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扣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095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3:05
一种箱包扣锁,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转动体,转动体设有转动块,通过固定座的第一挡块与转动块的第一凸块抵接以限制转动体的转动,进而实现扣锁的上锁;解锁时,转动转动块,使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此时固定座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使锁钩与锁槽脱离,实现扣锁的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扣锁仅通过转动块与固定座的传动控制即可实现解锁和上锁,传动控制部件少,不仅便于扣锁的组装,而且使传动控制关系更加稳定,进而增强扣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箱包扣锁
技术介绍
箱包上一般安装有锁具,达到安全、防盗的目的。但对于小型的箱包,一般采用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扣锁对其进行锁合。现有技术中,扣锁一般包括固定于箱包一开合面的锁体和固定于箱包另一开合面的固定件,通过锁体的锁扣与设于固定件的锁钩的扣合实现扣锁的上锁。当然为控制锁扣与锁钩的扣合或者脱离,锁体通常设有密码轮锁机构和/或钥匙锁机构,通过密码轮锁机构和/或钥匙锁机构进而控制扣锁的上锁和解锁。现有技术中,锁体还通常设有推制或者推动块,在密码轮锁机构和钥匙锁机构解锁时,通过按压推制来控制锁扣的运动,进而使锁扣与锁钩的脱离,实现扣锁的解锁。推制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扣锁的操作,但同时也增加了扣锁的组成部件,进而增加了扣锁结构的复杂程度,不仅组装难度增加,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人们开始设计省去推制仅通过转动锁体即可方便解锁的扣锁,如专利CN103835589A公开了一种箱包锁,该箱包锁包括固定部、转动部和锁舌,转动部转动连接固定部,且转动部设有可与锁舌锁合的锁槽,在解锁时,转动转动部即可实现锁舌与锁槽的脱离。该箱包锁虽然省去了推制,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扣锁结构,但是该箱包锁内部的传动控制部件较多,进而使传动控制关系较为复杂,这也会增加扣锁的组装难度,同时传动控制关系的复杂性也容易导致传动控制的不稳定性,进而降低扣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传动控制部件少、便于组装的箱包扣锁。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箱包扣锁,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锁槽,所述锁钩设于箱包的一开合面,所述固定座设于箱包的另一开合面,所述转动体还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抵接的第一挡块以限制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解锁时,转动块转动,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固定座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锁钩与锁槽脱离。其中,所述锁体还设有与所述固定座卡持的垫圈,所述第一挡块设于所述垫圈。其中,所述转动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垫圈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盖板,所述锁槽设于所述盖板,所述盖板随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其中,所述盖板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垫圈设有第二挡块,上锁时,第二挡块与限位凸台的一端抵接,解锁时,第一挡块与限位凸台的另一端抵接。其中,所述转动体还包括锁块,所述锁块包括锁定凸块和弧形的感知凸条,解锁时,锁定凸块与第二挡块抵接以限制转动体的转动,上锁时,锁钩通过感知凸条推动锁块转动,以使锁定凸块与第二挡块错开,进而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实现上锁。其中,所述锁块还设有复位凸块,所述复位凸块设有用于推动所述锁块自动复位的复位弹件。其中,所述转动体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盖板的面壳,所述面壳设有供所述锁钩穿过的开口槽。其中,所述转动体还包括限定转动块转动的密码轮锁机构,所述密码轮锁机构包括活动块、密码轮、调码轮和轮轴,所述调码轮、密码轮由内而外依次套设于所述轮轴,所述密码轮与所述调码轮卡接且可带动所述调码轮转动,所述调码轮设有卡槽,所述活动块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凸,所述活动块还设有推动块,所述转动块还设有与所述推动块抵接的第二凸块;数字密码正确,调码轮的卡槽与活动块的卡凸卡接,推动块通过第二凸块推动转动块转动,以使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进而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锁钩与锁槽脱离。其中,所述密码轮锁机构还包括调码开关,所述调码开关设有调码杆、凸台和与所述凸台相连的凹槽;调码时,通过调码杆移动调码开关,调码轮从凸台滑落至凹槽内以使调码轮与密码轮脱离,转动密码轮即可进行重置密码。其中,所述转动体还包括限定转动块转动的钥匙锁机构,所述钥匙锁机构包括可带动所述转动块转动的锁芯,钥匙解锁时,钥匙插入锁芯并带动锁芯转动,锁芯带动转动块转动以使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进而以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锁钩与锁槽脱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扣锁,其结构包括转动体,转动体设有转动块,通过固定座的第一挡块与转动块的第一凸块抵接以限制转动体的转动,进而实现扣锁的上锁;解锁时,转动转动块,使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此时固定座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使锁钩与锁槽脱离,实现扣锁的解锁。