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649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面壳、锁芯、锁块和推制,锁块设置有锁芯孔,锁芯设置于所述锁芯孔,面壳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伸入的开口,底壳的一端与所述面壳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铆钉套设有扭簧,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底壳抵靠,扭簧的另一卡脚与面壳抵靠;面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推制设置于滑槽内,推制设置有卡钩,底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卡钩匹配的卡槽,当底壳和面壳闭合时,卡钩卡入卡槽;推制的一端设置有推杆,锁芯的锁杆端设置有阻挡所推杆的了止锁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锁方便,而且避免了锁钩与锁体卡死的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箱包为了防止他人随意打开,一般是在箱包的箱体设置有锁体,箱盖设置有锁钩,当箱盖与箱体扣合时,锁钩伸入所述锁体内,并由锁体锁定锁钩,如果锁体没有解锁,锁钩是无法从锁体内脱扣的,即箱盖是无法打开的。现有的箱包锁一般是锁体内设置有与锁钩配合的钩块,当箱包锁定时,锁钩与钩块扣合;解锁时,锁体内的推杆机构推动钩块, 使钩块与所述锁钩脱扣,这时,箱盖即可打开。为了使箱包锁具有很好的锁止功能,避免锁钩与钩块轻易脱扣,锁钩与钩块之间的锁合力是比较大的,因此,现有的箱包锁需要人们对推杆机构施加较大的推力才能开锁,给人们的开锁带来不便,甚至还会出现锁钩与钩块卡死的现象,使箱包的箱盖不能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箱包的锁钩不直接与锁体卡接,开锁时,锁体的面壳与底壳分开,锁钩即可从锁体内脱离,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面壳、锁芯、锁块和推制,锁块设置有锁芯孔, 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锁芯孔,所述面壳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伸入的开口,所述底壳的一端与所述面壳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铆钉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所述底壳抵靠,所述扭簧的另一卡脚与所述面壳抵靠;所述面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推制设置有卡钩,所述底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卡钩匹配的卡槽, 当底壳和面壳闭合时,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推制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所述锁芯的锁杆端设置有阻挡所述推杆的了止锁块。所述底壳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所述面壳的一端设置有枢接端,所述枢接端设置于两个连接耳之间,所述铆钉穿过枢接端和两个连接耳。所述推制与所述锁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锁块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面壳打开角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滚花销钉,所述滚花销钉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壳的两侧连接。所述锁块设置有用于防止箱包的锁钩脱扣的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没有设置与箱包的锁钩扣合的钩块,开锁时, 通过钥匙转动锁芯,按压推制,使推制的卡钩与底壳的卡槽脱扣,底壳在扭簧的作用下弹开,箱包的锁钩即可从面壳内脱离,解锁方便,而且避免了锁钩与锁体卡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箱包锁钩连接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推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至图,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1、面壳2、锁芯3、锁块4和推制5, 锁块4设置有锁芯孔41,锁芯3设置于锁芯孔41,面壳2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10伸入的开口 21,底壳1的一端与面壳2的一端通过铆钉6连接,铆钉6套设有扭簧(图中未画出),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底壳1抵靠,扭簧的另一卡脚与面壳2抵靠;面壳2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 8,推制5设置于滑槽8内,推制5设置有卡钩51,底壳1的自由端设置有与卡钩51匹配的卡槽11,当底壳1和面壳2闭合时,卡钩51卡入卡槽11 ;推制5的一端设置有推杆52,锁芯3的锁杆端31设置有阻挡推杆52的了止锁块32。当锁芯3转动开锁时,止锁块32避开推杆52前进的方向,推制5能向下滑动,使卡钩51与卡槽11脱扣,实现开锁;当锁芯3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止锁块32位于推杆52前进的方向,推制5不能向下滑动,此时,锁体处于锁定状态。底壳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耳12,面壳2的一端设置有枢接端22,枢接端22设置于两个连接耳12之间,铆钉6穿过枢接端22和两个连接耳12。推制5与锁块4之间设置有弹簧(图中未画出)。锁块4设置有用于限制面壳2打开角度的限位块42,限位块42设置限位滑槽421, 限位槽421内设置有滚花销钉9,滚花销钉9的两端分别与面壳2的两侧连接。当卡钩51 与卡槽11脱扣后,底壳1在扭簧的作用下与面壳2分离,滚花销钉9在底壳1的作用下沿限位槽421滑动,当滚花销钉9滑动到限位槽421尽头时,底壳1被限定,不再张开。底壳 1相对面壳2张开的角度足够大,箱包的锁钩10可以脱离面壳2.锁块4设置有用于防止箱包的锁钩10脱扣的挡板43。当锁钩10伸入面壳2后, 锁钩10扣接于挡板43,当底壳1被释放后,使锁钩10沿挡板43滑动一段距离,锁钩10便可以从面壳2内脱离。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面壳、锁芯、锁块和推制,锁块设置有锁芯孔,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锁芯孔,所述面壳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伸入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一端与所述面壳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铆钉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所述底壳抵靠,所述扭簧的另一卡脚与所述面壳抵靠;所述面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推制设置有卡钩,所述底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卡钩匹配的卡槽,当底壳和面壳闭合时,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推制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所述锁芯的锁杆端设置有阻挡所述推杆的了止锁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耳,所述面壳的一端设置有枢接端,所述枢接端设置于两个连接耳之间,所述铆钉穿过枢接端和两个连接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制与所述锁块之间设置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面壳打开角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滚花销钉,所述滚花销钉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壳的两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设置有用于防止箱包的锁钩脱扣的挡板。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面壳、锁芯、锁块和推制,锁块设置有锁芯孔,锁芯设置于所述锁芯孔,面壳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伸入的开口,底壳的一端与所述面壳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铆钉套设有扭簧,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底壳抵靠,扭簧的另一卡脚与面壳抵靠;面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推制设置于滑槽内,推制设置有卡钩,底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卡钩匹配的卡槽,当底壳和面壳闭合时,卡钩卡入卡槽;推制的一端设置有推杆,锁芯的锁杆端设置有阻挡所推杆的了止锁块;本技术解锁方便,而且避免了锁钩与锁体卡死的现象。文档编号E05B17/22GK202055656SQ20112008734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赖秀兴 申请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结构的箱包锁,包括底壳、面壳、锁芯、锁块和推制,锁块设置有锁芯孔,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锁芯孔,所述面壳设置有供箱包的锁钩伸入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一端与所述面壳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铆钉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其中一卡脚与所述底壳抵靠,所述扭簧的另一卡脚与所述面壳抵靠;所述面壳的自由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制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推制设置有卡钩,所述底壳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卡钩匹配的卡槽,当底壳和面壳闭合时,所述卡钩卡入所述卡槽;所述推制的一端设置有推杆,所述锁芯的锁杆端设置有阻挡所述推杆的了止锁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秀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