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3171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排烟管道,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石墨换热器、水贮存槽以及管道和阀门,所述石墨换热器一端连接水贮存槽,另一端通过所述管道及阀门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这种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可以节能7-10%。最高使用温度200℃。回收热水温度大于60℃。具有耐腐蚀性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属于换热设备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燃气锅炉以及其他类似焚烧炉的烟气温度都很高,含有较多可以回收利用的废热,也含有一定量的腐蚀性介质。目前在用的锅炉有的安装了金属省煤器回收部分废热,有的直接排放。都没有很好地回收利用这部分废热,造成了能源浪费并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水贮存槽、循环水泵以及他们之间的链接管道、阀门、仪表,所述换热器二端通过循环水泵和管道连接所述水贮存槽,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烟管道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所述换热器包括石墨换热管、石墨管板,上封头、外壳、下封头,所述的上封头、石墨管板、外壳、下封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石墨管板上插有所述石墨换热管。所述的石墨换热管与石墨管板采用单管密封固定。所述外壳上设有烟气进口、检查口、出灰口、烟气出口。所述石墨换热管在所述换石墨管板上的布管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这种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可以节能7_10%。最高使用温度200°C。回收热水温度大于60°C。具有耐腐蚀性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系统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中石墨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烟道、2石墨换热器、3水贮存槽、沈循环水泵、8石墨换热管、12石墨管板、 13上封头、13外壳、15下封头、16烟气进口、17检查口、18出灰口、19烟气出口、20温度指示表、21液位控制警报器、23压力指示表、M液位控制器、25液位指示表、沈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水贮存槽、循环水泵以及他们之间的链接管道、阀门、仪表,所述换热器二端通过循环水泵和管道连接所述水贮存槽,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烟管道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3所述石墨换热器包括石墨换热管、石墨管板,上封头、外壳、下封头,所述的上封头、石墨管板、外壳、下封头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石墨管板上插有所述石墨换热管。所述的石墨换热管与石墨管板采用单管密封固定。所述石墨换热器外壳上设有烟气进口、检查口以及出灰口。所述石墨换热管在所述换石墨管板上的布管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所述石墨换热管与石墨管板之间的密封件设置在石墨换热管冷源区内。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烟气温度降低冷却水温度上升,回收其中的余热。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烟囱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烟道圆筒形钢制结构,烟气从内部通过,连接锅炉与换热器。对于改造项目可以利用原有的。换热器圆筒形夹套结构,由上封头、换热件、壳体、下封头、密封结构等组成;内部以石墨材料为换热元件,即解决烟气对换热器的腐蚀问题又克服钢制材质传热系数小、 造价高的问题。单件石墨换热元件与管板之间的密封为氟橡胶ο型圈。换热件纵向孔内通过冷却水,冷却水从下封头进入,从上封头汇总流出,被壳体内的高温烟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外面是钢制外壳,烟气在钢壳与石墨换热件间流动,上进下出,被换热件内的冷却水冷却降温。石墨件与钢壳之间的密封材料采用四氟填料。水贮槽用于贮存锅炉给水,圆筒形或矩形结构,容积根据水温和换热量计算确定。带有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管道,,仪表、阀门用于连接、控制各个设备之间的水量,根据烟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水量。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1),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2)、水贮存槽(3)、循环水泵(26)以及他们之间的链接管道、阀门、仪表,所述换热器(2) 二端通过循环水泵(26)和管道连接所述水贮存槽(3 ),所述换热器(2 )通过所述烟管道(1)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石墨换热管(8)、石墨管板(12),上封头(14)、外壳(13)、下封头(15),所述的上封头 (14)、石墨管板(12)、外壳(13)、下封头(15)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石墨管板(12)上插有所述石墨换热管(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换热管(12)与石墨管板(12)采用单管密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3)上设有烟气进口(16)、检查口(17)、出灰口(18)、烟气出口(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换热管(8 )在所述换石墨管板上的布管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排烟管道,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石墨换热器、水贮存槽以及管道和阀门,所述石墨换热器一端连接水贮存槽,另一端通过所述管道及阀门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这种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可以节能7-10%。最高使用温度200℃。回收热水温度大于60℃。具有耐腐蚀性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文档编号F28D7/16GK202074498SQ201120133888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文卜, 徐慎忠, 王发贤, 顾健 申请人:南通京通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锅炉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1),以及一套与所述烟道连接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2)、水贮存槽(3)、循环水泵(26)以及他们之间的链接管道、阀门、仪表,所述换热器(2)二端通过循环水泵(26)和管道连接所述水贮存槽(3),所述换热器(2)通过所述烟管道(1)与锅炉的排烟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慎忠王发贤刘文卜顾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南通京通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