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车的轨道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28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型车的轨道片,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片为一片体,轨道片的上侧面设有车轨与贯孔,并在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结合片,并在轨道片的两端分别形成设有接合面;    该结合片朝向轨道片的一侧侧面上设有长、短凹槽,该长凹槽朝向短凹槽的一侧设有弹片与嵌合槽;    该长、短凹槽中分别设有长、短导电片,该短导电片的一端为突状封口,短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    该长导电片的一端为U型开口,并在长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提供电源及模型车行走的模型车轨,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设有结合片的轨道片可相互结合的方式,而可提升整体美观的模型车的轨道片
技术介绍
一粒微砂见世界这句话让许多人一头栽进了建构模型世界中,且乐此不疲,在众多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轨道车,而轨道车中以火车模型为最常见的模型,当模型迷看见一辆辆模型火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与感动,然而无论火车模型或是轨道车制作的多么逼真,还是有其败笔之处,这就是其模型车轨。请参阅图5所示,是现有习用的模型车的轨道片的外观立体图。现有习用的模型车轨,其中车轨单元30的上侧侧面上设有金属的车轨31,在车轨31的一端设有具有弹性的导电片311,并在车轨单元30的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卡柱301与卡槽302。结合车轨单元30时,将卡柱301对准卡槽302插入,此时两片车轨单元30就会接合在一起,位于车轨31上的导电片311会与另一车轨单元30的车轨31相接触。因为模型火车或轨道车在车轨31上必须借由电力来运行,所以必须借由导电片311与另一车轨31的导通,而使电流得以在车轨31上流动,并使模型火车或模型车得到运行的电力,但是由于导电片311是由车轨31上向外延伸,因此车轨单元30的整体造形与现实的车轨形成极大的不同,并且失去整体的美感,而使得追求真实性的模型迷们感到失望。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模型车的轨道片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模型车的轨道片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存在的缺陷,予以重新设计,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模型车的轨道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设有结合片的轨道片可相互结合的方式,而提升整体的美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型车的轨道片,该轨道片为一片体,轨道片的上侧面设有车轨与贯孔,并在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结合片,并在轨道片的两端分别形成设有接合面;该结合片朝向轨道片的一侧侧面上设有长、短凹槽,该长凹槽朝向短凹槽的一侧设有弹片与嵌合槽;该长、短凹槽中分别设有长、短导电片,该短导电片的一端为突状封口,短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该长导电片的一端为U型开口,并在长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轨道片的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固定结合片的固定槽,在该固定槽中形成设有结合柱,并在结合片相对于结合柱的位置设有可与结合柱相结合的结合孔。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长导电片的U型开口可与另一轨道片的结合片上所设的短导电片的突状封口相嵌合。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长、短凹槽内分别设有突柱,并在长、短导电片相对于长、短凹槽的突柱的位置设有可与突柱固定的穿孔。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结合片的弹片设置为可与另一结合片的嵌合槽相互嵌合的结构。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轨道片的接合面分别突设有定位柱与凹设有定位槽,并且该定位柱为可与另一轨道片的定位槽相互嵌入结合。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轨道片一侧侧面的两端形成设有可放置结合片的固定槽。前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所述的车轨与轨道片接触的端面设有可将车轨卡合于轨道片的卡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轨道片的上侧面设有车轨,并在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结合片,结合片上设有长、短导电片,且其上分别设有与车轨接触的弹簧,并在结合片的一侧分别设有弹片与嵌合槽。经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轨道片的上侧面上设有可供模型车行走的轨道,在轨道片的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结合片,在该结合片的两侧分别设有长、短导电片,并在长、短导电片上分别设有可将电源传导至轨道的弹簧,利用结合片相嵌合而将若干车轨片相互结合组成轨道,具有不破坏车轨整体美观的优点。借由结合片将两轨道片相互结合,由于结合片是位于轨道片一端的端面上,因此从外观上,轨道片可与现实的轨道结构相似,而具有提升整体美感的优点。另外,位于长、短导电片上的弹簧可将电流传导至轨道上,而使模型车或模型火车可在轨道上运行,由于是内建式的结构,所以可不影响整体外观上的美感。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借由设有结合片的轨道片可相互结合的方式,而提升整体的美观。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型车的轨道片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模型车的轨道片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模型车的轨道片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模型车的轨道片的平面剖面图。图5是现有习用的模型车的轨道片的外观立体图。10 轨道片 101卡槽102贯孔103结合柱104结合柱 105接合面106定位柱 107定位槽108固定槽 11 车轨20 结合片 201弹片 202嵌合槽 203结合孔204结合孔 205长凹槽206短凹槽 207突柱208突柱21 长导电片211U型开口 212平面213穿孔22 短导电片221突状封口222平面223穿孔23 弹簧30 车轨单元301卡柱302卡槽31 车轨311导电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中,该轨道片10为一片体,在轨道片10的上侧面形成设有若干卡槽101,该卡槽101上设有车轨11,在二相邻的卡槽101之间设有贯孔102,轨道片10的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槽108,且该固定槽108内设有结合柱103、104,并在轨道片10的两端设有接合面105,且其上分别突设有定位柱106与凹设有定位槽107。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固定槽108设有结合片20,该结合片20朝向轨道片10一侧侧面上分别设有长、短凹槽205、206,且其上分别上设有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车的轨道片,其特征在于该轨道片为一片体,轨道片的上侧面设有车轨与贯孔,并在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结合片,并在轨道片的两端分别形成设有接合面;该结合片朝向轨道片的一侧侧面上设有长、短凹槽,该长凹槽朝向短凹槽的一侧设有弹片与嵌合槽;该长、短凹槽中分别设有长、短导电片,该短导电片的一端为突状封口,短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该长导电片的一端为U型开口,并在长导电片的另一端形成一平面,且其上设有经由贯孔与车轨相接触的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轨道片的下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固定结合片的固定槽,在该固定槽中形成设有结合柱,并在结合片相对于结合柱的位置设有可与结合柱相结合的结合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的轨道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雄
申请(专利权)人:铁支路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