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化工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叶绿素存在于植物叶片叶绿体的膜上,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的分子结构由叶醇基和镁卟啉构成,镁卟啉由一个镁离子和四个吡咯环上的氮结合而成。此外植物叶绿素的镁卟啉化学结构和动物红血球的铁卟啉极为相似,适量补充叶绿素对意外失血者的造血功能恢复有很好的帮助。在当代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业原料、食品、保健品及药物来自于绿色植物,由于传统的叶绿素降解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大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目前工业上脱除叶绿素的方法主要有①物理吸附法包括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②化学氧化法包括双氧水氧化脱色法和次氯酸钠氧化脱色法。两种降解叶绿素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①大孔树脂法吸附色素成本高,树脂不能多次重复利用,废弃的树脂对环境存在着污染;活性炭吸附法存在着吸附量少且使用局限性(对食品和药品不适用),废弃活性炭难于处理等问题。物理吸附法在吸附叶绿素的同时,被提取的有效成分也部分的被吸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解吸下来,因此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造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解叶绿素的菌株,其特征在于菌株在土豆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最初为白色绒毛状,后变为绿色、暗绿色,外观呈绒毛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此菌株的孢子梗没有分支,孢子梗顶端膨大为近似圆状形,另外还能发现它的无形繁殖不产生次生小柄,分生孢子主要集中在孢子梗的上半部并且成串珠状散开,分生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以扇形状生长,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确定的名称为:曲霉GLHZB319即Aspergillus GLHZB319,保藏号CCTCC NO:M20111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再彬,陈志良,王彦超,李海云,张会香,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