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767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离体植物材料放入通风透气的养虫盒内;2)将盲椿象成虫、若虫放入养虫盒中饲养,成虫期补充蜂蜜水;3)将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移入另一养虫盒中进行继代饲养。该饲养方法中离体植物材料在农贸市场或超市中常年有销售,容易获取,数量也不受限制,便于规模化周年饲养。同时,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饲养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盲椿象是一类重要农业害虫,种类众多,我国主要有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iir.) > 中黑盲虫春 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 三 ^ 盲虫春 Adelphocoris fasiaticollis (Reuter)、苜猜盲虫春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禾口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盲椿象寄主植物范围广泛、为害性强,在适宜的环境下,种群迅速增长、暴发和成灾。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盲椿象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危害增强,并呈严重灾变趋势发展。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盲椿象已上升为棉花的首要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超过 50%。此外,盲椿象在枣、葡萄、樱桃、桃、苹果和茶树等其它作物上危害也十分严重,对上述多种农作物的生产构成重要威胁。针对盲椿象猖獗危害的新问题,急需开展盲椿象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为试验提供各种龄期及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供试虫,是开展昆虫各项研究的基础。我国早期有人提出了利用棉花苗、苜蓿苗、马铃薯芽等活体离体植物材料饲养盲椿象的方法,但活体植物培养存在着工作量大、气候条件要求高等问题。因此,活体离体植物材料只能用于盲椿象的短期、小规模饲养,而难于实施规模化繁育与周年饲养。因此,发展盲椿象的继代饲养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离体植物材料放入通风透气的养虫盒内;2)将盲椿象成虫、若虫放入养虫盒中饲养,成虫期补充蜂蜜水;3)将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移入另一养虫盒中进行继代饲养。所述步骤1)中离体植物材料在饲用前去除残留农药,其中新鲜四季豆豆荚前处理步骤如下用0. 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lOmin,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豆荚无异味时用毛巾擦干;再采用RP-420型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检测豆荚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待用;所述玉米的前处理为去除苞叶和花丝。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养虫盒内底部添加碎纸条,以增加养虫盒内的空间异质性。提高空间异质性可减轻盲椿象个体之间的相互干扰与种间自残,有利于盲椿象的存活与发育。所述步骤1)中的离体植物材料为新鲜四季豆豆荚和/或新鲜玉米棒,其中新鲜四季豆豆荚优选适用于饲养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牧草盲蝽的成虫和若虫;其中新鲜玉米优选适用于饲养绿盲蝽成虫和若虫。所述步骤1)中的离体植物材料每2天更换1次。所述步骤幻中更换下来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进行晾干处理。优选在阴凉处放置 1 2天。每两天观察1次离体植物材料的保存情况,如果盒内湿度过大,可以在盒底铺一层吸水纸以控制湿度;如果盒内过于干燥,可放置1 2个湿润的脱脂棉球。离体植物材料的保存总体原则为“前期控干,后期保湿”。所述步骤2、中的盲椿象为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或牧草盲蝽。所述步骤2、中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纱布上放置一个浸有蜂蜜水的棉球,以供成虫补充营养,棉球每天补充2次新鲜蜂蜜水,蜜蜂水浓度优选为5% ;养虫盒上面覆盖的纱布,对于低龄若虫需选用120目纱布防止其逃离,而盛放高龄若虫或成虫的养虫盒可选用普通医用纱布。所述步骤2、中的饲养密度,若虫优选为10 100头/立方分米,更优选为40 50头/立方分米,成虫优选为5 60头/立方分米更优选为25 35头/立方分米;饲养条件为温度25 ^°C,相对湿度60% 70%,光照L D为16 8。所用养虫盒优选矩形塑料保鲜盒,大小为20cmxl3cmx8cm。所述步骤幻中的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为成虫羽化4天后直至全部死亡的这段时间内更换下来的植物材料。所述步骤幻中所述继代饲养,饲养条件优选为温度25 ^°C,相对湿度优选为 60% 70%,光照L D为16 8。继代饲养即为多年连续饲养,每个世代为25-30天。迄今为止,利用新鲜四季豆豆荚已成功饲养绿盲蝽50多代,中黑盲蝽、三点盲蝽与苜蓿盲蝽已饲养了 30多代,牧草盲蝽已饲养了近10代;利用新鲜玉米棒饲养绿盲蝽10 多代;每代饲养规模均在20000头以上。离体植物材料不仅是盲椿象成虫的食物,而且是成虫的产卵载体。绿盲蝽与牧草盲蝽喜欢在植物的伤口处产卵,因此饲养这两种成虫时需去除四季豆豆荚头尾或将玉米自中间横向切成两段,人为造成伤口便于成虫产卵;中黑盲蝽、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成虫饲养中,直接放置完整的离体植物材料即可。该饲养方法中离体植物材料在农贸市场或超市中常年有销售,容易获取,数量也不受限制,便于规模化周年饲养。同时,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饲养效果稳定。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盲椿象饲养过程1、准备好去除农药残留的新鲜离体植物材料。新鲜四季豆豆荚前处理步骤如下 用0. 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lOmin,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豆荚无异味时用毛巾擦干; 再采用RP-420型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检测豆荚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待用;玉米只需去除苞叶和花丝。2、将初孵的若虫接入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的养虫盒,养虫盒大小为 20CmX13CmX8Cm,上盖用刀切除一半,以便盒内通风透气,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每盒虫量为100头,每种盲椿象在一种离体植物材料上设12个重复(也就是12盒),其中5盒用于观察记录成虫羽化情况,计数若虫存活率;另外7盒均正常饲养,作为成虫试验的后备虫源。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直至全部羽化或死亡。饲养条件为温度观!,相对湿度60%,光照L D为16 8。3、成虫羽化后,随后移出并接入新的养虫盒,每盒成虫数量为60头(雌雄比为 1:1)。每种盲椿象在一种离体植物材料上设6个重复(也就是6盒)。逐日观察成虫的存活情况。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每天补充两次5%蜂蜜水。更换下来的离体植物材料在解剖镜下检查产卵数量,并测试卵的孵化率。直至成虫全部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用四季豆豆荚饲养的绿盲蝽、中黑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牧草盲蝽以及用玉米棒饲养的绿盲蝽,若虫发育整齐、存活率高,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大,卵孵化率高(表1),与以往盲椿象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文献中报导的相关参数基本一致。同时, 利用新鲜四季豆豆荚已成功饲养绿盲蝽50多代,中黑盲蝽、三点盲蝽与苜蓿盲蝽已饲养了 30多代,牧草盲蝽已饲养了近10代;利用新鲜玉米棒饲养绿盲蝽10多代。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种离体植物材料和一种饲养方法可以进行盲椿象的规模化繁育和继代饲养,解决了盲椿象“不能养、不好养”的问题。表1不同离体植物材料上盲椿象的饲养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饲养盲椿象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离体植物材料放入通风透气的养虫盒内;2)将盲椿象成虫、若虫放入养虫盒中饲养,成虫期补充蜂蜜水;3)将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移入另一养虫盒中进行继代饲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离体植物材料在饲用前需去除残留农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包括在养虫盒内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饲养盲椿象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离体植物材料放入通风透气的养虫盒内;2)将盲椿象成虫、若虫放入养虫盒中饲养,成虫期补充蜂蜜水;3)将带卵的离体植物材料移入另一养虫盒中进行继代饲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宴辉矫振彪张永军吴孔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