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99620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通过膜滤出血液中物质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医用塑料制成的筒体,分别与其上下端结合并形成有血液入口的上盖、有血液出口的下盖;筒体上端一侧壁形成有与筒体内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缝隙相通的透析液出口,筒体下端另一侧壁形成的透析液进口,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后,附载有人血清白蛋白或壳聚糖。使用中由于血液或血浆不与吸附剂直接接触,透析液与血浆或血液流向相反,而保障了治疗安全;由于透析液中不耗用大量人体白蛋白,降低了治疗费用。特别适用于通过血液、血浆滤过吸附胆红素等毒素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膜滤出血液中物质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 的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高胆红素血症是重症肝病,肝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胆红素是一种细胞毒性 物质,可以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各器官系统功能损坏,甚至危及生命。常规的内科治 疗疗效缓慢,作用不明显。近年来人工肝技术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 前,国内应用的人工肝技术是一整套包含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分子吸附 循环系统等等。归结为两种主要治疗形式(1)吸附剂直接吸附血液或血浆中的毒素。如在血液或血浆灌流中使用的活性炭、 离子交换树脂等。该方法由于吸附剂直接与血液或血浆接触,吸附剂中有害物质易进入血 液或血浆中造成炎性反应。(2)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滤过透析达到解毒作用。如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 系统等,使用中的透析液与血浆或血液不直接接触,各行其路,而且流向相反,该方法需要 大量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由于血液制品来源困难,很难满足社会需求,也使得治疗费用的大 巾畐提尚。中国专利1277272公开了 “一种含聚苯乙烯的共混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其 是以聚苯乙烯、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等多种不相容的高聚物树脂,经过共混挤出,纺丝,生成 微相分离的取向微纤结构为特征的多相组分共混纤维,微纤直径为0. 5μπι,实现了经通用 熔融纺丝设备制造多组分微相分离的共混纤维,其中的聚丙烯起到提高可纺性和微纤增强 共混纤维力学性能的作用,聚苯乙烯组分则可用以引入各种基团,制成离子交换纤维,用于 空气、水等的净化过滤,或金属离子的吸附,或催化剂的制备等,也可用于制造生物医学领 域的新材料,如人工肾或人工肝等。中国专利1565651公开了一种“离体式生物人工肝的肝支持装置”,它包括有培养 液循环流动机构和患者血浆循环流动机构,培养液循环流动机构是由培养液蠕动泵、培养 液瓶、氧气弥散管通过培养液输送管与生物反应器中穿过生物反应器外腔的由中空纤维构 成的培养液通路一起构成的循环通路,患者血浆循环流动机构是由血浆蠕动泵、血浆袋经 血浆输送管与生物反应器中穿过生物反应器外腔的由中空纤维构成的血浆通路一起构成 的循环通路。它可以在更多地保留患者血液中对人体有益物质的基础上,只需用少量的正 常人的血浆,在离开人体的情况下,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高活性肝细胞长时间地对患者的 血浆进行特异性解毒代谢与生物作用,简化操作程序,提高人工肝的质控和安全性。中国专利201180139公开了 “一种保持有效层间距的人工肝反应器”,它包括多层 含有生物材料涂层的无纺布,无纺布表面均设有并排紧密排列的多束中空纤维管,中空纤 维管的一端与血液入口连接,中空纤维管的另一端与血液出口连接,中空纤维管与无纺布 之间的空间形成外腔,外腔与肝细胞灌注口连通,相邻两层无纺布的间距为10 100微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生物人工肝反应器可使肝细胞均勻分布在中空纤维的周围,合理 的层间距使肝细胞可以更长期的生长。本技术可用于肝细胞的培养生长,也可用于替 代肝脏的作用,对肝衰竭患者进行替代治疗或过渡到肝移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传统治疗方法血液制品来源困难,费用昂贵,以及吸附剂中 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造成炎性反应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接枝功能基团的 滤过吸附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包括医用塑料制成的筒体,与筒体上端结合并 形成有血液入口的上盖、与筒体下端结合并形成有血液出口的下盖,筒体上端一侧壁形成 有与筒体内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缝隙相通的透析液出口,筒体下端另一侧壁形成有与 筒体内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缝隙相通的透析液进口,而在所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 壁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后,附载有人血清白蛋白。所述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而在所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接枝甲基丙 烯酸缩水甘油酯后,附载有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一种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医用塑料制成的筒体,与筒体 上端结合并形成有血液入口的上盖、与筒体下端结合并形成有血液出口的下盖,筒体上端 一侧壁形成的与筒体内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缝隙相通的透析液出口,筒体下端另一侧 壁形成的与筒体内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外壁缝隙相通的透析液进口,a.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集束,两端封孔,预经丙酮浸泡、烘干后,投入到浓度为 10-3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1,4 二氧六环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加入浓度为1-3%的阻 聚剂硫酸亚铁铵盐和3-10%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经驱氧,密封,放射性60Co辐照, 取出后丙酮浸泡,除去附着在中空纤维上残余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均聚物;去离 子水清洗,除去吸附在中空纤维上的硫酸亚铁铵盐,最后再以丙酮清洗纤维,真空干燥,而 成外壁枝接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b.外壁枝接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用甲醇预处理,在人 血清白蛋白0. 2-0. 5mg/ml和PH = 7的磷酸钠缓冲溶液中回流后,与新鲜的人血清白蛋白 反应10-20小时,用0. 1-0. 3% w/w,吐温-20和浓度为0. 3-0. 6% NaCl溶液洗除未结合的 人血清白蛋白,剪切封孔端,生成外壁枝接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附载人血清白蛋白 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所述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的制备方法,其外壁枝接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 酯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浸泡于0. 2-0.6%壳聚糖的乙酸溶液中,40-801保温振荡反应 3-8个小时后,用0. 1-1.0%的NaOH溶液冲洗后,再用去离子水洗去未反应的试剂,剪切封 孔端,生成外壁枝接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并附载壳聚糖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所述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在制备胆红素吸附循环装置中的应用a.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在制备治疗重症肝炎的血液、血浆解毒装置中的应 用;b.血液血浆中毒素滤过吸附器在制备治疗肝功能衰竭疾病的血液、血浆解毒装置中的应用。这样设计的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吸附剂中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造成炎性反应,因此,安 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省大量的血浆或人血白蛋白,使治疗成本明显降低。采用本专利技术进 行的血浆循环灌流过程中,在恒温37°C,初始胆红素浓度为390μπιΟ1/1,胆红素吸附率达 30-42. 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结合现有技术的两种解毒吸附方式的优点。根据生物化学反应原理即毒 物分子可在极短距离内,在载体与配体之间实现交换,这实际上是毒物分子在浓度梯度的 推动下不断进行扩散-结合释放再扩散的动力学过程,这一传递过程中可表示为A B ^==^ AB2.其中A代表毒物分子,B代表载体分子,AB代表毒物与载体结合物。由此看出在血浆中胆红素与载体白蛋白的结合是可逆反应,促进传递包含两个过 程扩散过程和结合过程。本专利技术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管(PTFE)外壁附载人血清蛋 (HAS)或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壳聚糖(⑶)。血液或血浆在中空纤维管内循环,血液或血浆 中解离的胆红素通过膜孔径被外壁附着HAS或壳聚糖吸附达到解毒功能,由于吸附反应既 不与血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王勇闫忠芳张政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海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