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松广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87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车体(1)包括底板(11)、前轮(12)与后轮(13),前轮轴(14)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4),底板(11)上方中部靠后设置一个带有开口(15)的凸台车座(16),模型人(2)包括头部(22)、体部(23)及左右上臂(24),模型人(2)的体部(23)是固定在车座(16)的开口(15)处的中空腔体,体部(23)中设有竖直贯穿体部(23)空腔并经过开口(15)伸入车座(16)下方的中柱(21),中柱(21)顶端固设与体部(23)分离的直径大于体部(23)空腔顶端的头部(22),底板(11)上方设有横向的移动架(3),移动架(3)前端与前轮轴(14)交接的部位设有卡置偏心凸轮(4)的凹槽(32),移动架(3)的后端端部设有与中柱(21)底端接触的斜面(31)。(*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车,尤其是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玩具车种类、款式多样,功能各异,专利号为ZL00228075(公告号:242393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模仿人物五官动作的卡通人物玩具车,其技术方案为前轮轴与偏心凸轮同轴,偏心凸轮设在移动架的凹槽内,舌头与移动架为一体,与眼睛为一体的导柱卡设在移动架上的弧形槽内,车体运动时左右眼睛会跟着左右前轮的前后运动不停地摆动,且舌头也会跟着左右前轮的运动不停地伸缩。该专利将车体前端卡通化为人物面部的五官,虽然有一定的生动趣味性,但该特征的可视角度仅仅局限于车体的前方,当转换到其他角度或距离较远时就观察不到其生动性了,市面上也没有其他可随着车体运动而富有活力表现的玩具车产品。专利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模型人的头部可随着车体运动而上下升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车体包括底板、前轮与后轮,前轮通过前轮轴安装在底板的前下方左右两侧,后轮通过后轮轴安装在底板的后下方左右两侧,前轮轴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底板上方中部靠后设置一个带有开口的凸台车座,模型人包括头部、体部及左右上臂,模型人的体部是固定在车座的开口处的中空腔体,体部中设有竖直贯穿体部空腔并经过开口伸入车座下方的中柱,中柱顶端固设与体部分离的头部,头部的直径大于体部空腔顶端的直径,车体的底板上方设有横向的移动架,移动架前端与前轮轴交接的部位设有凹槽,与前轮轴同轴的偏心凸轮卡置在凹槽内,移动架的后端端部设有向上的斜面,该斜面在凸台车座的下方-->与中柱的底端接触。为了使模型人的双臂在车体前行时上下挥动,模型人的左右上臂中部与体部铰接,臂部底端与中柱设有相互作用的卡扣装置。本技术前行时,前轮转动带动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转动,使卡置偏心凸轮的移动架产生周期性前后位移,由于移动架后端所设的斜面与中柱底端接触,当移动架后移时中柱在推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升高,当移动架前移时中柱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回落,如此周而复始带动固设在中柱顶端的头部上下升缩,同时由于双臂底端与中柱设有相互卡置的卡位,当中柱上下移动时会带动双臂上下挥动,使整部玩具车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显得活灵活现,富有吸引力和乐趣,得到儿童的喜爱。图面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模型人之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卡扣装置之示意图。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车体1包括底板11、前轮12与后轮13,前轮12通过前轮轴14安装在底板11的前下方左右两侧,后轮13通过后轮轴安装在底板11的后下方左右两侧,前轮轴14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4,底板11的上方中部靠后设置带有开口15的凸台车座16,模型人2包括头部22、体部23及左右上臂24,模型人2的体部23是由前片231与后片232包围而成的中空腔体,前片231与后片232固定在车座16的开口15处,在体部23内设有竖直贯穿体部23空腔并经过开口15伸入车座16下方的中柱21,中柱21的直径小于体部23空腔的直径,可以在体部空腔内自由移动,在中柱21的顶端固设与体部23分离的头部22,头部22的直径大于体部23空腔顶端的直径,因此模型人2的头部22只能架设在体部23的上方,跟随中柱21移动。车体1的底板11上方设有-->横向的移动架3,移动架3前端与前轮轴14交接的部位设有凹槽32,与前轮轴同轴的偏心凸轮4卡置在凹槽32内,移动架3的后端端部设有向上的斜面31,该斜面31在凸台车座16的下方与中柱21的底端接触。当玩具车前行时,前轮12转动带动偏心凸轮4同步转动,偏心凸轮4每旋转一周会使卡置其的移动架3发生一次向前和向后的位移,当移动架3向后移动时,会推动与其末端斜面31接触的中柱21沿着斜面31向上移动而升起,中柱21顶端的头部22也随之上升,当移动架3向前移动时,中柱21及头部22失去底部的支撑而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回落,头部22落回至体部23上。如此周而复始,当玩具车前行时,头部22就会周期性地上下升缩,富有动感。参照图3、图4,模型人2的左右上臂24中部与固定在车座11上的体部23铰接,上臂24底端设有凸片251,中柱21背面设有“7”字形凹槽252,凸片251伸至“7”字形的拐角处,当中柱21上下移动时,上臂24底端的凸片251被“7”字形的凹槽252拐角卡置而随着上下移动,根据杠杆原理,上臂24以与体部23的铰接处为支点,当底端上下移动时顶端即手掌部会发生相反的位移。因此当玩具车前行时,手臂24尤其是露在体部23之外的手掌部会配合头部22的上下升缩产生周期性上下挥动的效果,使整部玩具车显得活灵活现,富有吸引力和乐趣,得到儿童的喜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车体(1)包括底板(11)、前轮(12)与后轮(13),前轮(12)通过前轮轴(14)安装在底板的前下方左右两侧,后轮(13)通过后轮轴安装在底板(11)的后下方左右两侧,前轮轴(14)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4),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方中部靠后设置一个带有开口(15)的凸台车座(16),模型人(2)包括头部(22)、体部(23)及左右上臂(24),模型人(2)的体部(23)是固定在车座(16)的开口(15)处的中空腔体,在体部(23)中设有竖直贯穿体部(23)空腔并经过开口(15)伸入车座(16)下方的中柱(21),中柱(21)顶端固设与体部(23)分离的头部(22),头部(22)的直径大于体部(23)空腔顶端的直径;车体(1)的底板(11)上方设有横向的移动架(3),移动架(3)前端与前轮轴(14)交接的部位设有凹槽(32),与前轮轴(14)同轴的偏心凸轮(4)卡置在凹槽(32)内,移动架(3)的后端端部设有向上的斜面(31),该斜面(31)在凸台车座(16)的下方与中柱(21)的底端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模型人的玩具车,车体(1)包括底板(11)、前轮(12)与后轮(13),前轮(12)通过前轮轴(14)安装在底板的前下方左右两侧,后轮(13)通过后轮轴安装在底板(11)的后下方左右两侧,前轮轴(14)的中部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偏心凸轮(4),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方中部靠后设置一个带有开口(15)的凸台车座(16),模型人(2)包括头部(22)、体部(23)及左右上臂(24),模型人(2)的体部(23)是固定在车座(16)的开口(15)处的中空腔体,在体部(23)中设有竖直贯穿体部(23)空腔并经过开口(15)伸入车座(16)下方的中柱(21),中柱(21)顶端固设与体部(23)分离的头部(22),头部(22)的直径大于体部(23)空腔顶端的直径;车体(1)的底板(11)上方设有横向的移动架(3),移动架(3)前端与前轮轴(14)交接的部位设有凹槽(32),与前轮轴(14)同轴的偏心凸轮(4)卡置在凹槽(32)内,移动架(3)的后端端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松广
申请(专利权)人:汤松广林启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