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9197 阅读:5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一低氧水入口和一纯氧入口,下端开设有一高氧水出口,其还包括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磁阀、开关电源和流量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管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管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有纯氧源,所述流量计通过纯氧管连接所述纯氧入口;所述低氧水入口通过一低氧水水管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纯氧和水在压力环境下最大程度混合,从而保证氧气的利用率达到95%-100%,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域,且实现氧气的全程自动控制,能耗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
技术介绍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0,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mg/ L)表示。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造氧能力,二是减少耗氧因素。具体实施方式为空气增氧及纯氧增氧,其中空气增氧为目前国内最常见增氧方式,具体阐述如下(一 )空气增氧1、微孔曝气管和曝气砂头,属于强制式增氧强制式增氧是空气增氧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将空气通过某种方式注入水中,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在中国最常见的设备是配合罗茨风机使用的微孔曝气管,其它的有配合风机使用的曝气砂头,其主要缺点如下1.空气中含氧量在21%左右,即空气全部溶解于水中,氧气利用率最高也只能达到 21% ;2.微孔曝气管及砂头的孔径大,产生的气泡大,氧气的利用率低,只有 10% -15% ;3.微孔曝气管和砂头的孔容易被堵塞,导致氧气不能有效的进入水中;4.不能使水体按一定的方向旋转,因此纯氧和水在压力下不能100%混合。2、增氧机(叶轮式、水车式,浮球式,涡轮式等),属于接触式增氧接触式增氧在水产养殖业、城市河道、人工湖中应用比较广泛,其方法是通过各种转动部件(如叶轮、叶片等)快速搅动水面使水花飞溅,增大水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从而达到增加水中含氧量的目的,其主要缺点如下1.由于曝气时大量气泡翻滚、粪便、未食的饲料等也被水流携带在水中自由扩撒, 降低沉淀效果,容易引起水质的恶化;2.由于飞溅出的水花与空气接触时间极短,氧气无法立即渗入水中,导致氧气溶解度不高;3.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如温度、气压、晴雨天等变化都将直接严重影响增氧效果;4.无搅拌上下水体功能,无法调节上下层水温,而水温是影响溶解氧的重要因素, 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5.需要人工合理控制开关机时间,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会消耗水体的氧气,反而降低了溶解氧含量。总结采用空气增氧,鱼容易受到水中饱和氨的影响。鱼的血液吸收直到与周围水中氨浓度平衡为止。由于这些水呈现过饱和状态,而鱼血液中的部分氨形成气泡储存在血管中,很容易引起“气泡病”,对鱼有极大的危害,有时造成鱼的死亡,且能耗较大。(二)纯氧增氧空气增氧日益不能满足对水质改善效率及质量的要求,不能有效提高溶解氧含量,养殖户不能有效增加鱼产品产量和提高与产品质量。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我国已经开始使用纯氧增氧。也就是将纯氧代替空气将其注入水中,快速高效提高水体的溶氧度。目前在国内已经开始使用的装置为微孔陶瓷曝气器。微孔陶瓷曝气器,属于强制式增氧由微孔陶瓷片和基座组成。将微孔陶瓷片粘在一个带有气腔的基座上,在基座的两端留有气孔。工作时,将纯氧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入气腔中,当压力超过陶瓷片的临界压力时,纯氧将通过陶瓷片形成微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从而提高氧气的吸收率。该装置极大的提高了水对氧气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可以超过正常状态下水中溶氧度),也使溶解氧的提高速度大大增加。其主要缺点如下1.氧气利用率根据水深的不同只有35% -55% ;2.陶瓷片的质量不易保证,从面影响多个曝气器同时使用时出气不均勻,影响增氧效果;3.易堵塞,需要常清洗;4. 一般只适合活鱼的运输,不适合池塘及工厂化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 该自动增氧罐使纯氧和水在压力环境下最大程度混合,从而保证氧气的利用率达到 95 % -100 %,适用于大中小型水域,且实现氧气的全程自动控制,能耗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一低氧水入口和一纯氧入口,下端开设有一高氧水出口,其还包括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磁阀、开关电源和流量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管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计连接,管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有纯氧源,所述流量计通过纯氧管连接所述纯氧入口 ;所述低氧水入口通过一低氧水水管连接有水泵。进一步的,所述低氧水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一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纯氧管的管路上设置有一第二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一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下端开设有一清污口。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端安装有一安全阀。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两端还连接有一透明的液位管,所述液位管上设置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电连接所述电磁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水泵将低氧水经低氧水管通过第一单向阀从罐体顶部经低氧水入口注入罐体中。当安装在罐体上的压力表显示罐体内的压力达到设计所需值时,打开电磁阀,氧气通过流量计、纯氧管、单向阀由纯氧入口注入罐体。水流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向罐体的底部流动,这时纯氧和水在设计压力下100% 混合。最后罐体中生成的高氧水可以通过一个高氧水出口注入所需水中。当罐体内的水位低于水位计的安装高度时,水位计将发送信号使电磁阀关闭,此时氧气停止注入。氧气停止注入后,而水在不停的注入,罐体内的水将消耗罐体内的氧气从而使罐体内的液面上升,当液面上升到水位计安装的高度时,水位计将发出信号使电磁阀打开,氧气又开始注入。此过程将往复发生,从而保证氧气注入的量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从而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水位计的高度来调整溶氧量的大小。为了防止罐内压力过大,在罐子顶部安装了 7kg的安全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的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是密闭的,未被溶解的氧气在罐体中反复溶解,从而可以克服目前生产使用的有些增氧装置未密闭,导致氧气逸散的缺点,由此克服了溶解度不高、能耗较大的问题。2.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将水体中的一部分低氧水抽入罐体内,并向其中注入纯氧。在高压的作用下,让大量氧气溶解到这部分低氧水中,使得这部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远远超过普通大气压下的饱和浓度。最后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将这部分溶解了超量氧气的水 (即高氧水)重新注入水体中,使其与整个水体中的其它水体充分混合,此过程循环操作。 同时可以通过水位计的高低,来调节注入低氧水和氧气的量,大幅度提高整个养殖系统中的氧气含量。3.纯氧增氧实现了全程自动控制,克服了传统意义上纯氧增氧需要人工控制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大量提高了溶解氧的含量,从而高效低本改善水体水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罐体,2、水泵,3、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低氧水水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包括一罐体(1),所述罐体(1)上端开设有一低氧水入口(6)和一纯氧入口(13),下端开设有一高氧水出口(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箱(16),所述控制箱(16)内设置有电磁阀(11)、开关电源(15)和流量计(10),所述电磁阀(11)与所述开关电源(15)电连接,所述电磁阀(11)的管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计(10)连接,管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有纯氧源(19),所述流量计(10)通过纯氧管(17)连接所述纯氧入口(13);所述低氧水入口(6)通过一低氧水水管(5)连接有水泵(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包括一罐体(1),所述罐体(1)上端开设有一低氧水入口(6)和一纯氧入口(13),下端开设有一高氧水出口(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箱 (16),所述控制箱(16)内设置有电磁阀(11)、开关电源(15)和流量计(10),所述电磁阀 (11)与所述开关电源(15)电连接,所述电磁阀(11)的管路部分的一端与所述流量计(10) 连接,管路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有纯氧源(19),所述流量计(10)通过纯氧管(17)连接所述纯氧入口(1 ;所述低氧水入口(6)通过一低氧水水管( 连接有水泵O)。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纯氧自动增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水水管(5) 的管路上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伯英孚水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