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单胞菌及其用途和去除环境中镉污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0455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单胞菌及其用途和去除环境中镉污染的方法。假单胞菌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putidaHN103,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1184;假单胞菌HN103形态及特征包括:1)在培养基上,菌落起初无色透明,后变成白色,光滑,凸透镜状,边缘不规则;2)菌体镜检结果为短杆状菌,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用途为用作去除镉污染及多种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材料;去除环境中镉污染的步骤包括:1)将污水中镉离子浓度调整至假单胞能正常生长的范围;2)投放假单胞菌;3)使假单胞菌在污水中保持一定时间;4)移除吸附了镉离子的菌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适应性强,对重金属、特别是镉有高效的去除能力,能快速显著降低环境中金属离子的浓度,适于重金属、特别是镉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镉污染, 也适用于多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属于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和微生物

技术介绍
镉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但随着各种重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和电子工业等应用制造业的发展,镉等重金属元素随之大量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镉元素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化学性质类似于锌,在多种生化过程中,镉通过与酶类巯基的结合与替代作用,置换出酶的结合重金属,使机体抗氧化活性降低,引起细胞氧化损伤;镉离子还干扰细胞钙代谢,可使DNA链断裂,损坏DNA修复系统,引起细胞凋亡。镉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生物富集性和强毒性。镉也是土壤中最具运动性的重金属之一,长期、 大量含镉肥料的施用,会对作物的生长和作物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镉在土壤中极易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最终在动物和人体内积累,可对肾脏、骨骼、肺部、心血管等多种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危害;镉常和腐殖质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对土壤的腐殖质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细菌、藻类和酵母等)参与了重金属的转化,或者将重金属转化为无毒性或低毒的形式,或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单胞菌, 其特征在于,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 HN103 , 保藏日期为: 2011年5月26日,保藏单位为: CCTCC,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11184;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HN103,以下称为:假单胞菌HN103,其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包括:1)在培养基上,菌落起初无色透明,后变成白色,光滑,凸透镜状,边缘不规则;2)菌体镜检结果为短杆状菌,革兰氏阴性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军付臻鹏梁运祥葛向阳王绩胡咏梅梅余霞赵述淼彭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