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545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带走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使轴承及润滑剂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温度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众所周知轴承和润滑剂的工作温度对轴承的游隙、轴承材料的机械性能、装配关系、润滑剂的粘度及性能等重要参数影响非常明显。故严格有效的控制轴承和润滑剂的工作温度对轴承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意义非常重大。在某些寒冷地区或工况下,设备的环境温度较低,轴承及润滑剂的温度也没有达到正常合理的范围,此时必须采取措施将轴承及润滑剂的温度提高至合理的水平,才能达到设备开机或运行的要求。在高转速或重载工况下,轴承在工作时产生的摩擦热会使轴承和润滑剂的温度逐渐升高。受载荷、转速及润滑剂、散热等复杂因素影响,轴承在达到热平衡时,其温度可能已超出了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此时同样也必须采取措施将轴承及润滑剂的温度降低至合理的水平,才能使轴承正常工作。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为保证轴承处于正常温度范围,往往需要采用轴承热交换装置来对轴承及润滑剂的温度进行人为干预。目前比较常见的轴承热交换方式包括1、在轴或轴承座内布置热交换通道,通过向通道内输送冷却(或加热)介质来调整轴或轴承座的温度,从而间接影响轴承和润滑剂的温度。其冷却(或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轴承和周围结构(轴承座、轴)的温度差。该方法受到结构限制,设计及加工较为复杂,往往对周围结构的强度有所削弱,且并非直接冷却(或加热)轴承和润滑剂,而是通过影响周围结构来间接影响轴承和润滑剂温度,故散热能力有限,在重载或高转速情况下往往效果不理想。2、通过循环润滑油进行热交换。轴承使用外设循环油站输送来的润滑油润滑, 润滑后的润滑油又返回油站,往往油站自带有冷却(或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冷却(或加热), 冷却(或加热)过滤后的润滑油又可重新由循环油站输送至轴承,以循环润滑和冷却(或加热)。该方式通过循环润滑油与轴承进行热交换,有冷却(或加热)装置的循环油润滑、热交换效果良好。但只能用于稀油润滑,无法应用于脂润滑场合。且必须配备稀油循环冷却(或加热)装置,该系统供油和密封状态难以保证,往往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可靠性较低,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由此可见,在轴承安装结构较为紧凑,强度要求较严格,重载或高转速的情况下, 特别是使用脂润滑的场合下,现有的轴承热交换方式受到较多局限,热交换效果不理想或不可控,难以保证轴承和润滑剂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热交换效果好,能与轴承及润滑剂直接有效进行热交换,使轴承3及润滑剂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的外侧。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热交换管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热交换介质为水或液态油。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轴承侧面腔体由轴、轴承座、侧面端盖和轴承构成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热交换管为圆形、半圆组合型或螺旋形。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热交换管通过卡子固定在轴承的侧面端盖上。本专利技术热交换管位于轴承侧面腔体内,与润滑介质直接接触,热交换管内的热交换介质通过热交换管与轴承及润滑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管贯穿轴承侧面腔体后与外界冷却源(或热源)连接。这样就可以向管子内通热源或冷源以控制轴承或润滑剂的温度。热交换管可以盘绕为任意几何形状,如圆形、半圆组合型、螺旋形等,可采用任何可靠方式固定在轴承的两侧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热交换效果好,能与轴承及润滑剂直接有效进行热交换,使轴承及润滑剂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附图说明1、图1为现有技术中轴和轴承座为轴承散热结构示意2、图2为现有技术中稀油循环冷却为轴承散热结构示意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视4、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中标记1热交换管、2热交换介质进口、3热交换介质出口、4侧面端盖、5卡子、6轴承、7轴承座、8轴、9油站。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如图3-4所示,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的外侧。热交换管通过卡子固定在轴承的侧面端盖上,热交换管的进出口端穿过侧面端盖而出,可直接与外部的冷源或热源相连接。热交换管位于轴、轴承座、侧面端盖和轴承形成的密闭区间内,与润滑剂直接接触,通过外接热源或冷源,能直接与轴承或润滑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其温度。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管(ι )、热交换介质进口(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 3 ),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 2 )和热交换介质出口( 3 )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1 ) 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1 )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3)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4)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为水或液态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侧面腔体由轴、 轴承座、侧面端盖(4)和轴承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为圆形、 半圆组合型或螺旋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1)通过卡子(5)固定在轴承的侧面端盖(4)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管、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和热交换介质出口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的外侧。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散热效果好,能有效带走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使轴承及润滑剂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文档编号F16C33/66GK102287451SQ20111015512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何亚民, 徐智平, 魏勇 申请人: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管(1)、热交换介质进口(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3),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3)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1)的两端,所述热交换管(1)设置在轴承侧面腔体内,所述热交换介质进口(2)和热交换介质出口(3)设置在轴承的侧面端盖(4)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民魏勇徐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