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卸料小车多向卸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4137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卸料小车多向卸料方法,属于散装物料卸料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物料经过漏斗到达下部的带式输送机上,然后运至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通过调整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水平距离而调整卸料位置,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卸料方式灵活,可根据需要向多方向卸料;结构紧凑、节省设备安装空间;未使用长溜槽,因而不易产生集料、堵料现象;设备高度的有效控制,使得卸料高度落差减小,使得物料转运过程中的扬尘减小,配合使用除尘设备可获得良好的除尘环保效果;设备内的钢结构件简化变小,使得安装方便、调试及操作维护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用于厂房空间狭小,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作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装物料卸料装置,具体涉及将矿石、煤炭等散装物料卸至料仓中或其他输送设备上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卸料小车主要采用溜槽、三通分料器实现物料的转运卸载。由于物料输送运量增大、带速提高等原因,导致卸料车上溜槽、三通分料器翻板在物料运输过程中损坏率大大提高,增加维护成本并影响正常生产。虽对溜槽内部结构和三通翻板形式进行改进, 但损坏率仍无法得到有效改进。当卸料小车两侧卸料点与卸料小车中心间距增大时,则卸料小车整体设备高度需增加,设备长度需加长,最终导致设备重量增加,设备采购费用加大。同时由于卸料小车体积增大,所需厂房安装空间增大。设备检修时,设备零部件不易拆卸更换,增加检修难度,当设备安装空间受限时,落料溜槽倾斜角度过大,易发生集料堵料,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该方法的卸料小车两侧卸料点与卸料小车中心间距不受设备高度限制,物料转运过程中不发生堵料、集料现象,同时设备易于检修和更换易损件。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物料经卸料小车头部卸料滚筒卸至头部漏斗内,所述的卸料小车还主要包括漏斗护罩,检修平台,防胶带跑偏装置,漏斗护罩位于漏斗上方并从漏斗四周包围漏斗,漏斗的上部外围设置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漏斗出口下方沿前后方向设置带式输送机,物料经过漏斗到达漏斗下方的带式输送机上,随后物料通过带式输送机运至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通过调整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水平距离而调整卸料位置,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防胶带跑偏装置与漏斗出口中心相对应地位于漏斗出口下方,且与带式输送机相匹配。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带式输送机为可逆带式输送机,可逆带式输送机两端的卸料点对称或不对称地位于漏斗出口的前后两侧,两侧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前后水平距离均可调整变动而无需增加设备整体高度;通过可逆带式输送机将物料运至小车中心的前后侧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漏斗内设置水平方向可移动的调节挡板,调节挡板通过传动机构与外置的调节手轮相连接;漏斗护罩上设置检修观察门,观察门和调节手轮均位于检修平台上方;物料卸至头部漏斗内后,通过漏斗内的调节挡板调整落料中心对准下方的带式输送机,避免造成胶带跑偏。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漏斗为三通漏斗;漏斗下方设置两个出口,两个出口沿水平方向左右并列设置,左侧出口下方设置可逆带式输送机,可逆带式输送机两端的卸料点对称或不对称地位于三通漏斗左侧出口的前后两侧,两侧卸料点与三通漏斗左侧出口间的前后水平距离均可调整变动而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右侧出口设置分料溜槽,分料溜槽与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另一皮带输送机相对接;当三通翻板调整至左极限位时,物料通过三通漏斗后经分料溜槽沿水平方向输送物料;当三通翻板调整至右极限位时,物料通过三通漏斗后经可逆带式输送机向前后两方向输送后运至卸料车前后两侧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 按上述技术方案,分料溜槽为短溜槽,短溜槽从漏斗右侧出口竖直向下延伸而后在水平方向往右倾斜,相应地溜槽的落料点即溜槽与另一皮带输送机的对接点位于检修平台下方的空间之内,物料通过三通漏斗后经分料溜槽和另一皮带输送机运至卸料车水平方向右侧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三通漏斗包含一个船式三通翻板,三通翻板位于漏斗内,三通翻板通过液压传动机构与电动推杆相连接;漏斗内还分别设置与三通翻板相配合的左、 右极限位;漏斗下方左侧出口对应翻板的右极限位,右侧出口对应翻板的左极限位;通过电动推杆调整三通翻板选择卸料方向或位置;三通漏斗的漏斗护罩上设置检修观察门,观察门位于三通翻板上方, 且观察门和电动推杆均位于检修平台上方;通过检修观察门即可方便观察漏斗内情况和检修维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卸料方式灵活,可根据需要向多方向卸料。可沿前后方向单向卸料;在带式输送机为可逆带式输送机时,更可以向小车前后两方向分别卸料;在三通漏斗下同时设置可逆带式输送机时和分料溜槽时,还可以同时向小车前后双向分别卸料、向水平方向单向卸料。