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智民专利>正文

快速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61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压滤机,它是由两个端支架、一个中间板、两根顶梁及两根底梁以螺栓连接方式构成与中间板对称的框架结构机架,中间板两侧分别依次对称布置过滤单元及压紧板,每个过滤单元中的全部滤板分别以连接滤板及中间滤板为界分成滤板数量相同的三组,滤板间及滤板与压紧板通过铰链相连,由双活塞杆液压缸构成的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中部,通过其各自液压缸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压紧板及连接滤板铰接;该机采用对称拉紧压紧板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单元、滤板分组三次拉开卸料及两端移动中间固定三入料口同时入料的三端入料方式设计的全新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滤机因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而导致的效率低、可靠性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尤其是指对悬浮液进行过滤处理的快速压 滤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压滤机是由止推板、主梁、压紧及拉板装置构成的机架,置 于机架主梁上的压紧板、数块滤板及铺设于滤板表面的滤布构成的过滤单元组 成;配套系统由液压泵站、入料泵、外围连接管路及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压滤 机工作时,压紧装置首先推动压紧板将过滤单元压紧于压紧板与止推板之间, 使过滤单元形成数个密封良好的滤室,然后由入料泵将待过滤的悬浮液经与止 推板入料口相连的管路压入滤室内,悬浮液中的液相穿过滤布形成滤液,经滤板上的滤液通道排出过滤单元;悬浮液中的固相被滤布截留在滤室内形成滤饼, 从而使悬浮液中的液相与固相分离,完成对悬浮液的过滤处理。待全部滤室被 滤饼充满,悬浮液过滤操作结束后,压紧装置松开压紧板,拉板装置逐一将滤 板拉开,滤饼在重力作用下从敞开的滤室脱落,全部滤室卸料结束后一个工作 循环完成。在压滤机工作过程中,由于传统压滤机自身结构设计方面的固有缺陷,导 致其存在如下严重不足-(1) 过滤单元的密封采用压紧方式,导致机架受力不合理,尤其是在过滤单元 自身重量和滤饼重量产生的重力及压紧过滤单元产生的巨大拉力双重作 用下的主梁极易失稳变形;要满足机架的刚度及强度要求,提高整机可靠 性,势必要增大机架的整体尺寸及主梁的截面尺寸,直接导致整机重量和 制造成本的增加。(2) 滤板采用逐一拉开方式,效率低、速度慢,导致卸料时间过长。(3) 入料釆用止推板单一入料口入料方式,各滤室入料均匀性差、速度慢,导 致滤板破损率高、过滤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压滤机在
技术介绍
所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压滤机, 该压滤机采用双过滤单元对称布置、同时对称拉紧压紧板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 单元、过滤单元中滤板分组三次拉开快速卸料及两端移动中间固定三入料口同 时入料的三端入料方式设计的全新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滤机自身结 构设计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压滤机由机架、两个过滤 单元、两块压紧板、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组成。其中,机架包括两个端支架、 一个中间板、两根顶梁及两根底梁,顶梁及底梁以螺栓连接方式分别对称安装 在端支架及中间板的顶部及底部两侧,构成与中间板对称的框架结构机架;中 间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一个过滤单元及一块压紧板,每个过滤单元包括一块连 接滤板、数块滤板及铺设于滤板表面的滤布,每个过滤单元中的全部滤板分成 以连接滤板为界的两组,连接滤板与中间板间的滤板为第一组,连接滤板与压 紧板间的滤板数量比第一组滤板数量的两倍多一块为奇数,它们又分成以中间 滤板为为界的滤板数量与第一组相同的两组,连接滤板与中间滤板间的滤板为 第二组,中间滤板与压紧板间的滤板为第三组,过滤单元中的滤板、连接滤板、 中间滤板及压紧板依次通过铰链相连,滤板、连接滤板、中间滤板及压紧板又 通过其各自的滚轮吊架悬挂在顶梁上;四个双活塞杆拉紧液压缸以螺栓连接方 式分别对称安装在中间板两侧的顶部及底部,它们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中间板 两侧过滤单元两端的压紧板铰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拉紧装置;两个双活塞杆卸 料液压缸以螺栓连接方式分别对称安装在两根顶梁的中部,它们两端的活塞杆 分别与中间板两侧过滤单元中的连接滤板铰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拉板装置;中 间板一侧中部设有一个固定入料口,压紧板外侧中部设有一个移动入料口,两 个移动入料口及一个固定入料口共同构成一种两端移动中间固定三个入料口同 时入料的三端入料方式。