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箭专利>正文

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38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玩具领域内的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前后端经连接座连接前后腿,前后腿下端设有单向滚轮;前后连接座之间设有拉簧和连动杆;支撑件前端上侧与颈杆下端相铰接,颈杆下端连接有执行连杆,支撑件中部与三角形支架的顶点相铰接,三角形支架的另一顶点与中间连杆的相铰接,三角形支架剩余顶点为自由端,中间连杆与执行连杆相铰接;三角形支架的两侧边上设有纵向狭缝,后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纵向狭缝的导向杆,三角形支架上紧贴导向杆上侧设有限位轴,所述颈杆前部设有把手,前腿上设有足踏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设置在四足动物玩具内,向前后方向推拉颈杆,装置可向前运动,能模拟动物的行走运动,可锻炼身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动物玩具的支撑骨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四足动物玩具,大都只具有动物的外形,但没有动物的运 动,尤其是不能行走;其趣味性差,对儿童的吸引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使其通过使用者 的操作来模拟动物行走运动,同时,对儿童具有健身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前端铰接有前连接座,支撑件后端铰接有后连接座,前连接座下端对 称设有两前腿,后连接座下端对称设有两后腿,各前腿和后腿下端分别设有单向滚轮;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之间设有拉簧,后连接座的铰接点上侧与前 连接座的铰接点下侧分别与连动杆相铰接;支撑件前端上侧与颈杆下端相铰 接,颈杆下端连接有执行连杆,支撑件中部与三角形支架的两侧边所对应的 顶点相铰接,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底边对应的一个顶点处与中间连杆的一端相 铰接,三角形支架底边对应的的另一个顶点为自由端,中间连杆的另一端与 执行连杆相铰接;三角形支架的两侧边上设有纵向狭缝,后连接座上固定设 有穿过所述纵向狭缝的导向杆,所述三角形支架上紧贴导向杆上侧设有限位 轴,所述颈杆前部设有把手,前腿上设有足踏杆。本技术可设置在四足动物玩具内,作为玩具的内部骨架,儿童玩耍 时,可骑坐在支撑件上,脚踩在足踏杆上,其手可向前后方向推拉颈杆,前 推颈杆时,颈杆带动执行连杆动作,执行连杆经中间连杆带动三角形支架绕 其与支撑件的铰接点转动,限位轴压动导向杆向下运动,使后腿克服拉簧的弹簧力向后运动,同时,连动杆驱动前腿向前运动,由于单向滚轮只能向一 个方向运动,在后腿向后运动时,整个装置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同理,在 后拉颈杆时,拉簧复位,前腿和后腿之间距离减小,前侧的单向滚轮不能向 后运动,导致后侧的单向滚轮向前运动;经反复推拉颈杆,可使装置不断前 进,其动作与马、驴等动物的行走较为相似;这样的玩具,对儿童具有较强 的吸引力,可以锻炼身体,在骑行玩耍时,还对儿童身体的协调起良好的锻 炼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更具吸引力、可锻炼身体,本实用新 型可制成多种玩具,其操作方便。为使传动机构运动稳定,所述中间连杆和执行连杆在三角形支架的两侧 对称设有两组。两侧可同步运动,避免了单侧受力卡阻的问题。为防止颈杆运动过度,在靠近支撑件前端的三角形支架的侧边上设有下 限位挡板,执行连杆绕铰接点转动到下限位位置时,下限位挡板贴靠在执行 连杆侧面,相应的颈杆则处于前推极限的下限位位置。所述支撑件上位于三 角形支架与支撑件间的铰接点前侧还可设有上限位挡板,颈杆运动到上限位 时,导向杆上侧抵触在上限位挡板下侧,可避免颈杆向上运动过度。附图说明图1为颈杆处于上限位位置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颈杆处于下限位位置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三角形支架局部剖开后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与图2相对应的后视图。图5与图2对应的本技术俯视图。图6为三角形支架的立体图。其中,l手柄,2颈杆,3、 4、 13铰接点,5拉簧,6前腿,7足踏杆,8、 9单向滚轮,IO后腿,ll中间连杆,12导向杆,14连动杆,15支撑件,16 三角形支架,17下限位板,18上限位板,19执行连杆,20限位轴,21前连 接座,22后连接座,23纵向狭缝。