用户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在三通漏斗或普通漏斗下相应选择使用可逆带式输送机或普通带式输送机以实现不同的卸料要求,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结构形式紧凑,卸料通过带式输送机实现,卸料点与卸料小车中心间距可根据实际卸料要求通过增加带式输送机设备长度来调整而不需增加输送机设备高度,且降低卸料点处落料高度,减少物料对受料设备或料仓的冲击磨损;避免集料堵料现象。由于卸料处不采用溜槽或者采用溜槽为短溜槽,避免采用长溜槽使得转运过程中不易发生集料堵料现象。检修方便。卸料小车中避免长溜槽,减少耐磨衬板检修更换量。同时,漏斗护罩上设置检修观察门,通过检修观察门即可方便观察漏斗内情况。漏斗为三通漏斗时,翻板设置在头部三通漏斗内,使得三通翻板检修空间加大,便于检修、更换衬板。综上所示,由于及卸料小车卸料方式灵活,可根据需要向多方向卸料,因而适用性广并能根据空间特性灵活选用;结构紧凑、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分料装置的使用避免了采用长溜槽转运物料,使得转运过程中不易产生集料、堵料现象;设备高度的有效控制,使得卸料高度落差减小,使得物料转运过程中的扬尘减小,配合使用除尘设备可获得良好的除尘环保效果;设备内的钢结构件简化变小,使得安装方便、调试及操作维护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设备可配合使用抽风除尘设施使用,使抽尘罩更靠近扬尘点,保证除尘效果,改善现场环境。在厂房空间狭小,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作场所,要求将带式输送机上的粉粒状物料卸入料仓或转运至其他输送设备时可采用该卸料小车。附图说明图1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4中所使用的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A-A剖视图;图8是图5的B-B剖视图;图9是图6-8中所使用的三通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爬梯;2-压带轮;3-车架;4-槽形托辊组;5-改向滚筒;6_带式输送机; 7-头部卸料滚筒;8-漏斗;9-分料溜槽;10-检修平台;11-防胶带跑偏装置;13-漏斗护罩;14-检修观察门;15-调节挡板;16-调节手轮;17-三通翻板;18-三通漏斗;19-左极限位;20-右极限位;21-三通漏斗护罩;22-三通漏斗检修观察门;23-电动推杆;24-可逆带式输送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9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参见图1、2、5所示的,所采用的卸料小车,包括爬梯 1、压带轮2、车架3、槽形托辊组4、改向滚筒5、带式输送机6、头部卸料滚筒7、漏斗8、检修平台10、防胶带跑偏装置11、集中润滑装置、漏斗护罩13 ;漏斗护罩13位于漏斗8上方并从漏斗8四周包围漏斗8,漏斗8的上部外围设置检修平台10 ;其特征在于漏斗8出口下方沿前后方向设置带式输送机6,带式输送机6的卸料点与漏斗8出口间的水平距离可调整而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防胶带跑偏装置11与漏斗8出口中心相对应地位于漏斗 8出口下方,且与带式输送机6相匹配。漏斗8内设置水平方向可移动的调节挡板15,调节挡板15通过传动机构与外置的调节手轮16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卸料小车多向卸料方法,物料经卸料小车头部卸料滚筒卸至头部漏斗内,所述的卸料小车还主要包括漏斗护罩,检修平台,防胶带跑偏装置,漏斗护罩位于漏斗上方并从漏斗四周包围漏斗,漏斗的上部外围设置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漏斗出口下方沿前后方向设置带式输送机,物料经过漏斗到达漏斗下方的带式输送机上,随后物料通过带式输送机运至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通过调整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水平距离而调整卸料位置,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防胶带跑偏装置与漏斗出口中心相对应地位于漏斗出口下方,且与带式输送机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卸料小车多向卸料方法,物料经卸料小车头部卸料滚筒卸至头部漏斗内,所述的卸料小车还主要包括漏斗护罩,检修平台,防胶带跑偏装置,漏斗护罩位于漏斗上方并从漏斗四周包围漏斗,漏斗的上部外围设置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漏斗出口下方沿前后方向设置带式输送机,物料经过漏斗到达漏斗下方的带式输送机上,随后物料通过带式输送机运至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通过调整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水平距离而调整卸料位置,无需增加输送机设备整体高度;防胶带跑偏装置与漏斗出口中心相对应地位于漏斗出口下方,且与带式输送机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输送机为可逆带式输送机,可逆带式输送机两端的卸料点对称或不对称地位于漏斗出口的前后两侧,两侧卸料点与漏斗出口间的前后水平距离均可调整变动而无需增加设备整体高度;通过可逆带式输送机将物料运至小车中心的前后侧所要求的卸料点上方进行卸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内设置水平方向可移动的调节挡板,调节挡板通过传动机构与外置的调节手轮相连接;漏斗护罩上设置检修观察门, 观察门和调节手轮均位于检修平台上方;物料卸至头部漏斗内后,通过漏斗内的调节挡板调整落料中心对准下方的带式输送机,避免造成胶带跑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为三通漏斗;漏斗下方设置两个出口,两个出口沿水平方向左右并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亮鄢起红牛润芝付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