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金属触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8478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形金属触点,包括触点主体,该触点主体的作用面为方形面。触点主体为四棱体,四棱体一端为与另一触点作用的接触面,该接触面为正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触点接触面形状改变为方形,利用几何知识,等同方形区域内方形面积比圆形面积大,所以正方形的触点接触时导通面积最大,因而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地提高触点的导电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方形金属触点,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继电器内电触点制造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金属触点为继电器 (电子开关)的关键部件,通过动金属触点和静金属触点的接触和断开来完成电路的开关作用。由于继电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有些特殊场合对控制电路要求较高,使继电器体积越来越小,因而,其内金属触点的空间受到限制,普通的金属触点接触面多为圆形,在空间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圆形触点接触使继电器导电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提高继电器的导电性能,创作出一改进型金属触点,故才有本技术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接触面积的方形金属触点,该金属触点接触时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继电器的导电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方形金属触点,包括触点主体,该触点主体的作用面为方形面。进一步,所述的触点主体为四棱体,四棱体一端为与另一触点作用的接触面,该接触面为正方形。进一步,所述的触点主体相对于接触面另一端向上延伸一固定柱,该固定柱连接于继电器导电极上。本技术通过触点接触面形状改变为方形,利用几何知识,等同方形区域内方形面积比圆形面积大,所以正方形的触点接触时导通面积最大,因而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地提高触点的导电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原理图。图中各部件标识1、触点主体,10、接触面;2、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方形金属触点,包括触点主体1,该触点主体的作用面为方形面。触点主体1为四棱体,四棱体一端为与另一触点作用的接触面10,该接触面为正方形。触点主体1相对于接触面另一端向上延伸一固定柱2,该固定柱2连接于继电器导电极上。为了增加金属触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导电性能,本案专利技术人为此设计了方形的金属触点,设计原理请见图2为方形与圆形面积比较示意图,通过方形触点的面积与圆形触点面积比较,可看出圆形直径与同等长宽方形的面积要小,图2中,正文形长L为10毫米,其面积为100平方毫米,而其内切圆的面积权为88. 5平方毫米,由此可得出结论在等同方形区域,方形面积比圆形面积大,根据此原理设计出了方形触点,应用于特殊要求的继电器中,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地提高触点的导电性能。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金属触点,包括触点主体,其特征在于:该触点主体的作用面为方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金属触点,包括触点主体,其特征在于该触点主体的作用面为方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金属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主体为四棱体,四棱体一端为与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格林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