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725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信号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凸伸出的舌板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嵌设于舌板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央撕裂出侦测臂,主体部于撕裂处形成闭合的框口。这样侦测臂受力平稳,同时不需要额外增加侦测端子,从而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侦测功能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今电子科技快速发展,而计算机也由桌上型计算机发展成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之笔记本电脑,并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且当使用者欲进行数据、信号传输或与其它外围设备相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外围设备界面,而一般市面上外围设备界面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使用,仍就以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 USB)作为主流,更具有热插拔 (Hot Plug)的功能。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公告号为 CN201130781Y所公告的专利,其揭示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凸伸出的舌板部;所述端子包括一对电源端子、一对信号端子及一根侦测端子,每根端子均单独成型且设有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如此构造使得端子制造的成本较高,且会使得电连接器的体积变大,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侦测功能的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 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信号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凸伸出的舌板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嵌设于舌板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央撕裂出侦测臂,主体部于撕裂处形成闭合的框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需要额外增设侦测端子,只需由接地端子主体部的中央撕裂形成侦测臂,节约成本。侦测臂设置于主体部中央是为了使侦测臂压接时受力平稳,避免由于侦测臂受力不平稳而导致接地端子变形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其中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内。图5是为图4另一视角的视图。图6是图1沿A-A线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2、遮覆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抵靠于绝缘本体的间隔件4及组装于遮蔽壳体的遮蔽挡板5。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0及自基部10凸伸出的舌板部 11,所述基部包括位于上下两侧的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及位于左右两侧的端部103, 所述舌板部11具有位于上下方向的第一配合面110及第二配合面111,其中第二配合面设置有若干端子槽1110。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并结合图4所示,所述端子2包括分隔成两排排列的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本技术中的第二端子22为USB2. 0端子(第二信号端子),第一端子21 (第一信号端子)则跟第二端子配合,共同形成用于高速传输信号的USB3. 0端子,第一端子21 —体注塑成型于绝缘本体内且毗邻第一配合面110,第二端子22则收容于端子槽1110内。第一端子21包括2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11及位于两个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接地端子212。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及接地端子均具有平板水平状的主体部2101及位于主体部2101两端的接触部2102和焊接部2103,接触部2102由主体部2101自由末端向第二配合面的方向弯折形成并且显露于第二配合面111上,而焊接部2103则为主体部贯穿基部10末端弯折形成。所述第二端子22同样具有主体部2201及位于主体部两端的接触部2202和焊接部2203,主体部2201收容于端子槽1110内,其接触部2202突伸出端子槽 1110,焊接部同样贯穿基部10弯折形成,所述绝缘本体1的基部的后端凹设有一开口 12, 由开口凹设若干凹槽121,凹槽121之间设置有隔栏122,第一端子22的焊接部抵靠于凹槽 121内并通过隔栏122分隔开。前述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212的主体部2101进一步由其中央撕裂出一侦测臂2104(由中央撕裂可使压接时受力均勻,避免端子受力变形),侦测臂沿舌板部11凸伸的方向延伸并具有远离绝缘本体基部10的接触部,主体部于该撕裂处形成一闭合的框口 2105 (框口一体注塑成型于舌板部内,可使接地端子稳固的限制在舌办内),所述框口 2105可供侦测臂压接时让位,并且舌板部11对应于侦测臂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第一配合面110的让位槽1101,侦测臂突伸出让位槽1101。请参阅图2至图5并结合图6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与舌板部11的第一配合面110正对的第一壁面31、与第二配合面111正对的第二壁面32及连接第一、第二壁面的两侧壁33,第一壁面31及两侧壁33凹设有凹口 330,对应的绝缘本体的基部10的第一侧壁101及端部103凸设出定位块104,定位块104抵持于凹口 330内从而固定绝缘本体于遮蔽壳体内,遮蔽壳体两侧壁分别延伸出接脚331用以焊接至电路板,由第一壁面31、第二壁面32及两侧壁33围绕舌板部11的四周,已形成一供对接连接器(未标示)插置的插置空间34,遮蔽壳体的四个壁面设置有可弹性凸伸入插置空间的弹片35,所述插置空间包括第一壁面31与第一配合面110围设形成的第一插置槽341及第二壁面32与第二配合面111 围设形成的第二插置槽342,前述侦测臂2104弹性凸伸入第一插置槽341内,所述第一壁面31除了两端凸伸入第一插置槽341的弹片外,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相对于侦测臂2104设置的一弹片351,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插置空间34时,对接连接器的遮蔽壳体(未标示)收容于于第一插置槽341内而其带端子的舌板部则收容于第二插置槽342内,侦测臂2104与对接连接器的遮蔽壳体抵接接触,而遮蔽壳体的遮蔽壳体通过弹片35也与该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3相接触,因此,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后,该侦测臂2104实际上与遮蔽壳体3相导通,最终通过遮蔽壳体上的接脚331实现一通路设置,注意,弹片351的设置也有讲究的,它与侦测臂2104相对,从而可以更好地平衡侦测臂的压接受力。由于侦测臂设置于接地端子 212上,使得接地的同时可以实现侦测目的,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置侦测端子,制造方便,降低成本,另有利于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可有助于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为了区隔且固定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设置一间隔体4,所述间隔体抵靠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的开口 12内,下面介绍间隔体4的结构,间隔体4具有相对的上下端面及前后端面,贯穿上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端子分隔槽41,第一端子21的焊接部插置并被分隔于端子分隔槽41内,间隔体4的前端凹设有若干凹槽42,凹槽42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栏43, 此处的凹槽42与隔栏43与凹槽121和隔栏122错位排布,这样当间隔体4抵靠到绝缘本体1时,凹槽42与隔栏122对接配合,隔栏43与凹槽121对接配合,第一端子22的焊接部 2203被限制运动。开口 12具有两翼部123,所述翼部123的于下端面开设有槽口 1231,垂直于槽口 1231还凹设有扣槽1232,对应的间隔体4两端设置有凸块44和扣棱45,所述凸块44自下往上嵌入槽口 1231而扣棱45可扣合于扣槽1232内,这样可使间隔体4卡固于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信号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凸伸出的舌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嵌设于舌板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央撕裂出侦测臂,主体部于撕裂处形成闭合的框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信号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凸伸出的舌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嵌设于舌板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中央撕裂出侦测臂,主体部于撕裂处形成闭合的框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具有第一配合面,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与第一配合面正对的壁面,所述壁面与第一配合面之间形成可供对接连接器遮蔽壳体容纳的插置槽,侦测臂弹性凸伸入插置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的闭合框口一体注塑成型于舌板部内,所述舌板部对应闭合框口的位置则设有供侦测臂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又旭徐国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