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460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它包括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电子耦合组件、电脑,其特征是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连有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和电子耦合组件,电子耦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电脑,在玻璃板的正右方设置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重新设计显微系统光路,使之能够大范围全场观察到干涉条纹;既有好的观察效果又易于精确测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仪,尤其涉及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
技术介绍
等厚干涉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实验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都还是传统的等厚干涉实验仪。几十年的实验教学证明,传统的等厚干涉实验仪存在几个 主要缺点(1)由于目前近视学生比较多,通过显微镜观察调节非常吃力;实验中,测试者 在读取条纹数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视疲劳引起条纹记数错误,而且如果中途出现碰撞,振 动等干扰还会造成记数失败,这些因素往往是测试者花费较长实验时间和出现人为测量误 差的主要原因;(2)由于读数显微镜视场范围较小,实验的观察效果欠佳。现在已经有研究 者将电子耦合组件(CCD)应用到该实验仪中,用以代替人眼帮助观察,但是此前的研究还 只停留在应用基础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该试验仪读取实验数据准 确、实验效果好的等厚干涉实验仪。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电子耦合组 件、电脑,其特征是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连有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和电子耦合 组件,电子耦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电脑,在玻璃板的正右方设置光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重新设计显微系统光路,使之能够大范围全场观察到 干涉条纹;既有好的观察效果又易于精确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在图中,1、牛顿环2、玻璃板3、透镜I 4、透镜II 5、电子耦合组件6、电脑7、光 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验仪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有牛顿环1、玻璃板2、透镜I 3、透镜 II 4、电子耦合组件5,电子耦合组件5输出端接有电脑6,在玻璃板2的正右方设置光源7。 光源7通过玻璃板2的反射到牛顿环1,光线再穿过玻璃板2、透镜I 3、透镜II 4、电子耦 合组件5,电子耦合组件5将采集到的大范围干涉条纹传输到电脑6中,然后观察者在电脑 6中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权利要求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它包括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电子耦合组件、电脑,其特征是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连有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和电子耦合组件,电子耦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电脑,在玻璃板的正右方设置光源。专利摘要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它包括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电子耦合组件、电脑,其特征是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连有牛顿环、玻璃板、透镜I、透镜II和电子耦合组件,电子耦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电脑,在玻璃板的正右方设置光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重新设计显微系统光路,使之能够大范围全场观察到干涉条纹;既有好的观察效果又易于精确测量。文档编号G09B23/22GK201576389SQ20102006140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丽荣, 王书龙, 聂鑫, 韩道福, 马力 申请人:南昌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厚干涉实验仪,它包括牛顿环、玻璃板、透镜Ⅰ、透镜Ⅱ、电子耦合组件、电脑,其特征是从前端到后端依次排列连有牛顿环、玻璃板、透镜Ⅰ、透镜Ⅱ和电子耦合组件,电子耦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电脑,在玻璃板的正右方设置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荣王书龙聂鑫马力韩道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