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抛光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756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万向抛光臂,它由横梁1、主臂气缸连接轴2、主臂气缸3、主臂气缸轴4、万向节5、副臂气缸轴6、抛光电机7、副臂气缸8、抛光轮9组成,其中,主臂气缸3与横梁1是靠主臂气缸连接轴2呈活动状态连接的,副臂气缸8与横梁1是靠副臂气缸连接轴6呈活动状态连接的,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是靠主臂气缸3的气缸轴4端部的万向节5呈活动状态相连接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抛光臂,是一种主要用于圆筒或圆锥形容器内部抛光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圆筒或圆锥形容器内部的抛光一般是人工进入筒体内部手工抛光,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重,效率低,如用机械抛光,则一般是将抛光臂伸入筒体或锥体内部进行单纯的径向抛光和单纯的轴向抛光两次完成,中间需要更换抛光头及变动抛光臂的走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如果筒体直径较大而端头进口较小时,抛光臂还不宜放入筒体内部进行抛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抛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万向抛光臂,它由横梁,主臂气缸连接轴,主臂气缸,气缸轴,万向节,副臂气缸连接轴,抛光电机和副臂气缸组成。该万向抛光臂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抛光效果好,被抛光物件质量稳定可靠。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其结构由位于横梁(1)下的气缸连接轴(2)连接主臂气缸(3)与横梁(1),由位于横梁(1)外端的气缸连接轴(6)连接副臂气缸(8)与横梁(1),由位于主臂气缸⑶外端的万向节(5)连接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各部件连接组成,该万向抛光臂利用抛光臂与气缸的组合,主臂上的气缸通过伸缩可以调整连接在主臂端的副臂的旋转,使副臂能方便的进入筒体直径较大而端头进口较小的筒体内部,也能对圆筒面或圆锥面进行抛光;副臂上的气缸可以调整副臂的长度及副臂的自由转动,两者的结合就可以实现圆筒或圆锥形容器内部的抛光,抛光结束,调整主臂及副臂的气缸,使主臂及副臂自动展开,即可将抛光臂退出被抛光物件。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从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万向抛光臂可以自动进出被抛光物件,抛光过程中不需更换抛光头及变动抛光臂的走向,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和改善抛光质量效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其中,1-横梁 2-主臂气缸连接轴 3-主臂气缸 4-主臂气缸轴 5-万向节 6-副臂气缸连接轴7-抛光电机8-副臂气缸9-抛光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利用气缸的伸缩动作,实现抛光臂与筒体或锥体轴线的平行与垂直,再借助抛光机横梁的水平与垂直移动,实现筒体或锥体的内部抛光。具体动作是主臂横梁1上的气缸3的气缸轴4推出时,副臂气缸8呈水平状态,与横梁1 一起送入筒体或锥体内部,然后横梁1上的气缸3收缩,气缸轴4缩回,副臂气缸8同时折回与横梁1呈垂直状态或呈某一角度,在监测系统的检测下,由抛光机机架上的丝杠电机带动横梁1上下移动,使副臂气缸 8上的抛光轮9与筒体或锥体焊缝接触,启动抛光电机7,即可对筒体或锥体进行抛光。抛光结束后,主臂上的气缸再次推出,使抛光臂展开与主臂横梁呈水平状态,整个抛光臂即可退出被抛光的筒体或锥体。其中,主臂气缸3与横梁1是靠主臂气缸连接轴2呈活动状态连接的,副臂气缸8与横梁1是靠副臂气缸连接轴6呈活动状态连接的,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是靠主臂气缸3的气缸轴4端部的万向节5呈活动状态相连接的。全部的抛光过程按如上程序执行即可完成。 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万向抛光臂,其特征在于是对筒体或锥体进行内面抛光的设备,其结构由位于横梁(1)下的气缸连接轴( 连接主臂气缸C3)与横梁(1),由位于横梁(1)外端的气缸连接轴(6)连接副臂气缸(8)与横梁(1),由位于主臂气缸(3)外端的万向节(5)连接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各部件连接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万向抛光臂,它由横梁1、主臂气缸连接轴2、主臂气缸3、主臂气缸轴4、万向节5、副臂气缸轴6、抛光电机7、副臂气缸8、抛光轮9组成,其中,主臂气缸3与横梁1是靠主臂气缸连接轴2呈活动状态连接的,副臂气缸8与横梁1是靠副臂气缸连接轴6呈活动状态连接的,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是靠主臂气缸3的气缸轴4端部的万向节5呈活动状态相连接的。文档编号B24B29/02GK202053145SQ20102054371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笃兵, 李发然, 黄凤梅 申请人:山东工大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向抛光臂,其特征在于是对筒体或锥体进行内面抛光的设备,其结构由位于横梁(1)下的气缸连接轴(2)连接主臂气缸(3)与横梁(1),由位于横梁(1)外端的气缸连接轴(6)连接副臂气缸(8)与横梁(1),由位于主臂气缸(3)外端的万向节(5)连接主臂气缸(3)与副臂气缸(8),各部件连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笃兵李发然黄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