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2681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包括一个可套在电缆上的开口金属环、一个带有卡槽及螺钉孔的上下壳体,开口金属环套入裸露屏蔽层的电缆并卡在壳体的卡槽内,用螺钉将上下壳体拧紧固定的同时使金属环抱紧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可有效减小控制器整体安装体积,便于装配维修,提高设备接线端的屏蔽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用于信号传输的电缆接到设备上时,电缆和设备都会辐射出电磁干扰,通常需要通过屏蔽来减少电磁干扰对电缆及设备的影响。控制器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控制器体积小,并具有可靠的屏蔽功能,而现有的车用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源线屏蔽可靠性不高或屏蔽不完整,导致系统易受外界干扰,稳定性差,甚至出现错误帧,影响整车正常使用。现有带有屏蔽功能的电缆连接器体积较大,无法兼顾屏蔽功能及体积要求,安装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对于目前集成度不高的电机控制器而言,造成整车前舱零部件布置困难,而且屏蔽形状一般比较特殊,加工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的控制器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套在电缆上的开口金属环、 一个带有卡槽及螺钉孔的上下壳体,开口金属环套入电缆并卡在壳体的卡槽内,用螺钉将上下壳体拧紧固定的同时使开口金属环抱紧电缆。所述开口金属环套在电缆的屏蔽层上。所述开口金属环的内径较裸露屏蔽层的电缆略大。所述上下壳体可以成型为一体外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与现有带密封及屏蔽功能的连接器相比,本技术采用的开口金属环使控制器设计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合理,可以节约较大的安装空间,且加工及安装都更为简单,只需将电缆的屏蔽层裸露后,套上开口金属环并夹紧即可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开口金属环具有弹性,可反复拆装使用,使用寿命长,接线端屏蔽可靠。该屏蔽结构可以推广到其他有屏蔽要求的设备上使用。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开口金属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附图1所示1是上壳体,2是开口金属环,3是屏蔽层,4是电缆,5是卡槽,6是螺钉孔,7是下壳体。本实施例的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包括带有卡槽5及螺钉孔6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7,一个可套在电缆4上的开口金属环2,开口金属环2套入电缆4并卡在壳体的卡槽内,用螺钉将上下壳体拧紧固定的同时使开口金属环2抱紧电缆4。开口金属环2的内径较裸露屏蔽层的电缆略大,可将开口金属环2直接套在电缆4 的屏蔽层3上,通过压紧开口金属环2,减小金属环开口使其与电缆压紧固定。上壳体1与下壳体7可以加工成型为一体外壳。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如下先将电缆4的接线端压接好所需的接线端子,再将靠近接线端子处的电缆外皮剥开,露出屏蔽层3,然后将开口金属环2套在屏蔽层上,将带有开口金属环2的电缆4装入下壳体7,开口金属环2卡在下壳体7的卡槽5内,将上壳体1扣合,开口金属环2同时卡在上壳体1对应位置的卡槽5内,用螺钉穿过上下壳体上的螺钉孔6将上下壳体固定,上下壳体被螺钉拧紧的同时,开口金属环2被夹紧,将电缆2牢牢抱住,该电缆引线端实现屏蔽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套在电缆上的开口金属环、一个带有卡槽及螺钉孔的上下壳体,开口金属环套入电缆并卡在壳体的卡槽内,用螺钉将上下壳体拧紧固定的同时使开口金属环抱紧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引线接头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套在电缆上的开口金属环、 一个带有卡槽及螺钉孔的上下壳体,开口金属环套入电缆并卡在壳体的卡槽内,用螺钉将上下壳体拧紧固定的同时使开口金属环抱紧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引线接头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士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