本技术的扣锁仅通过转动块与固定座的传动控制即可实现解锁和上锁,传动控制部件少,不仅便于扣锁的组装,而且使传动控制关系更加稳定,进而增强扣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箱包扣锁安装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箱包扣锁隐藏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箱包扣锁隐藏面壳和密码轮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箱包扣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包括有:1-固定座;2-锁钩;3-面壳、31-开口槽;4-盖板、41-锁槽、42-限位凸台;5-转动块、51-第一凸块、52-第二凸块;6-垫圈、61-第一挡块、62-第二挡块;7-锁块、71-锁定凸块、72-感知凸条、73-复位凸块;8-锁芯;9-密码轮锁机构、91-活动块、911-卡凸、912-推动块、92-密码轮、93-调码轮、931-卡槽、94-调码开关、941-凸台、942-凹槽、943-调码杆;10-钢球;11-开合面。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箱包扣锁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锁钩2和锁体,锁体包括固定座1和与固定座1枢接的转动体,转动体包括面壳3和与面壳3固定的盖板4,盖板4设有可与锁钩2扣合的锁槽41,面壳3设有供锁钩2穿过并滑入锁槽41内的开口槽31。该扣锁使用时,锁钩2设于箱包的一开合面11,固定座1设于箱包的另一开合面11。面壳3与盖板4形成一容置空间,转动块5和垫圈6均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盖板4设于垫圈6与固定座1之间,盖板4通过垫圈6枢接于固定座1,垫圈6与固定座1呈卡持结构。如图3所示,转动块5设有第一凸块51,垫圈6设有与第一凸块51抵接的第一挡块61以限制转动体的转动。解锁时,转动块5转动,第一凸块51与第一挡块61错开,垫圈6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顺时针转动转动体,锁钩2与锁槽41脱离。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4设有限位凸台42,垫圈6设有第二挡块62,上锁时,第二挡块62与限位凸台42的左端抵接,以限定盖板4继续逆时针转动,使锁钩2与锁槽41扣合到位;解锁时,第一挡块61与限位凸台42的右端抵接,以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箱包扣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包扣锁,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锁槽,所述锁钩设于箱包的一开合面,所述固定座设于箱包的另一开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还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抵接的第一挡块以限制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解锁时,转动块转动,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固定座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锁钩与锁槽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包扣锁,包括锁钩和锁体,所述锁体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设有与所述锁钩扣合的锁槽,所述锁钩设于箱包的一开合面,所述固定座设于箱包的另一开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还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抵接的第一挡块以限制所述转动体的转动;
解锁时,转动块转动,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错开,固定座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锁钩与锁槽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设有与所述固定座卡持的垫圈,所述第一挡块设于所述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包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垫圈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盖板,所述锁槽设于所述盖板,所述盖板随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包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垫圈设有第二挡块,上锁时,第二挡块与限位凸台的一端抵接,解锁时,第一挡块与限位凸台的另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包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还包括锁块,所述锁块包括锁定凸块和弧形的感知凸条,解锁时,锁定凸块与第二挡块抵接以限制转动体的转动,上锁时,锁钩通过感知凸条推动锁块转动,以使锁定凸块与第二挡块错开,进而解除对转动体转动的限制,转动转动体实现上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箱包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还设有复位凸块,所述复位凸块设有用于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秀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