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047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该拆除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拉杆架(2)、油泵(3)、卡条(5)和撑头件(4),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置于水泥坞墩上,该支撑架(1)上固定有所述的油泵(3),所述的拉杆架(2)套于支撑架(1)上,卡条(5)连接支撑架(1)、拉杆架(2)和钢质坞墩,所述的撑头件(4)套于钢质坞墩上,并与所述油泵(3)的施力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破坏性拆除钢质坞墩,从而减少了船舶建造中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到船舶建造过程中,船坞阶段分段搭载时, 钢质坞墩拆除所用的一种工装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由于楞木压缩较大引起的船体结构下沉,在船坞阶段分段搭载时采用钢质坞墩,可以有效地控制分段搭载后的下沉量,提高船体基线绕度精度。由于现场施工等原因需要将坞墩拆除,在钢质坞墩承重额定载荷200吨的情况下,除报废性拆除坞墩的方法, 单靠人力是无法实现拆除工作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舶总段搭载过程中的钢质坞墩拆除装置。在钢质坞墩拆除过程中,先将该拆除装置安装到位,再把油泵放置于该装置上,只需操作油泵即可。同时,油泵顶推方向与钢质坞墩调节楔块受力运行方向相同,该工装适用于所有状态下坞墩的拆除工作。此装置应用时,直接搁置在水泥坞墩上, 装配定位完全是根据钢质坞墩的位置而定,整个拆除过程轻松,安全,快捷,不造成任何损坏和浪费,也不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该拆除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拉杆架、油泵、 卡条和撑头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置于水泥坞墩上,该支撑架上固定有所述的油泵,所述的拉杆架套于支撑架上,卡条连接支撑架、拉杆架和钢质坞墩,所述的撑头件套于钢质坞墩上,并与所述油泵的施力面接触。在本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架由主板、连接板、支撑板、拉条和底板组成,两个主板平行放置,通过垂直连接于主板上的连接板、拉条和底板连接固定,其中,连接板位于前端,底板位于底部以与水泥搁墩接触,拉条位于后端,两块主板的上部架设有多个平行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上架设有所述的油泵。本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所述的主板包括有一体连接的L形部和水平部,其中L形部的下端与水平部连接,二者之间呈172度的夹角,支撑板均固定于L形部上, 该支撑板上设有半圆形凹槽,多个半圆形凹槽间的连线与水平呈现8度的倾斜角,所述主板的水平部处设有一个T形凹槽。在本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所述拉杆架的结构包括有挂板、顶板、卡板、拉板和连板,所述的拉板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它们一端固定在所述的顶板上,拉板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的连板,所述拉板上靠近连板的一端设有一个挂槽,该挂槽为半个T形槽的形状,所述的顶板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挂板,所述顶板和挂板之间的夹角为77度,顶板的中部垂直固定有所述的卡板。在本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所述的撑头件为由一块上顶板、一块前顶板和两块侧板和两块围板组成的五面体结构,所述的前顶板为楔形板,其楔角为8度,两块侧板平行放置,其上部固定在上顶板上,前侧固定在前侧板上,后侧分别固定有围板。本技术的钢质坞墩拆除装置在实践应用中带来了如下技术效果1.满足降本增效要求,现有技术中对钢质坞墩的结构进行破坏性拆除,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采用本技术的拆除装置,不会造成任何损坏和浪费。2.本技术的拆除装置为装配式结构,单部分结构重量只有不到35千克,具有搬运轻便的特点。3.本技术的拆除装置结构形式新颖,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反顶推力。本技术的拆除装置结构小巧,安装简单,只需2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安装、拆除工作。