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玉米芯-马来酸酐-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即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玉米芯)的制备方法,还涉及该共聚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以及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处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水处理技术也获得迅速发展。其中,絮凝法以其简便、经济等特点,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絮凝法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絮凝剂,其可使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细小悬浮物及胶体微粒失稳,通过相互碰撞、附聚或聚合、搭桥而形成较大的颗粒或絮状物,最终以自然下沉或动力上浮等方式而与水体分离。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四类。其中,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具有环保、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等优点,而成为目前絮凝剂研究的重点。玉米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左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产量约占谷物产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玉米芯是生产玉米后的农业废弃物,在我国多作为燃料使用,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可作为再生性资源的玉米芯 ...
【技术保护点】
1.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玉米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碱化玉米芯的制备:将玉米芯粉和质量分数为10~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g∶6~130mL混合,于温度100~120℃、压力0.11MPa条件下蒸煮1~6小时,抽滤,滤饼于温度60~8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碱化玉米芯;b.马来酸酐改性玉米芯的制备:将步骤a所得的碱化玉米芯和甲苯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g∶0~36mL混合,置温度30~75℃水浴中浸泡0~9小时,再加入浓度为0.02~0.2g/mL的马来酸酐丙酮溶液,马来酸酐的用量为碱化玉米芯质量的10~100%,于温度35~80℃反应20~200分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