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酸性气体的鼓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7461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脱除酸性气体的鼓泡装置。箱体(1)内腔下部为吸收液腔(3),上部为与吸收液相通的净化气体腔(2);净化气体腔内设有用于去除净化气体水雾的除雾器(4);箱体上部设有用于除雾后的净化气体排气口(5);箱体下部设有用于排出吸收液腔内渣液的排出口(10);箱体内腔设有布气主管(6);进气管(7)的一端伸入箱体内腔与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设有与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的若干布气支管(8);设有与布气支管(8)连接并相通的若干组喷射管(9),喷射管下端及其出口位于箱体内腔的吸收液腔(3)内,所有的喷射管的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箱体底板(1a)为有利于吸收液腔内的渣液自由流向排出口(10)并排出的斜置底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除S02、S03、HF、HCl酸性气体(特别是脱硫)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日为2008年06月10日的200810226157. 0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作为脱硫装置的鼓泡塔及其用途”,其鼓泡塔用于脱除SO2、SO3、HF、hci酸性污染气体。该鼓泡塔包括箱体(公开文件称“塔体”),箱体上部有用于通入污染气体的进气口 ; 箱体内腔设置一横向隔板,隔板上方为与进气口相通的喷淋冷却区,喷淋冷却区内设有一层或多层喷淋母管,每个喷淋母管上设置若干喷嘴;隔板下方为鼓泡脱硫区,鼓泡脱硫区的下部为脱硫液腔,鼓泡脱硫区内设置若干喷射管,喷射管上端与隔板相接,与喷淋室相通, 喷射管下端及其管口位于脱硫液腔内(作业时,喷射管下端及其管口即位于脱硫液内);箱体中下部侧壁上设置与鼓泡脱硫区连通的除雾器,除雾器后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气口 ;箱体下部侧壁上设置排液管,该排液管与用于脱硫浆液排出的排浆泵连通。该鼓泡塔使用赤泥作为吸收剂,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但由于其喷射管上端均由箱体中部隔板处伸至箱体下部的脱硫液腔内,整个鼓泡脱硫区的余留空间很小,不便于对鼓泡脱硫区内构件的检修,而且,赤泥浆液采用排浆泵排出,构件较复杂,且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结构的脱除酸性气体的鼓泡装置,便于对箱体内构件的检修,并有利于提高作业率。本技术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下部为吸收液腔;箱体内腔上部为与下部吸收液腔相通的净化气体腔;所述的净化气体腔内设有用于去除净化气体水雾的除雾器,该除雾器将净化气体腔分割为前端气腔和后端气腔,前端气腔即与所述箱体内腔下部的吸收液腔相通;箱体上部设有用于除雾后的净化气体排气口,该排气口与净化气体腔的后端气腔相通;箱体下部设有用于排除吸收液腔内渣液的排出口 ;箱体内腔设有布气主管;设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伸入箱体内腔与所述的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箱体内腔设有与所述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的若干布气支管;箱体内腔设有与布气支管连接并相通的若干组喷射管,喷射管的下端及其出口位于所述的吸收液腔内,且所有的喷射管的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结构在于箱体底板为有利于吸收液腔内的渣液自由流向排出口并排出的斜置底板;所述的吸收液腔内设有可促使该腔内渣液流向排出口的喷射机构;所述除雾器上方设有用于清洗该除雾器的喷水机构;箱体下部壁上设有与所述吸收液腔相通的液位观察槽,液位观察槽上有溢流口 ;箱体壁上设有向所述吸收液腔加入或补充吸收液的补液管。箱体壁上设有检修入孔。以采用石灰石(CaCO3)溶液为吸收液吸收酸性气体为例,本技术净化废气的作业过程是,含SO2废气经进气管进入布气主管,然后由布气主管进入各布气支管,再通过各喷射管进入吸收液腔内的石灰石溶液内(如图1、图3中箭头所示),酸性气体通过与石灰石溶液产生化学作用,使SO2被吸收,气体得以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上升至净化气体腔, 经除雾器除雾后由排气口排出(如图2、图4中箭头所示);在作业过程中由化学反应所形成和沉淀的渣液,根据需要,不定期的由排出口排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采用进气管与箱体内腔的布气主管连接、布气主管连接布气支管、 布气支管上连接若干组喷射管的优化结构,使得喷射管长度尺寸小,结构紧凑、合理,箱体内腔余留的空间大,便于对箱体内构件的检修和对吸收液腔内渣液的辅助清理。