如图,为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包括支撑件15,支撑件15前端铰接有前连接座21,支撑件15后端铰接有后连接座22,前连接座21下端对称设 有两前腿6,后连接座22下端对称设有两后腿10,各前腿和后腿下端分别设 有单向滚轮8、 9;前连接座21和后连接座22之间设有拉簧5,后连接座22 的铰接点13上侧与前连接座21的铰接点4下侧分别与连动杆14相铰接;支 撑件15前端上侧与颈杆2下端相铰接,颈杆2下端连接有执行连杆19,支 撑件15中部与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所对应的顶点相铰接,所述三角形支 架16的底边对应的一个顶点处与中间连杆11的一端相铰接,三角形支架16 底边对应的的另一个顶点为自由端,中间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执行连杆19相 铰接;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上设有纵向狭缝23,后连接座22上固定设有 穿过所述纵向狭缝23的导向杆12,所述三角形支架16上紧贴设有导向杆12 上侧设有限位轴20,所述颈杆2前部设有把手1,前腿上设有足踏杆7;为 使装置运动平稳,避免卡阻,中间连杆11和执行连杆19在三角形支架16 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靠近支撑件15前端的三角形支架16的侧边上设有下 限位挡板17,执行连杆19绕铰接点3转动到下限位位置时,下限位挡板17 贴靠在执行连杆19侧面;所述支撑件15上位于三角形支架16与支撑件15 间的铰接点前侧设有上限位挡板18,颈杆2运动到上限位时,导向杆上侧抵 触在上限位挡板18下侧。本技术可设置在四足动物玩具内,前腿、后腿分别对应设置在动物 玩具的腿中,颈杆设置在玩具的颈部,把手1和足踏杆7可伸出玩具外,本 技术可作为玩具的内部骨架,儿童玩耍时,可骑坐在支撑件上,脚踩在 足踏杆上,其手可向前后方向推拉颈杆,使装置向前运动,以模拟动物的行 走运动,仿真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5),支撑件(15)前端铰接有前连接座(21),支撑件(15)后端铰接有后连接座(22),前连接座(21)下端对称设有两前腿(6),后连接座(22)下端对称设有两后腿(10),各前腿和后腿下端分别设有单向滚轮(8、9);前连接座(21)和后连接座(22)之间设有拉簧(5),后连接座22的铰接点(13)上侧与前连接座(21)的铰接点(4)下侧分别与连动杆(14)相铰接;支撑件(15)前端上侧与颈杆(2)下端相铰接,颈杆(2)下端连接有执行连杆(19),支撑件(15)中部与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所对应的顶点相铰接,所述三角形支架(16)的底边对应的一个顶点处与中间连杆(11)的一端相铰接,三角形支架(16)底边对应的的另一个顶点为自由端,中间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执行连杆(19)相铰接;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上设有纵向狭缝(23),后连接座(22)上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纵向狭缝(23)的导向杆(12),所述三角形支架(16)上紧贴设有导向杆(12)上侧设有限位轴(20),所述颈杆(2)前部设有把手(1),前腿上设有足踏杆(7)。

【技术特征摘要】
1、动物行走运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5),支撑件(15)前端铰接有前连接座(21),支撑件(15)后端铰接有后连接座(22),前连接座(21)下端对称设有两前腿(6),后连接座(22)下端对称设有两后腿(10),各前腿和后腿下端分别设有单向滚轮(8、9);前连接座(21)和后连接座(22)之间设有拉簧(5),后连接座22的铰接点(13)上侧与前连接座(21)的铰接点(4)下侧分别与连动杆(14)相铰接;支撑件(15)前端上侧与颈杆(2)下端相铰接,颈杆(2)下端连接有执行连杆(19),支撑件(15)中部与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所对应的顶点相铰接,所述三角形支架(16)的底边对应的一个顶点处与中间连杆(11)的一端相铰接,三角形支架(16)底边对应的的另一个顶点为自由端,中间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执行连杆(19)相铰接;三角形支架(16)的两侧边上设有纵向狭缝(23),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箭吴慧明刘建明邵宏旗
申请(专利权)人:高箭吴慧明刘建明邵宏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