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触点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8430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继电器,是对继电器金属触点的改进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触点改进结构是金属触点本体包括头部和足部。其中,所述的足部是带有一段空腔的沉孔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继电器内金属触点与簧片的铆接可靠,减小了铆接后的簧片与触点的间隙,从而电阻变小,提高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且该金属触点的寿命也得到延长,同时也节省了金属触点的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继电器,是对继电器金属触点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金属触点为继电器 (电子开关)的关键部件,通过动金属触点和静金属触点的接触和断开来完成电路的开关作用。已有的继电器的触点均是实体金属制成的结构,当实体的金属触点与继电器内的簧片铆接时,其头部插入后,足部被挤压后,足部的金属材料只向外侧变形,造成应力集中, 压合后有触点与簧片间依然存在着间隙,相当于接触电阻增大,会影响到继电器的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金属触点,可以保证金属触点与簧片的铆接可靠,铆接间隙小,大大提高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金属触点改进结构是金属触点本体包括头部和足部。其中,所述的足部是带有一段空腔的沉孔型。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继电器内金属触点与簧片的铆接可靠,减小了铆接后的簧片与触点的间隙,从而电阻变小,提高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且该金属触点的寿命也得到延长,同时也节省了金属触点的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金属触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金属触点与簧片的铆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金属触点改进结构是金属触点本体1包括头部11和足部12。其中,所述的足部12是带有一段空腔13的沉孔型。参阅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金属触点本体1与簧片2铆接关系示意图。由于触点足部12做成中空的沉孔样式,在与簧片2铆接时,可使足部12的金属材料均勻的向四周及中心扩散,减少局部挤压。因此减小了铆接后的簧片2与触点1的间隙。由于间隙小,3从而使得接触电阻变小,大大提高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并且,由于触点的足部12是中空的沉孔型,因此也大大降低了金属材料消耗。同时,由于铆接更可靠,触点寿命也将大大提尚ο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金属触点改进结构,该金属触点本体(1)包括头部(11)和足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部(12)是带有一段空腔(13)的沉孔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继电器,是对继电器金属触点的改进结构。本技术的一种金属触点改进结构是金属触点本体包括头部和足部。其中,所述的足部是带有一段空腔的沉孔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继电器内金属触点与簧片的铆接可靠,减小了铆接后的簧片与触点的间隙,从而电阻变小,提高了继电器的电气性能。且该金属触点的寿命也得到延长,同时也节省了金属触点的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1H50/54GK202058602SQ20112010960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原 申请人:漳州格林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触点改进结构,该金属触点本体(1)包括头部(11)和足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部(12)是带有一段空腔(13)的沉孔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格林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