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428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鱼称重装置,解决了较大体积和长度的鲟鱼、青鱼等鱼体在活体称重过程中,易导致鱼体变形、受伤而使鱼体生病死亡无法后续养殖生产的问题,包括磅称、设置在磅称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部设有与担架抬杆配合的定位槽,支撑架中部为容置空间,支撑架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支撑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能使活鱼品在称重计重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防止其受伤,提高了计重读数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量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度大于磅称宽度而又必须保证被称之鱼不受到伤害的活鱼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个体较大,长度大于500mm的活鱼在销售、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称重计数,由于个体长度较长,市场上没有专用的容器或框用来对此类鱼体进行装称,只能使用较适合的容器或框来替代,这样会造成鱼体在容器内或框内弯曲而造成身体变形,特别是那些无脊椎的品种,鱼体受伤后易导致死亡,即使有存活下来的也由于过度弯曲导致鱼体畸形,对以后鱼体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也有些活鱼奋力挣扎跳出容器或框外导致鱼体擦伤、摔伤而无法继续存活,同时由于活鱼挣扎导致计重器无法稳定而获取准确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较大体积和长度的鲟鱼、青鱼等鱼体在活体称重过程中,容易导致鱼体变形、受伤致使鱼体畸形、生病、甚至死亡而无法后续养殖生产的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温和包裹活鱼体,移动方便,计量准确的活鱼称重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包括磅称、设置在磅称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部设有与担架抬杆配合的定位槽,支撑架中部为容置空间,支撑架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支撑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养殖活鱼在检查、转移过程中必须保持鱼的健康,称重时,先将活鱼水平趟在保湿的担架中,担架抬杆处于支撑架上的定位槽中,担架的裹覆体处于包裹状态,鲟鱼、青鱼等活鱼处于这种状态不仅不会弯曲弯形受伤,而且不会挣扎,对准确计量提供保证。根据支撑架移动式横梁可推出一种方案,即支撑架底部长度方向的两支横梁都设计成可移动的,这样能部能把定位槽调节于磅称中部位置。另一种延伸方案是支撑架底框上设有若干处铰接支持点,而支撑架两端的立框底部与这些铰接支持点任意配合,定位槽两端立框连接部位也采用铰接方式,然后在各铰接部位设限位杆或定位螺栓,这样来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活鱼称重。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式立柱两端设有套筒,套筒的内径与支撑架底部框架两端的纵梁外径间隙配合,移动式横梁的两端与套筒连接。套筒结构或采用卡夫包箍形式,目的是利用移动式立柱调节后得到支撑架底框的宽度,以适合不同型号的磅称应用;套筒在纵梁上移动到不同位置以获得不同的宽度尺寸,移动式横梁两端与套筒焊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上设有定位螺钉,纵梁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螺钉配合的螺孔。当获得所需要的支撑架底部尺寸时,使用定位螺钉固定移动式立柱。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两端面为梯形结构。下大上小的梯形架使用时稳定好,移动式立柱在平行移动时上、下两端的套筒是同时滑动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担架中部的活鱼裹覆体为麻、纱、棉软性材料织成的结构。麻纱棉等软性材料织成的活鱼在鱼裹覆吸收水分后贴紧鱼身,也不会对活鱼体产生伤害。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为弧形结构。中间低两边高的定位槽使用时会使担架抬杆滑到一起,也可采用“V”形、“W”形结构。本技术的有效效果是能使活鱼品在称重计重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防止其受伤,提高了计重读数的效率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1.定位槽,12.移动式立柱,13.移动式横梁,14.纵梁,2.磅称, 3.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活鱼称重装置,设一台磅称2,碰、磅称2上设置一台支撑架1。支撑架1为一台中部具有容置空间的框架结构,从侧面看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状,支撑架1的上部设有放置担架3抬杆的定位槽11,定位槽11为弧形结构,如图2所示,支撑架1 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13,支撑架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12。移动式立柱12、移动式横梁13的结构如下,把支撑架1底部框架的纵梁14上设3处定位螺孔,支撑架1顶部侧方的纵向短梁上也设3个螺孔,移动式立柱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套筒,套筒套装在纵梁14和纵向短梁上,套筒上设有与纵梁14、纵向短梁上定位螺孔方向对应的一个螺孔,套筒上的螺孔中装有螺钉,移动式横梁13的两端焊接在套筒上,这样,当滑动移动式立柱12 时,移动式立柱12连同移动式横梁13 —起滑动,就能获得支撑架不同纵向宽度的底部框架,以满足不同规格磅称的称量。支撑架1定位在磅称2的台面上后,把装有活鱼的担架2抬上支撑架中,担架抬杆放置在定位槽11中,这样活鱼在称重过程中既受到保护又不会挣扎,计量速度、准确度都得到了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包括磅称⑵、设置在磅称上的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⑴上部设有与担架C3)抬杆配合的定位槽(11),支撑架(1)中部为容置空间,支撑架(1)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13),支撑架(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立柱(1 两端设有套筒,套筒的内径与支撑架(1)底部框架两端的纵梁(14)外径间隙配合,移动式横梁 (13)的两端与套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上设有定位螺钉,纵梁(14)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螺钉配合的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两端面为梯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3)中部的活鱼裹覆体为麻、纱、棉软性材料织成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11)为弧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计量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鱼称重装置,解决了较大体积和长度的鲟鱼、青鱼等鱼体在活体称重过程中,易导致鱼体变形、受伤而使鱼体生病死亡无法后续养殖生产的问题,包括磅称、设置在磅称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部设有与担架抬杆配合的定位槽,支撑架中部为容置空间,支撑架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支撑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能使活鱼品在称重计重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防止其受伤,提高了计重读数的效率和准确性。文档编号G01G21/22GK202092747SQ20112010061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富强, 曾胤, 王建刚, 苏兴雷 申请人: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包括磅称(2)、设置在磅称上的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1)上部设有与担架(3)抬杆配合的定位槽(11),支撑架(1)中部为容置空间,支撑架(1)底部设有移动式横梁(13),支撑架(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移动式立柱(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刚张富强曾胤苏兴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