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法制备铬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233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铬绿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加热和焙烧铬酸酐制造铬绿的两段法工艺;其步骤如下:首先用称重设备对铬酸酐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车;将物料车送入隧道窑在450~530℃,加热1~3h;然后对物料进行冷却和破碎,使粒度保持在2~6mm;再将物料送入回转窑在1000~1100℃焙烧1~2h;最后对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并磨成粒度为0.01~0.1mm的铬绿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段法制备铬绿的工艺,热利用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含铬尾气的排放,使尾气更容易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铬绿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加热和焙烧铬酸酐制造铬绿的两段法工艺。
技术介绍
铬绿的学名为三氧化二铬,又称氧化铬,是一种专用于颜料的绿色粉末。铬绿具有良好的颜料性能(色光、着色力、吸油量、遮盖力、比表面积等);磨料用氧化铬对粒度、抛光力、表面粗糙度等有规定。目前,国内外用铬酸热分解制造隔离的焙烧设备一般为土炉、反射炉、隧道窑,设备热效率只有35-50%,采用的燃料为煤、油等,采用的原料为铬酸。其虽然能够达到焙烧制备铬绿的目的,但是实际使用中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由于原料与燃料直接接触,导致含铬尾气温度高,尾气量大,难于处理;2,原料反应时间长,一般为8-12小时,设备的生产率低;3,进入焙烧设备的原料为人工喂料,自动化程度差,员工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利用效率高、含铬尾气、反应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的两段法铬绿制备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A,称重设备对铬酸酐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盘;B,将物料盘安置到物料车,并将物料车送入间壁加热的隧道窑,进行一次加热分解, 加热温度为450 530°C,加热时间为1 3h,使铬酸酐在340 370°C的环境下分解为 CrO2.40,再在450 490°C的环境下分解为CrO1.56 ;C,将步骤B加热分解后的物料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对物料进行破碎,使物料粒度保持在2 6mm ;D,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回转窑直接加热焙烧,焙烧温度保持在1000 1100°C,焙烧 1 池,使CrO1J在大于800°C的环境下分解为Cr2O3,总转化率可达95% ;E,将步骤D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用磨粉机磨成粒度为0. 01 0. Imm,得到成品铬绿。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有效利用热量,兼顾生产效率,步骤B中的隧道窑采用天然气逆向间壁加热,加热温度为500°C,加热时间为1.池。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减轻污染,步骤B中所述隧道窑的物料出口的气体经洗涤塔洗涤后排空,洗涤水进入含铬废水工段处理。作为优选方案,限定步骤D中破碎后的物料从窑尾进入回转窑,在窑内被燃烧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加热焙烧至1050°C,焙烧lh,然后从窑头出来。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有效利用回转窑废气的能量,同时减轻环境污染,步骤D中回转窑产生的烟气由窑尾引入沉降室,之后进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最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两段法制备铬绿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了物料先经过隧道窑加热进行低温的一段反应,再在回转窑中进行高温的二段反应,使得反应过程对热的利用率高,尾气量较少;2,由于步骤C先对物料进行了破碎,然后再进入回转窑高温反应, 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时间;3,物料是称重设备计量后进入隧道窑,无需人工称重,自动化程度高;此外步骤D通过对烟气的处理,也回收了烟气所带的热量,减少了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段法制备铬绿的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 A,称重机对铬酸酐原料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盘;B,将物料盘安置到物料车,并将物料车送入间壁加热的隧道窑,燃烧天然气得到的高温烟气从隧道窑出料端的间壁进入,使物料逐渐加热分解,加热温度为500°C,焙烧时间为 1.2h,使铬酸酐在340 370°C的环境下先分解为Cr02.4Q,Cr02.4(1再在450 490°C的环境下分解为CrOu6,换热后的烟气由隧道窑出料端导出,再经夹套烟气换热器换热后排空, 隧道窑的物料出口的气体引入到洗涤塔洗涤后排空,洗涤水进入含铬废水工段处理;C,将步骤B加热分解后的物料进行自然冷却,其主要成分为CrO1.56,然后对物料进行破碎,使物料粒度保持不超过6mm ;D,将破碎后的物料从窑尾进入回转窑,在窑内被燃烧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加热焙烧至1050°C,焙烧lh,然后从窑头出来,使CrO1J在大于800°C的环境下分解为Cr2O3,其最终产率为72%,回转窑产生的烟气由窑尾引入沉降室,之后进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最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放;E,将步骤D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用磨粉机磨成粒度为0. 05mm,得到成品铬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工艺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A,称重设备对铬酸酐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盘;B,将物料盘安置到物料车,并将物料车送入间壁加热的隧道窑,进行一次加热分解,加热温度为450 530°C,加热时间为1 汕;C,将步骤B加热后的物料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对物料进行破碎,使物料粒度保持在2 6mm ;D,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回转窑直接加热焙烧,焙烧温度保持在1000 1100°C,焙烧 1 2h ;E,将步骤D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用磨粉机磨成粒度为0.01 0. 1mm,得到成品铬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隧道窑采用天然气逆向间壁加热,加热温度为500°C,加热时间为1.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隧道窑的物料出口的气体经洗涤塔洗涤后排空,洗涤水进入含铬废水工段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破碎后的物料从窑尾进入回转窑,在窑内被燃烧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加热焙烧至1050°C,焙烧lh,然后从窑头出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回转窑产生的烟气由窑尾引入沉降室,之后进入废热锅炉回收热量,最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放。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铬绿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加热和焙烧铬酸酐制造铬绿的两段法工艺;其步骤如下首先用称重设备对铬酸酐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车;将物料车送入隧道窑在450~530℃,加热1~3h;然后对物料进行冷却和破碎,使粒度保持在2~6mm;再将物料送入回转窑在1000~1100℃焙烧1~2h;最后对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并磨成粒度为0.01~0.1mm的铬绿粉末;本专利技术的两段法制备铬绿的工艺,热利用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含铬尾气的排放,使尾气更容易达标排放。文档编号C01G37/033GK102275991SQ20111014457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应友, 熊光义, 袁代建 申请人: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段法制备铬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A,称重设备对铬酸酐计量称重后,放入物料盘;B,将物料盘安置到物料车,并将物料车送入间壁加热的隧道窑,进行一次加热分解,加热温度为450~530℃,加热时间为1~3h;C,将步骤B加热后的物料进行自然冷却,然后对物料进行破碎,使物料粒度保持在2~6mm;D,将破碎后的物料送入回转窑直接加热焙烧,焙烧温度保持在1000~1100℃,焙烧1~2h;E,将步骤D焙烧后的物料进行冷却,然后用磨粉机磨成粒度为0.01~0.1mm,得到成品铬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代建熊光义李应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