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忠敏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3222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包括:驱动设备,其输出端连接有锥体离心桨,该锥体离心桨的下方具有进水通道;负压供氧管,其一端伸入锥体离心桨下方的进水管道中;设置在驱动设备下方的增压导流管总成,其具有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锥体离心桨伸入增压导流管总成内;风机,其通过风机供氧管与设置于增压导流管总成下方的曝气管总成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机供氧管与曝气管总成相连,使得风机制得的氧气能够向更大范围抛出,氧气产生的气泡在向上飘升过程中,被增压导流管总成喷出的水向周围更大面积抛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排水的过程中,自动形成负压,将外部氧气导入,充分与水混合形成氧泡,通过增压导流管总成向周围更大面积的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
,特别涉及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水产养殖或污水净化的增氧机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射流喷水式、叶轮式、水车式和曝气式等类型的增氧机。其中,叶轮式和射流喷水式增氧机均采用将水喷射出去,使其与空气接触达到增氧目的。水车式增氧机是利用叶片在浅水层中进行拍打,引起波澜,增大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增氧。目前,现有的增氧机均只能对表层水面进行增氧,底层水中的有害气体不能被有效消除,增氧效果不佳。现有的曝气增氧机利用电机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溶解氧气,虽然效果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的曝气增氧机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空气进入水体时呈垂直向下方向,受到的浮力较大,水体的溶氧时间短,另外驱动水体循环的螺旋桨叶为了实现空气和水体向更广范围进入,其驱动水流的方向为径向或轴向方向,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对流。如何形成大范围曝气对流,解决现有曝气增氧机能耗高、曝气范围小的弊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以形成大范围曝气对流,解决现有曝气增氧机能耗高、曝气范围小的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包括驱动设备,其输出端连接有锥体离心桨,该锥体离心桨的下方具有进水通道;负压供氧管,其一端伸入所述锥体离心桨的下方的进水通道中;设置在所述驱动设备下方的增压导流管总成,其具有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所述锥体离心桨伸入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内;风机,其通过风机供氧管与设置于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下方的曝气管总成相连。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锥体离心桨包括与所述驱动设备相连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外周面上的上锥体;设置在所述上锥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上锥体相连的下锥体,该下锥体具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通的进水孔;设置在所述上锥体和所述下锥体之间,且分别与二者相连的离心叶片。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筒,所述进水通道由所述进水筒的中心孔形成。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还包括外管,该外管内腔与外部空气相通,且其顶部设有风机安装板,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底部。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负压供氧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锥体离心桨的下方的进水通道中。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风机供氧管在所述外管的上端伸入其内腔中,并在所述外管的底部的聚氧分支室伸出,并分支成分别与所述曝气管总成相连的多个支路。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曝气管总成由辐射状分布的多组曝气管装置组成,每组所述曝气管装置包括由通过连接架连接的多个曝气管,所述风机供氧管分别与各个所述曝气管相连。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包括与所述驱动设备的下端相连的头部;与所述头部相连,且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增压导流管螺旋状的分布在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的头部周围,且所述增压导流管与所述曝气管装置的数量相同,且分别指向各个所述曝气管装置。优选的,在上述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中,所述驱动设备为潜水电机。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通过驱动设备带动锥体离心桨旋转,水由锥体离心桨下方的进水通道进入,在锥体离心桨的离心作用下,一端伸入该锥体离心桨下方的进水通道中的负压供氧管自动形成负压,从而连水带氧经过增压导流管总成向周围形成高压抛出。风机供氧通过风机供氧管道,将风机高压氧供给曝气管总成,曝气管总成产生的曝气又通过增压导流管总成形成的高压抛出,将曝气管的氧向周围更大面积抛出。本专利技术分别通过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以及风机制氧的方式产生曝气,其曝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风机供氧管与曝气管总成相连,所以能够使得风机制得的氧气向更大范围抛出,氧气产生的气泡在向上飘升过程中,被增压导流管总成喷出的水推送至向周围更大面积抛出。本专利技术一部分氧气是通过负压产生的,因此其耗能较低,排水的过程中,自动形成负压,将外部的氧气导入充分与水混合形成微小氧泡,通过增压导流管总成向周围更大面积的抛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以形成大范围曝气对流,解决现有曝气增氧机能耗高、曝气范围小的弊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包括驱动设备4、负压供氧管2、增压导流管总成8和风机1。其中,驱动设备4的输出端连接有锥体离心桨7,驱动设备4用于驱动该锥体离心桨7转动,锥体离心桨7的下方具有进水通道,随着锥体离心桨7的转动,使得锥体离心桨7下方的水流通过其下方的进水通道进入并被高速排出。由于将驱动设备4 一般设置在水中,因此本专利技术可采用潜水电机作为驱动设备4。负压供氧管2的一端伸入所述锥体离心桨7的下方的进水通道中,锥体离心桨7 转动过程中,在锥体离心桨7的下方形成负压,从而负压供氧管2形成负压。具体使用时, 将该负压供氧管2的另一端通向水面之外,在负压供氧管2负压的作用下,可将外部的空气吸入负压供氧管2内,并由负压供氧管2位于锥体离心桨7下方的一端排出,随着锥体离心桨7的扰动,伴随锥体离心桨7吸入的水一同被排出,即连水带氧向周围形成高压抛出。增压导流管总成8设置在驱动设备4的下方,其具有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锥体离心桨7伸入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内。随着锥体离心桨7的转动,在其离心作用下,将其下方的水和由负压供氧管2排出的空气一同吸入,并由增压导流管总成8的各个增压导流管排出,由于增压导流管成辐射状分布,将被导入的水沿辐射状向外抛出,由于增压导流管倾斜设置,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使空气和水斜向进入水体进行有效的混合,消除了其下方水体增氧效果差的缺陷,能够对整个水体进行充分对流增氧,在能耗较低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增氧效果。风机1通过风机供氧管5与设置于增压导流管总成8下方的曝气管总成相连。驱动风机1产生的空气经过风机供氧管5进入曝气管总成内,并通过曝气管总成以气泡形式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设备(4),其输出端连接有锥体离心桨(7),该锥体离心桨(7)的下方具有进水通道;负压供氧管(2),其一端伸入所述锥体离心桨(7)下方的进水通道中;设置在所述驱动设备(4)下方的增压导流管总成(8),其具有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所述锥体离心桨(7)伸入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内;风机(1),其通过风机供氧管(5)与设置于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下方的曝气管总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设备G),其输出端连接有锥体离心桨(7),该锥体离心桨(7)的下方具有进水通道;负压供氧管O),其一端伸入所述锥体离心桨(7)下方的进水通道中; 设置在所述驱动设备(4)下方的增压导流管总成(8),其具有成辐射状倾斜分布的若干增压导流管,所述锥体离心桨(7)伸入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内;风机(1),其通过风机供氧管( 与设置于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下方的曝气管总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离心桨(7)包括与所述驱动设备(4)相连的连接部; 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外周面上的上锥体(12);设置在所述上锥体(1 的下方,且与所述上锥体(1 相连的下锥体(14),该下锥体 (14)具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通的进水孔;设置在所述上锥体(1 和所述下锥体(14)之间,且分别与二者相连的离心叶片(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导流管总成(8) 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筒(9),所述进水通道由所述进水筒(9)的中心孔形成。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心组合式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管(3),该外管的内腔与外部空气相通,且其顶部设有风机安装板,所述风机(1)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忠敏邓磊尹新
申请(专利权)人:邓忠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