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913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涉及一种真空度检测装置。提供一种无需对真空隔热板进行结构改造,可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进行实时检测,操作简便安全的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设有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接收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设有真空传感器、内置单片机、内置压电晶体和电磁继电器开关;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设有外置压电晶体、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跟随电路、外置单片机和显示器。实现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进行检测传输。结合单片机及外围信号处理电路,利用磁性开关控制内置单片机的工作,实现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数值的实时精确检测和识别。内置单片机待机状态不耗电,操作简便安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度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真空隔热板的真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隔热(英文简称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它可有效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小于0. 0035w/m. k,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保温材料。隔热板真空度是影响导热系数的重要因素,因此真空度的测量对隔热板隔热性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普通的真空度检测装置无法实现对真空隔热板进行真空度检测。这是由于真空隔热板的表面包有一层导热系数很高的铝箔,电磁波讯号屏蔽。而且为防止空气渗入又不能对隔热板的结构进行改造。因此即使由植入的真空传感器测得的真空度数值也无法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对真空隔热板进行结构改造,可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进行实时检测,操作简便安全的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本技术设有设于真空隔热板内部的信号发送装置和设于真空隔热板外部的信号接收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设有真空传感器、内置单片机、内置压电晶体和电磁继电器开关;真空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电磁继电器开关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电源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内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内壁上;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设有外置压电晶体、放大电路、跟随电路、外置单片机和显示器;外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外壁上且与内置压电晶体面对,外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信号输出端接跟随电路信号输入端,跟随电路信号输出端接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显示器信号输入端。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设有外置压电晶体、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跟随电路、外置单片机和显示器;外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外壁上且与内置压电晶体面对,外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信号输出端接滤波电路信号输入端, 滤波电路信号输出端接跟随电路信号输入端,跟随电路信号输出端接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显示器信号输入端。所述内置单片机和外置单片机可均为PIC单片机。所述内置压电晶体和外置压电晶体最好为相同的PZT压电陶瓷。所述显示器可为IXD液晶显示器。所述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还设有上位机,上位机与外置单片机通过串口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串口通讯模块可采用MAX232串口通讯模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制造真空隔热板时,预先将真空传感器、内置单片机、内置压电晶体及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和触头均植入真空隔热板内(可集成模块)。其中将内置压电晶体粘接真空隔热板内壁上,将外置压电晶体粘接在真空隔热板外壁上,内置压电晶体与外置压电晶体面对设置(最好为镜像面对),将继电器的衔铁和触头粘接在真空隔热板内置壁上,将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部分粘接在真空隔热板外置壁上。检测时,使电磁继电器的电磁铁线圈通电,虽然隔着真空隔热板壁,但产生的电磁场仍会吸动继电器内置的衔铁,衔铁则带动触头接合, 从而使内置单片机电源电路导通而工作,并开始向内置压电晶体传输驱动信号,使内置压电晶体(如PZT压电陶瓷)因逆压电效应产生变形振动的超声波,振动超声波通过真空隔热板壁的传递,使使外置压电晶体也振动形变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后续的放大、滤波和跟随电路,可将该信号输送至外置单片机,经外置单片机的转换处理就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真空隔热板内实时真空值。当电磁继电器断电时,内置单片机不工作。由此可见,本技术采用了机械振动代替电磁波的方式实现了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进行检测传输。同时,本技术结合单片机及外围信号处理电路,利用磁性开关控制内置单片机的工作,实现对真空隔热板内置部真空度数值的实时精确检测和识别。 此外,内置单片机待机状态不耗电,可大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操作简便安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置PZT压电陶瓷与外置PZT压电陶瓷共振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设有传感器(真空传感器)1、继电器(电磁继电器)2、内置PIC单片机3、内置PZT压电陶瓷4、外置PZT压电陶瓷5、放大电路6、外置PIC 单片机7、IXD液晶显示器8、串口通讯模块9和上位机10。传感器1信号输出端接内置PIC单片机3信号输入端,继电器2输出端触点21接内置PIC单片机3电源输入端,内置PIC单片机3信号输出端接内置PZT压电陶瓷4的电极输入端,外置PZT压电陶瓷5的电极输出端接放大电路6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6信号输出端接输入端接跟随电路11输入端(在放大电路6与跟随电路11之间可设滤波电路,效果会更好),跟随电路11输出端接外置PIC单片机7输入端,外置PIC单片机7信号输出端接显示器8,并通过串口通讯模块9接上位机10。内置PZT压电陶瓷4与外置PZT压电陶瓷5相同。在制造真空隔热板P时,就事先将内置PZT压电陶瓷4粘接在真空隔热板P内壁上,外置PZT压电陶瓷5粘接在真空隔热板P外壁上,内置PZT压电陶瓷4与外置PZT压电陶瓷5同轴心线设置,继电器2的衔铁22安置于真空隔热板P内壁上。检测时,将继电器2的电磁铁23部分安置于真空隔热板P外壁上。当继电器2的电磁铁线圈上电时,虽然隔着真空隔热板P的壁厚,但仍会吸动继电器2的衔铁22,衔铁22 则带动触头21接合,使PIC单片机3的电源电路导通而工作,这样PIC单片机3开始向内置PZT压电陶瓷4传输驱动信号,内置PZT压电陶瓷4又通过形变振动传输带动外置PZT 压电陶瓷5形变振动,借助PZT压电晶体在振动状态下的逆压电效应就可以将真空隔热板 P内部真空度进行检测传输。当继电器2断电时,内置PZT压电陶瓷4不工作,处于不耗电待机状态。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跟随电路将外置PZT压电陶瓷5形变振动获得的电压信号送入外置PIC单片机7的AD端口,AD模块对该信号进行采样,并对高电平进行计数,接收并存储在外置PIC单片机7的寄存器中,防止数据丢失。数据通过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转换成实际真空隔热板P内的真空度值,然后通过外置PIC单片机7的I/O端口,发送至LCD液晶显示器8显示,并相应显示检测时刻的时间。同样每一次检测的时间和真空度值通过串口模块MAX232,发送至上位机10,作分析、备份之用。权利要求1.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设于真空隔热板内部的信号发送装置和设于真空隔热板外部的信号接收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设有真空传感器、内置单片机、内置压电晶体和电磁继电器开关;真空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电磁继电器开关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电源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内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内壁上;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设有外置压电晶体、放大电路、跟随电路、外置单片机和显示器;外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外壁上且与内置压电晶体面对,外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信号输出端接跟随电路信号输入端,跟随电路信号输出端接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显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真空隔热板真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设于真空隔热板内部的信号发送装置和设于真空隔热板外部的信号接收处理装置;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设有真空传感器、内置单片机、内置压电晶体和电磁继电器开关;真空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电磁继电器开关输出端接内置单片机电源输入端,内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内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入端,内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内壁上;所述信号接收处理装置设有外置压电晶体、放大电路、跟随电路、外置单片机和显示器;外置压电晶体密贴在真空隔热板外壁上且与内置压电晶体面对,外置压电晶体电极输出端接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放大电路信号输出端接跟随电路信号输入端,跟随电路信号输出端接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入端,外置单片机信号输出端接显示器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建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