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枝杈碗盖球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767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支撑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适用于微调节且具有承重能力的多枝杈碗盖球支座。其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支座上部分由多枝杈与碗体壳相连构成,支座下部分为实心半球体,支座上部分扣合在支座下部分上,枝杈连接所支撑的上部结构。本专利通过碗体壳与实心半球体相配合的方式,半球体固定在地面上,碗体壳连接上部所要承重的结构,碗体壳与半球体之间是活动配合的,能够灵活调节,克服制作工艺上带来的误差。另外碗体壳与半球体之间活动配合的调节方向垂直于支座承重的方向,承重效果不会受到活动的影响,能够保持较高承重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支撑上部钢结构的多枝杈碗盖球支座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支座承载整个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对其强度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传统的建筑物的支座是采用柱的形式,而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或桁架结构,金属支座便成了这些新型建筑物的支座。钢结构和桁架结构都是采用预制件的方式,将结构先制作好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支座也是如此。由于预制精度的要求,各个构件一般要允许一定的误差,否则将无法将所有构件进行准确安装,因此支座要满足灵活安装的要求。但由于支座是受力最大的构件之一,如果将其制作成可活动调整的构件,将无法保证其受力,因此导致现有金属支座对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制作难度高且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适用于微调节且具有承重能力的多枝杈碗盖球支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多枝杈碗盖球支座,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支座上部分由多枝杈与碗体壳相连构成,支座下部分为实心半球体,支座上部分扣合在支座下部分上,枝杈连接所支撑的上部结构。本专利通过碗体壳与实心半球体相配合的方式,半球体固定在地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枝杈碗盖球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包括上、下两部分,支座上部分由多枝杈与碗体壳相连构成,支座下部分为实心半球体,支座上部分扣合在支座下部分上,枝杈连接所支撑的上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祥张建军郭满良刘臣彭省华杨德喜王启文彭德昭李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