2、本技术的每一布气支管上设置若干组喷射管,每组中可设置多根喷射管, 以增加位于吸收液腔内的管口总面积,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废气处理量,有利于提高脱除酸性气体的作业率。3、箱体底板为有利于渣液自由流向排出口并排出的斜置底板,且在吸收液腔内设置可促使其渣液流向排出口的喷射机构,有利于渣液的自由排出,避免由泵驱动的排出装置,简化了构件,且减少耗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B-B视图,确定该图为摘要附图;图5、图6、图7分别为所述布气支管上设置不同数量喷射管的结构图; 图8为图4中的C-C剖视图;图9为图8中的D-D剖视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中本技术技术方案包括箱体1,箱体内腔下部为吸收液腔3 ;箱体1内腔上部为与下部吸收液腔3相通的净化气体腔2 ;所述净化气体腔2内设有用于去除净化气体水雾的除雾器4,该除雾器4将净化气体腔2分割为前端气腔2b和后端气腔2a,前端气腔2b即与所述箱体内腔下部的吸收液腔 3相通,所述除雾器4的设置方式不是唯一的,所述除雾器为折板式结构的除雾器;箱体1上部设有用于除雾后的净化气体排气口 5,排气口 5与净化气体腔的后端气腔2a相通;箱体1下部设有用于排除吸收液腔内渣液的排出口 10,见图2、图4 ;箱体1内腔设有布气主管6 ;设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管7,该进气管的一端伸入箱体内腔与所述的布气主管 6连接并相通;箱体1内腔设有与所述布气主管6连接并相通的若干布气支管8 ;箱体1内腔设有与所述布气支管8连接并相通的若干组喷射管9,喷射管的下端及其出口位于所述的吸收液腔内,且所有的喷射管的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所有喷射管9出口端位于液体中的压力相等,以满足废气可较均勻地通过每一喷射管9进入吸收液腔内的吸收液中进行净化;箱体的底板Ia为有利于吸收液腔内的渣液自由流向排出口 10并排出的斜置底板,即底板Ia的斜面朝向排出口 10,参见图2、图4,底板Ia的斜置角度以满足渣液可自由流向排出口 10,斜置角度一般取10-15度。所述的吸收液腔3内设有可促使该腔内渣液流向排出口 10的喷射机构14,喷射机构14包括由箱体1外部伸入的输水管和设在该输水管上的若干喷嘴组成;所述除雾器4上方设有用于清洗该除雾器的喷水机构15,喷水机构15包括由箱体 1外部伸入的水管和设在该水管上的若干喷头组成,根据除雾器运行工况时的需要,使用该喷水机构对除雾器4进行清洗;箱体1下部壁上设有与所述吸收液腔3相通的液位观察槽12,液位观察槽上有溢流口,参见图8、图9,当吸收液腔3内的吸收液液位超出所设定的液位时,超出的吸收液即从该溢流口溢出,所述溢流口的壁上设有可调节吸收液腔3内吸收液液位的活动式插板 13,活动式插板1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图9中所示的活动式抽插板13为上下相接合的2件,即可调节两档液位;箱体1壁上设有向所述吸收液腔3加入或补充吸收液的补液管16,可用于添加吸收液或根据所设定的PH值的需要补充吸收液。箱体1壁上设有检修入孔11,图示中的箱体顶壁和侧壁下部均设置检修入孔11, 图8中展示了其剖视结构。图1和图2与图3和图4所示两种实施方案的区别在于喷射管9所设置的数量不同。图1、图2中所示的喷射管9数量及其与布气支管8的连接见图5,每组喷射管9为 1件;图3、图4中所示的喷射管9数量及其与布气支管8的连接见图7,每组喷射管9为3 件;图6展示了每组喷射管9为2件的结构;喷射管9的设置数量越多,喷射管9下端管口的总面积相应增加,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废气量则增大。实例箱体1的外形尺寸9900 X 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除酸性气体的鼓泡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下部为吸收液腔,其特征是:箱体内腔的上部为与下部吸收液腔相通的净化气体腔;所述的净化气体腔内设有用于去除净化气体水雾的除雾器,该除雾器将净化气体腔分割为前端气腔和后端气腔,前端气腔即与所述箱体内腔下部的吸收液腔相通;箱体上部设有用于除雾后的净化气体排气口,该排气口与净化气体腔的后端气腔相通;箱体下部设有用于排除吸收液腔内渣液的排出口;箱体内腔设有布气主管;设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伸入箱体内腔与所述的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箱体内腔设有与所述布气主管连接并相通的若干布气支管;箱体内腔设有与所述布气支管连接并相通的若干组喷射管,喷射管的下端及其出口位于所述的吸收液腔内,且所有的喷射管的出口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建炎宫学会罗国平潘庚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奥邦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