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定红外吸收特征的负载型钯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7095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钯催化剂,包含载体、钯和可选的改性组分。为了更精确而有效地给出什么样的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使用一氧化碳吸附原位红外光谱法在40℃下对其进行测试,获得的红外谱图中1930~1990cm-1处桥式吸收峰与1870~1930cm-1处桥式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小于0.2,更优选小于0.15。此外,还优选催化剂在氮气吹扫0分钟时测得的原位红外光谱图中1870~1930cm-1处吸收峰的峰高与改用氮气吹扫15分钟时测得的原位红外光谱图中1800~1900cm-1处吸收峰的峰高之比小于5,优选小于2。所述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反应选择性和活性,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载型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负载型钯(Pd)催化剂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加氢、脱氢、氧化、分解等反应中,如 PdAi2O3和Pd/sio2用于气相法生产醋酸乙烯、Pd/分子筛用于加氢裂化过程生产汽油及其他燃料、PdAi2O3用于烯烃、裂解汽油中炔烃和二烯烃的选择性加氢和过氧化氢的制备,Pd/ c用于苯酚氢化制环己酮、脂肪酸及油脂加氢等等。负载型钯催化剂还用于高纯气体制备、 燃料电池电极、医药生产及废气净化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求负载型Pd催化剂对于特定反应具有高的选择性。Pd的选择性与Pd的暴露位点的种类直接相关,采用特定的制备方法来控制Pd位点的晶面形态, 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如在日本专利JP2000202287中,以二硝基二氨合钯的硝酸溶液为Pd前体,使之与载体结合后,通过直接还原或者通过热处理后还原的方法来调控金属钯的物理特性。对于PdAl2O3催化剂,当Pd的比表面积在1 150m2/g范围内时,钯的晶面为(100)和(110);当Pd的比表面积在150 350m2/g范围内时,钯的晶面为(111)。美国专利US 20060M3641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型钯催化剂,包含载体、钯和可选的改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在40℃下测试的一氧化碳吸附原位红外光谱图中,1930~1990cm-1处桥式吸收峰与1870~1930cm-1处桥式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小于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伟于海波彭晖张齐毛祖旺乐毅穆玮戚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