本技术的拆除装置灵活性高,可以适用于所有高度状态下的钢质坞墩的拆除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拉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技术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中的撑头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拆除装置在对钢质坞墩拆除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中的钢质坞墩拆除装置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先请看图1,图1是本技术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由图可知,本技术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有支撑架1、拉杆架 2、油泵3、卡条5和撑头件4。在整个拆卸装置的结构组成中,支撑架1的底部置于水泥坞墩上,在支撑架1上固定有油泵3,而拉杆架2套于支撑架1上,卡条5连接支撑架1、拉杆架2和钢质坞墩,所述的撑头件4套于钢质坞墩上,并与油泵3的施力面接触。如图2所示,上述支撑架1的结构包括主板6、连接板7、支撑板8、拉条9、底板10。 主板6呈“L”型,共有两件,支架部分与水平呈8°倾斜角,拉杆部分开设T型开口槽;支撑板8位于主板6的主体支架部分,板上开设半圆形凹槽,凹槽圆心连线与水平呈8°倾斜角; 两块主板6通过连接板7、拉条9、底板10连接起来,连接板7、拉条9和底板10均垂直连接固定在主板6上,其中,连接板7位于前端,拉条9位于后端,底板10作为该设置安装时的基面,工作时搁置在水泥坞墩上。如图3所示,拉杆架2主要结构包括挂板11、顶板12、卡板13、拉板14、连板15。 顶板12—条短边开设13° V型坡口,坡口边与挂板11连接,两者呈77°夹角,工作时将挂板挂在支撑架1上,则顶板紧贴支撑架,与水平方向呈82°夹角,不易掉落。卡板13位于顶板12正后方,为安装时拉杆架与支撑架定位用;拉板14共有两件,拉杆部分开设T型开口,与支撑架1拉杆部分规格相同;两块拉板14则通过连板15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撑头件4为由一块上顶板16、一块前顶板18和两块侧板17和两块围板19组成的五面体结构。所述的前顶板18为楔形板,其楔角为8度,前顶板18主要用于调整油泵作用力方向。两块侧板平行放置,其上部固定在上顶板上,前侧固定在前侧板上,后侧分别固定有围板19。这样的结构设计是为了撑头件4套于钢质坞墩上时上部为上顶板16,两侧为侧板17,而围板19固定在后侧形成一个卡夹结构,从而使得撑头件4使用时不至于从钢质坞墩上掉落。撑头件4上的前顶板18的内侧与钢质坞墩接触, 外侧则与油泵3的施力面接触。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由图1所示的几部分组装实现,使用原理图参考图6, 使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将支撑架放在水泥坞墩上,支撑架的底板置于水泥坞墩上,主板拉杆部分置于钢质坞墩上。第二步将拉杆架于支撑架的正上方放下,使挂板刚好挂在支撑架上,卡板位于支撑架两块主板中间,此时,拉杆架拉板位于支撑架两侧,拉杆部分T型开口槽与支撑架主板 T型开口槽重合。第三步将卡条从钢质坞墩的肘板开口处推入,依次穿过拉杆架及支撑架的T型开口槽,再穿过钢质坞墩另一侧肘板开口。第四步将撑头件套在钢质坞墩调节楔块端部的面板上。第五部将油泵置于支撑架的支撑板凹槽内。第六步操作油泵,产生顶推力,推动钢质坞墩调节楔块。钢质坞墩调节楔块沿作用力方向产生位移,楔块高度降低,则拆除成功。拆除工作结束后,先取下油泵,然后将卡条抽出,再把支撑架和拉杆架取下。本技术的拆除装置在钢质坞墩拆除过程中,先将该拆除装置安装到位,再把油泵放置于该装置上,只需操作油泵即可。同时,油泵顶推方向与钢质坞墩调节楔块受力运行方向相同,该工装适用于所有状态下坞墩的拆除工作。此装置应用时,直接搁置在水泥坞墩上,装配定位完全是根据钢质坞墩的位置而定,整个拆除过程轻松,安全,快捷,不造成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建造中钢质坞墩的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拆除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拉杆架(2)、油泵(3)、卡条(5)和撑头件(4),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置于水泥坞墩上,该支撑架(1)上固定有所述的油泵(3),所述的拉杆架(2)套于支撑架(1)上,卡条(5)连接支撑架(1)、拉杆架(2)和钢质坞墩,所述的撑头件(4)套于钢质坞墩上,并与所述油泵(3)的施力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映玲罗金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