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稠剂,特别涉及一种水溶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其应用,属 于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增稠剂,是一种含有疏水 基团的水溶性低聚物。传统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分子一般由有机单异氰酸酯与聚醚直接加 成得到,或者是先由一定分子量的聚醚和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再由有机胺或醇类封端 得到,其为线型结构,两端为亲油端基,中间为长链亲水基团。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 作用原理为亲油端基缔合成胶束,胶束的缔合形成了网状结构,也就是亲水基和体系中的 水偶合,形成胶束的末端基通过两个亲油端吸附在不同胶束粒子上,增稠剂分子在粒子间 形成桥连,与乳液的聚合物粒子和已吸附有分散剂的颜料颗粒相互缔合形成网状结构,并 且互相连接缠绕而使体系粘度增加,形成了增稠现象。由于有机单异氰酸酯或二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团(NCO)对水和活泼氢的具有 反应活性,因此,为了避免副产物发生,在进行聚合反应之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真空干 燥脱水方法,将原料中的水分脱除,进行本体聚合反应,得到的产物通常为蜡状固体,其在 进行应用时很不方便,需要用溶剂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1)将聚乙二醇和封端剂混合后,脱水;所述封端剂为碳链长度为C8~C22的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2)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一次性加入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于50~80℃进行反应,当红外色谱检测没有游离异氰酸酯基团后反应结束;所述扩链剂为含有有机溶剂的二异氰酸酯缩聚物;(3)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水溶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聚乙二醇、封端剂、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的用量依据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摩尔比1∶(1~1.1)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伟,李向涛,周亮,杨全文,杜纯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熵能聚合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