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民专利>正文

袋式结露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6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专用于结露潮湿状态下的袋式结露除尘器,它至少有两台联合使用,其中一台离线干燥清灰,另一台正常除尘,两台轮换。设有干燥进风管和干燥风门,除尘一定时间后其中一台离线,引入干燥热风,将布袋和灰尘完全干燥,然后再用内滤时设在布袋内的刮灰环或外滤时设在布袋外的刮灰环由气缸控制使其上下往复运动,将灰尘刮掉。由于反吹和刮灰环的双重作用,使灰尘全部脱落,布袋恢复过滤能力,达到在结露情况下连续正常除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结露使用的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袋式除尘器是绝不能使用在潮湿结露状态下的,这是国内 外所公认的,其原因是布袋结露潮湿后,被收集下来的灰尘会糊在滤料上无 法清除,导致滤料不透气,至使过滤失效而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袋除尘不能结露使用"这一公认的技术难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能够解决糊袋问趙,可以用于结露状态下a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袋式除尘器,它包括主箱体,下箱体,进风管及进风门,出风口、出风管及出风门,反M 口、反吹风管及反吹风门,位于主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花板,位于主箱体内的上端封口后经弹簧挂在顶板上的其下端开口且与花板^i接的内部与下箱体 相通的多条布袋,设计有位于布袋内的外径略小于布袋内径的沿中心线上下 间隔相等的可上下运动的多个刮灰环,位于刮灰环轴心线上的用连接条与刮 灰环固联的刮灰杆,位于下箱体内的用螺栓与伸长到下箱体的多个刮灰杆相 联接的支架,位于支架下面的用螺栓与支架联接的气釭,气缸用螺栓固定在 与下箱体固联的缸座上。以上是内滤式,用于外滤式时,除尘器结构多出一个上箱体,布袋内又 增加有骨架,位于上箱体和主箱体之间的花板,位于主箱体内的固定在花板 上的内部与上箱体相通的多条布袋,设计有位于布袋外的内径略大于骨架外 径又略小于布袋鼓起时外径的套在布袋外的沿布袋中心线上下间隔相等的可 上下运动的多个刮灰环,位于刮灰环外面的在布袋之间空隙内的用连接条与 相邻的刮灰环固联的刮灰杆,位于布袋下面的用螺栓与伸长到布袋下面的多 个刮灰杆相联接的支架,位于支架下面的用螺栓与支架联接的气缸,气缸用 螺栓固定在与下箱体固联的缸座上。结露使用时,布袋和收下的灰尘是潮湿的,使用一定时间或阻力达到一 定值后,則离线即脱离除尘将布袋和灰尘进行干燥,因此专设有干燥风进风 管和风门,为加速千燥,利用产生烟尘炉窑自身的热表面所歉t的热气体用 管路接入干燥风管,成为干燥热气体,在布袋和灰尘用干燥热风完全千燥后, 开动气缸往复运动,同时进行反吹,这时布袋收缩,滤料和灰尘便与上下运 动的刮灰环相接触,干燥的粉尘便立即散落,由于刮灰环和反吹的双重作用, 依附在布袋内壁上的灰尘便脱离布袋落入下箱体的灰斗中,完成清灰过程。 一台除尘器只能是除尘-^干泉争清灰—除尘—干燥4清灰, 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间断的除尘过程,所以要连续除尘,至少要两台除尘器 联合使用,组成机组。为使在至少两台除尘器联合连续结露使用,专设计制作一 自动控制装置。优点及积极效果两台或多台联合使用的除尘机组,其中有一台离线千 燥清灰,其余正常除尘,实现了袋除尘连续结露使用,突破了袋除尘不能结 露使用的禁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件9刮灰环的具体结构构造放大图。图3是第一台除尘器的运行状态图。图4是第二台除尘器的运行状态图。图5是两台除尘器联:合使用的除尘状态图。图6是实施方案2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件9刮灰环的具体结构构造连接平面图。 