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63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正反面分别为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上均设置有燃料入口、燃料出口、氧化剂入口、氧化剂出口、冷却剂入口以及冷却剂出口,其特征在于: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为交指型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能有效地防止流道堵塞;有利于主流道的气体(燃料或氧化剂)的分配,提高燃料电池的稳定性;能提高电池的化学反应效率,提高反应气体的利用率;由于交指型结构有利于排水,不易形成“水淹”现象,因此燃料电池的极化性能得到提升,输出功率大幅提升,排水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具体说是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缩写PEMFC)是一种将氢燃料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常温启动快、对环境污染小、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分布式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双极板是PEMFC及其电池堆的主要和重要部件之一。在电池堆中每块双极板与两个单电池有关,它的一个侧面为一个单电池的阳极流场,另一个侧面为相邻单电池的阴极流场。双极板的作用如下(1)分配电池放电所需的燃料与氧化剂;(2)排出电池堆内各个单电池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水;C3)在电池堆中分离各个单电池,收集每节单电池电流;(4) 传导每节单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流场是在双极板上加工的各种形状的沟槽,为反应剂与生成物提供进出通道,流场结构决定反应剂与生成物在流场内的流动状态,要保证PEMFC 正常运行,必须使电极各处均能获得充足的反应剂、并及时将电池生成的水排出,因此,流场结构对PEMFC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据报道,合适的流场结构能使电池性能提高50%左右οPEMFC双极板的流场常见有蛇型流场和平行流场等。其中蛇形流场只有一条通道, 其截面多采用矩形。其主要优点是能迅速排除生成的液体水,不易出现堵塞通道的情况。但是,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双极板,会因为通道过长而造成电池内的气体浓度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电流密度的不均勻,不能充分利用催化层,并且流道内的压降较大,流道出口处因气压降低,存在液体水积累而可能造成水淹现象,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平行流场相对于蛇型流场来说,通道数目较多而短,而且通道之间相互并联。因此平行流场具有流动阻力小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电池的整体效率。 然而,在电池持续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通道数目多,气流流速一般不大,水不易被排出,在通道间的肋条下和通道的边缘聚集,从而造成部分电极水淹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还发现,由于通道数目较多,各通道中气体的流动和反应情况的细微差别会对电池的整体性能造成扰动,出现电池性能不稳定的情况。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如树、根系、叶的脉络、河岸、闪电、血脉、神经网络等生命和非生命系统,人们会对其各种外部形状和内部性质留下深刻印象。各种自然结构是长时间演化而成,由进化论的观点,其结构应该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结构。自然界中的传质或传热机构如动物肺和树叶等被认为是一种自然优化的强化换热和传质的网络流道,它具有均勻的微管分布,并有利于能量和物质的传递运输。PEMFC双极板的流场结构与动物肺和树叶的传质或传热功能类似。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为什么自然界中的动物肺和树叶这类结构能实现优化的传质与传热呢?将自然界的这种优良的传热、传质结构应用于PEMFC双极板流场的结构设计,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PEMFC双极板流场结构,弥补现有流场结构的不足,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这种新型的树叶仿生结构流场,能够有效地均勻分配反应气体到各分支流道,使气体能均勻地分布在反应流场;能有效地防止流道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气体在流道内的流通阻力,使得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正反面分别为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上均设置有燃料入口、燃料出口、氧化剂入口、氧化剂出口、冷却剂入口以及冷却剂出口,其特征在于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为交指型流场,所述的交指型流场由若干个树叶叶脉仿生结构的基本单元组成,燃料入口处设有一条入口主干流道,连通各入口树叶叶脉仿生结构基本单元与燃料入口,用以引导燃料进入流场;燃料出口处设有一条出口主干流道,连通各入口树叶叶脉仿生结构基本单元与燃料出口,用以引导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出口排出。按上述方案,每个树叶叶脉仿生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有主流道和支流道,主流道的宽度根据支流道的数目来确定,其宽度在10 30mm之间,支流道的数目越多,主流道的宽度越大;主流道与支流道的夹角在60° 80°之间,支流道的宽度在0.8 3mm之间,支流道的长度在50 200mm之间。按上述方案,树叶叶脉仿生结构基本单元的结构为I型对称流道结构为支流道在主流道的两边对称开置、II型非对称流道结构为支流道在主流道的两边交替开置、III型主流道渐变对称流道结构,即在I型对称流道的基础上主流道的宽度进行逐步减小或IV型主流道渐变非对称流道结构,即在II型非对称流道的基础上主流道的宽度进行逐步减小。按上述方案,主流道的末端为燕尾结构流道。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采用石墨材料铣削或雕刻制成或采用表面改性金属板冲压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采用了树叶仿生结构,由于主流道与支流道之间的夹角小于90°,气体(氧化剂和燃料)从主流道到支流道的气体阻力减小,由于气体在各流道的阻力基本相等,当气体通过主流道到达各支流道时,可以获得相同的流速,使气体在反应流场区均勻地分布,使得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2)本专利技术的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采用了树叶仿生结构,能够有效地均勻分配反应气体到各支流道,使气体能均勻地分布在反应流场,能有效地防止流道堵塞;3)本专利技术的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采用了树叶仿生结构,主流道的进口尺寸较支流道大,有利于减少气体在流道内的阻力,从而降低燃料入口(或氧化剂入口)到燃料出口(氧化剂)的压力损失;同时,有利于主流道的气体(燃料或氧化剂)的分配,提高燃料电池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的双极板流场结构采用交指型流场结构,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流场而言, 能提高电池的化学反应效率,提高反应气体的利用率;由于交指型结构有利于排水,不易形4成“水淹”现象,因此燃料电池的极化性能得到提升,输出功率大幅提升,排水性更好。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极板中树叶仿生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示意图,其中图I(I)为I型对称流道结构为支流道在主流道的两边对称开置、图1 (II)为II型非对称流道结构为支流道在主流道的两边交替开置、图I(III)为III型主流道渐变对称流道结构,即在I型对称流道的基础上主流道的宽度进行逐步减小、图I(IV)为IV型主流道渐变非对称流道结构, 即在II型非对称流道的基础上主流道的宽度进行逐步减小;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极板中采用I型树叶仿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极板中采用II型树叶仿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极板中采用III型树叶仿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极板中采用IV型树叶仿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⑴中树叶仿生结构流场单电池极化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⑴中树叶仿生结构流场单电池功率密度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是不会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是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流场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为1型对称流道结构、II型非对称流道结构、III型主干流道渐变对称流道结构、IV主干流道渐变非对称流道结构。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树叶仿生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正反面分别为阳极流场板和阴极流场板,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上均设置有燃料入口(1)、燃料出口(6)、氧化剂入口(3)、氧化剂出口(4)、冷却剂入口(2)以及冷却剂出口(5),其特征在于:阴极流场板和阳极流场板为交指型流场,所述的交指型流场由若干个树叶叶脉仿生结构的基本单元组成,燃料入口处设有一条入口主干流道(7),连通各入口树叶叶脉仿生结构基本单元与燃料入口,用以引导燃料进入流场;燃料出口处设有一条出口主干流道(8),连通各入口树叶叶脉仿生结构基本单元与燃料出口,用以引导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李昌平乔运乾谷云飞李明宋兆华王高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