧壁13之间形成尾纤出口 204,尾纤4由熔接区10引出后经由尾纤出口 204引入到储纤托盘2内。余长缓冲区23与尾纤出口 204相对应,余长缓冲区23包括一段圆弧形的导向壁231,该导向壁231朝向尾纤出口 204,余长缓冲区23还包括一导向柱232,导向壁231、以及导向柱232用于对余长缓冲区23内的尾纤4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尾纤4在余长缓冲区23的排布过于混乱。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很好的固定熔接储纤模块的光纤,在熔接托盘1的后侧壁11、 右侧壁12、以及左侧壁13上都设有绑纤块105,所谓绑纤块105是带有通孔的凸块,绑扎带由通孔穿过将光纤绑在绑纤块105上,起到固定光纤的作用,防止内部纤缆过于混乱。在本实施例中,储纤托盘2和熔接托盘1的滑动连接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在熔接托盘1的右侧壁12和左侧壁13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导槽121、131,储纤托盘2的右侧边23和左侧边M相应的分别插入导槽121、131内。需要理解的是,储纤托盘2和熔接托盘1的滑动连接并不局限与上述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常规适用的滑动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中,进一步,可以在内导槽131上增设限位凸起132,在储纤托盘2的左侧边M设置前卡位 241和后卡位M2,当储纤托盘2由熔接托盘1中抽出至最大位置时,限位凸起132卡入后卡位M2中,而当储纤托盘2收容在熔接托盘1内时,限位凸起132卡入前卡位Ml中,内导槽121、以及储纤托盘2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熔接储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熔接托盘,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熔接托盘内的用于存储尾纤的储纤托盘,所述熔接托盘的后侧设有熔接区,所述储纤托盘的与所述熔接区相对应的后侧边设有与所述熔接区适配的缺口,所述储纤托盘收容在所述熔接托盘内时,所述熔接区位于所述缺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锋邵海波刘灿胜周燕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