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产生菌S2及其发酵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6614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产生菌S2及其发酵培养基,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S2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形态呈杆状,大小为6-8×8-12μm,无芽孢和荚膜。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属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保藏编号为CGMCC?No.3034。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以50g·L-1菜油为唯一碳源的新型培养基。鼠李糖脂是该菌株唯一的发酵产物,且产量高。发酵液CMC值为0.25g·L-1,与常见的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它对油类等疏水性物质具有更为明显的乳化作用和持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产生菌S2及其发酵培养基,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天然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是指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产生的一些具有明显降低表面张力的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它们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发泡等相同特性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环境友好特性,如无毒、可自然生物降解、生态安全等优点。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常比化学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因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要比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复杂和庞大的多,单个分子要占据更大的空间,因而表面活性要强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也更强,它们在医药、化妆品、洗涤剂和食品等工业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在难降解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烃的修复中,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使这些疏水性有机物乳化并明显增溶,使得降解菌更容易降解这些物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许多不同的种类,如糖脂、脂肽、多糖-脂类复合物、磷脂、脂肪酸和中性脂等。它们主要是由利用碳氢化合物作碳源的微生物所产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产生菌,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S2(Pseudomonas aeruginosa S2),2009年4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祥任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