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202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形弹簧的拉压装置,其中,包括拉杆、导套、左气缸、右气缸、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固定板。所述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横向贯穿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与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的内径配合对其产生径向定位作用,导套的内径与弹簧组的外径径向配合对碟形弹簧组进行径向定位。拉杆左端通过连接孔固定在油压机或试验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油压机、试验机对拉杆的拉伸与强压带动左右气缸的移动来实现对碟形弹簧组的拉伸与强压,实现了拉伸和压缩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弹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碟形弹簧的拉压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作为机械设备中的基础件,在现代工业中很多领域均有运用,尤其在机械行业、铁路行业、建筑行业和核电行业等领域。对碟形弹簧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很多弹簧设备装置中,使用的碟形弹簧、螺旋弹簧都是单独使用,压缩装置中使用碟形弹簧或螺旋压缩弹簧,拉伸装置中使用的是螺旋拉伸弹簧。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压缩状态和拉伸状态,受载情况为压缩和拉伸,两种载荷承载方式是单一的,不能互为转换,效率较低同时限制了弹簧的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弹簧装置来实现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可以实现对碟形弹簧的拉伸和压缩使得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包括拉杆、导套、左气缸、右气缸、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固定板。所述左气缸外径、拉杆、右气缸外径分别横向贯穿碟形弹簧组 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拉杆的右固定片设在右气缸内。其中左气缸的外径、拉杆、 右气缸的外径分别于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的内径配合对其径向定位, 以及导套的内径与弹簧组的外径径向配合对碟形弹簧组进行径向定位。所述碟形弹簧组A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所述碟形弹簧组B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所述碟形弹簧组C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所述导套的右侧板与固定板通过螺丝相连固定。导套右端通过连接孔使用螺丝螺帽将导套固定在不能发生移动的固件上。拉杆左端通过连接孔固定在油压机或试验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油压机、试验机对拉杆的拉伸与强压来带动左右气缸的移动来实现对碟形弹簧组的拉伸与强压。从而方便的实现了拉伸和压缩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在于油压机等机械设备通过对碟形弹簧拉压装置的拉伸与强压,两种载荷承载方式互为转换的情况下,碟形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由上述技术方案可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气缸、碟形弹簧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弹簧装置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满足了特定场合对碟形弹簧的特殊要求,提高了碟形弹簧的作业效率,同时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各部件连接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碟形弹簧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碟形弹簧拉压装置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包括拉杆1、导套2、左气缸3、右气缸4、碟形弹簧组A 5、碟形弹簧组B 6、碟形弹簧组C 7、固定板8。其中左气缸3的外径、 拉杆1、右气缸4的外径分别横向贯穿弹簧组A 5、弹簧组B 6、弹簧组C 7。拉杆1的右固定片10设在右气缸4内。其中左气缸3的外径、拉杆1、右气缸4的外径分别与弹簧组A 5 弹簧组B 6弹簧组C 7的内径刚好吻合对其产生径向定位作用,以及导套2的内径与碟形弹簧组5、6、7的外径刚好吻合对碟形弹簧组进行径向定位。所述碟形弹簧组5、6、7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请参阅图2所示,拉杆1的左端设有两个连接孔11,拉杆1的左固定片9、右固定片10通过螺纹与拉杆轴连接可调节位置,不使用时左右固定片9、10可以方便的取下来。请参阅图3所示,碟形弹簧拉压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其中,导套2的右端设有两个连接孔12通过螺丝螺帽将导套2固定在不能发生移动的固件上。导套的右端侧板上还设有两个连接孔13通过螺丝与固定板8连接固定。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拉杆1左端通过连接孔11固定在油压机或试验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油压机、试验机对拉杆1的拉伸与强压来带动左右气缸3、4的移动来实现对碟形弹簧组5、6、7的拉伸与强压。从而方便的实现了拉伸和压缩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导套、左气缸、右气缸、碟形弹簧组 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固定板。所述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横向贯穿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左侧设有两个连接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轴上还设有左固定片和右固定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A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B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C中的碟形弹簧以对合方式组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的右侧板上设有四个连接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的右端侧板与固定板相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形弹簧的拉压装置,其中,包括拉杆、导套、左气缸、右气缸、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固定板。所述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横向贯穿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与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的内径配合对其产生径向定位作用,导套的内径与弹簧组的外径径向配合对碟形弹簧组进行径向定位。拉杆左端通过连接孔固定在油压机或试验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油压机、试验机对拉杆的拉伸与强压带动左右气缸的移动来实现对碟形弹簧组的拉伸与强压,实现了拉伸和压缩两种载荷承载方式的互为转换。文档编号F16F13/00GK102297234SQ20111021106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周朋, 朱龙标, 李大为, 胡义宾, 黄年胜 申请人:上海核工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形弹簧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导套、左气缸、右气缸、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固定板。所述左气缸的外径、拉杆、右气缸的外径分别横向贯穿碟形弹簧组A、碟形弹簧组B、碟形弹簧组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为朱龙标黄年胜胡义宾周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