图中1、缸座,2、气缸,3、支架,4、下箱体,5、刮灰杆,6、干燥 风门,7、干燥风管,8、布袋,9、刮灰环,10、主箱体,11、反吹风管,12、 反吹风门,13、反吹风入口, 14、出风口, 15、出风门,16、出风管,17、 进风管,18、进风门,19、连接条,20、花板,21、上箱体。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案1参阅图1、图2,由主箱体IO、花板20、下端与 花板固定其上端经弹簧悬挂在顶板上的4排布袋8、下箱体4、进风管17、 出风管16、反吹风管11构成除尘器的主体,设计直径为15cm、长度为2m 的布袋8内装有间隔均匀的间距为50cm的外径为14.6cm的可上下往复运动 的4个刮灰环9,刮灰环9用直径0.4cm的钢丝制成,每个刮灰环用4根连 接条19固联在位于刮灰环9中心的刮灰杆5上,每根刮灰杆5的下端伸长到 下箱体4内,用螺栓固定在不阻挡灰尘下落的支架3上,支架3与下面气釭 2的装有防尘伸缩套的伸缩杆相连,气釭2座在与下箱体固联的缸座1上, 组成刮灰装置。结露使用方案还包括将布袋和附着在布袋上的灰尘进行干燥和烘干的机 构,它由千M管7、千燥风门6和与其相关的进风门18、出风门15、反吹 风门12组成;本方案千燥风管内的干燥风采用干燥热风。热风源是利用产生 烟尘炉窑自身窑体外表面的热能,在其外表面的外面0.5米处包上一层隔热 板,用管路与干燥风管相连接,成为干燥热风。当布袋8结露使用一定时间或阻力升高到一定值后,关闭进风门18,停 止除尘,进入千燥程序,这时打开千燥风门6,出风门15保持打开状态,反 吹风门12保持关闭状态,这样千燥热风便^并穿过布袋,将布袋和灰尘烘 千,蒸发后的水蒸汽随气流经出风口 14进入出风管16排入大气。布袋和灰尘完全干燥后,关闭干燥风门6和出风门15,打开反^RL门12 和进风门18,同时开动气釭2带动刮灰环9上下往复运动,这时由于反吹风的进入,使布袋收缩,布袋内壁的千燥灰尘接触到刮灰环9便立即散落下来,反吹风又将千燥灰尘吹离滤布后落入灰斗,反吹气体进入布袋后因压力高于进风压力,便经进风口进入进风管17。刮灰环9间隔50cm,气缸行程为60Ccm,确保全部刮到,不留死角。 清灰完成后,关闭反吹风门12,打开出风门15,保持干燥风门6的关闭状态和进风门18的打开状态,恢复除尘过程,完成一个循环。单台除尘器只能间断工作,不能连续除尘,至少要两台联合使用,才能达到连续除尘的目的,即一台干燥清灰,另一台正常除尘,两台轮换工作,本方案使用两台。图3、图4、图5是两个单台和两台联:合使用时的运行状态图。橫坐标为 时间,用t表示;纵坐标为处理风量,用q表示。图3为第一台一开始就处于正常除尘的状态,时间从O开始到达A点, 除尘所用时间为l小时;然后停止除尘,进行干燥,从A点到达B点,所用 时间为58分钟,布袋和灰尘已经完全干燥,便进入下一程序一一清除灰尘; 这时由于刮灰环9和反吹的双重作用,能很快将灰尘清除掉,从B点到C点, 所用时间只有2分钟,又由于l良向^H,所以这时除尘器的处理风量是负 值;清灰完毕,再投入除尘,从C点到D点,这样循环下去。图4是第二台,开始处于千燥阶段,从0到A用了58分钟;从A到B 用了2分钟除去灰尘,千燥和清灰共用了 1小时;然后进入除尘阶段,从B 到C时间为1小时;然后再进入干燥阶段从C到D为58分钟,和清灰阶段 从D到E为2分钟;清灰完成后又进入除尘阶段,这样循环下去。图5表示两台联合使用时,除尘是连续进行的。实施方案24式除尘器按过滤方式分为内滤和外滤两种,外滤式除尘器结构多出一个上箱体,布袋内又增加有骨架,方案l为内滤式,方案2則为外滤式,即 灰尘被收集在布袋的外表面上。本方案2的具体结构见图6和图7,与方案1 的区别在于刮灰环9套在布袋8的外面。设计骨架外径为14cm(因外滤式在除尘时布袋收缩,必须有骨架将布袋 撑起)、布袋鼓起时的直径为15cm、长度为2m的布袋8的外面套上间隔均 匀的间距为50cm的内径为14.6cm(这时的骨架外径要小于刮灰环内径0.6cm 左右)的可上下往复运动的4个刮灰环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式结露除尘器,它包括主箱体,下箱体,进风管及进风门,出风口、出风管及出风门,反吹风口、反吹风管及反吹风门,位于两箱体之间的花板,位于箱体内的上端悬挂在顶板其下端固定在花板上的多条布袋,其特征是:位于布袋内的外径略小于布袋内径的沿中心线上下间隔相等的沿轴线上下运动的多个刮灰环,位于刮灰环轴心线上的用连接条与刮灰环固联的刮灰杆,位于下箱体内的用螺栓与伸长到下箱体的多个刮灰杆相联接的支架,位于支架下面的用螺栓与支架联接的气缸,气缸用螺栓固定在与下箱体固联的缸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