其工作原理是,拉紧系统首先同时对称拉动中间板两 侧过滤单元两端的压紧板合拢第二组滤板,然后以同时对称拉紧过滤单元两端 压紧板5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单元,开启配套入料泵以三端入料方式入料,待全 部滤室被滤饼充满,悬浮液过滤操作结束时,拉紧系统同时松开两端压紧板并 移动到指定位置的同时,压紧板通过铰链依对称次拉开第三组滤板卸料,拉板系统再沿相同方向推动连接滤板合拢第三组滤板的同时,连接滤板通过铰链依 次对称拉开第一组滤板卸料,最后拉板系统反方向拉动连接滤板,合拢第一组 滤板的同时,连接滤板通过铰链依次对称拉开第二组滤板卸料,至此一个工作 循环结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采用了双过滤单元对称布置,以同时对称拉紧过 滤单元两端压紧板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单元,使相关梁不再承受巨大的拉力, 仅承受过滤单元自身重量和滤饼重量产生的重力,从本质上改善了压滤机机架 的受力状况,可在提高整机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整机重量;采用每个过滤单元中滤板分成三组的分组设计, 一次同时对称拉开两组滤板,三次拉开全部滤板 的卸料方式,可以保证在滤板间有合理卸料空间的基础上,不过多增加整机外形长度尺寸的同时,提高拉板速度及效率,縮短卸料时间;采用三端入料方式, 即可提高入料速度、縮短过滤时间,又可大幅提高各滤室入料均匀性,在降低 滤板两侧压差的同时,降低滤板破损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次拉开卸料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次拉开卸料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次拉开卸料示意图。图中1.端支架,2.底梁,3.中间板,4.移动入料口, 5.压紧板, 6.固定入料口, 7.顶梁,8.拉紧液压缸,9.中间滤板, 10.铰链,11.连接滤板,12.卸料液压缸,13.滤板,14.滤布。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两个过滤单元、两个压紧板5、拉紧装置及拉 板装置,机架为一个与机架中间板3对称的框架结构机架,机架中间板3两侧依 次对称布置过滤单元及压紧板5,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拉紧 装置中的双活塞杆拉紧液压缸8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中间板3两侧过滤单元两端的压紧板5铰接,采用同时对称拉紧两端压紧板5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单元,拉 板装置中的双活塞杆卸料液压缸一种双拉紧快速压滤机,它包括机架、两个过 滤单元、两块压紧板4、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中间板3两 侧过滤单元中的连接滤板ll铰接,每个过滤单元中的全部滤板13分成数量相同 的三组,采用滤板分组三次拉开方式快速卸料,中间板3上的固定入料口6及压 紧板5上的移动入料口4共同构成一种两端移动中间固定的三端入料方式。两根顶梁7及两根底梁2以螺栓连接方式分别对称安装在中间板3及两个端 支架l的顶部及底部两侧,构成与中间板l对称的框架结构机架;中间板3两侧分 别依次对称布置一个过滤单元及一块压紧板5,每个过滤单元包括一块连接滤板 11、数块滤板13及铺设于滤板13表面的滤布14,每个过滤单元中的全部滤板13 分成以连接滤板ll为界的两组,连接滤板11与中间板3间的滤板为第一组,连接 滤板11与压紧板5间的滤板13数量比第一组滤板13数量的两倍多一块为奇数,它 们又分成以中间滤板9为界的滤板数量与第一组相同的两组,连接滤板ll与中间 滤板9间的滤板为第二组,中间滤板9与压紧板5间的滤板为第三组,过滤单元中 的滤板13、连接滤板ll、中间滤板9及压紧板5依次通过铰链10相连,滤板13、 连接滤板ll、中间滤板9及压紧板5又通过其各自的滚轮吊架悬挂在顶梁7上;四 个双活塞杆拉紧液压缸8以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快速压滤机,它包括机架、两个过滤单元、两个压紧板(5)、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其特征是:机架为一个与机架中间板(3)对称的框架结构机架,机架中间板(3)两侧依次对称布置过滤单元及压紧板(5),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安装在机架的中部,拉紧装置中的双活塞杆拉紧液压缸(8)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中间板(3)两侧过滤单元两端的压紧板(5)铰接,采用同时对称拉紧两端压紧板(5)的拉紧方式压紧过滤单元,拉板装置中的双活塞杆卸料液压缸一种双拉紧快速压滤机,它包括机架、两个过滤单元、两块压紧板(4)、拉紧装置及拉板装置,两端的活塞杆分别与中间板(3)两侧过滤单元中的连接滤板(11)铰接,每个过滤单元中的全部滤板(13)分成数量相同的三组,采用滤板分组三次拉开方式快速卸料,中间板(3)上的固定入料口(6)及压紧板(5)上的移动入料口(4)共同构成一种两端移动中间固定的三端入料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民杨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智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