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2901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相连,另一端通过固定绳连接到钢圈上,钢圈通过其上的绳扣牵引出承重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集装置为一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网具;该设施能明显增加附着生物及底上生物采集的种类、数量及效率,减少附着生物和底上生物的丢失和逃逸。该设施能够使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方便高效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过度捕捞及近海污染等原因,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工鱼礁及海珍礁能改善海底环境,留置有机质,同时增加海区初级生产力,为海洋经济生物提供良好的育幼场及索饵场,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及修复。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为各种渔业资源提供了优良的饵料。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群落演替的研究为人工鱼礁研究的重要一环,能够揭示人工鱼礁发育的成熟情况。在实际科学研究中,附着及底上生物采集比较困难,给人工鱼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所以亟待研制出一种使用方便实用的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包括网衣及样品收集袋,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相连,另一端通过固定绳连接到钢圈上,钢圈通过至少两根以上根承重绳形成的绳扣与引导线连接。所述网衣的另一端均布有固定孔,固定绳穿过固定孔绑紧在钢圈上。所述网衣由上而下依次为上部网衣、中部网衣、下部网衣,其中上部网衣与钢圈相连,下部网衣和样品收集袋连接。所述上部网衣由帆布材质或质地柔软,透水率低且抗磨损的材料,中部网衣为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下部网衣为筛绢材质。所述中部网衣为至少一层的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孔径为30mm。上部网衣与下部网衣高度比为2 1,下部网衣与样品收集袋的高度相等。所述下部网衣为倒置的锥台形,上部直径为1100mm,下部直径为250mm,下部网衣为筛绢孔径为0. 5mm。所述钢圈直径为1100mm,承重绳垂直高度为800mm,承重绳通过绳扣与钢圈连接形成最稳定锥形,承重绳形成的绳扣与引导线连接。所述样品收集袋为中空柱体,高400毫米,直径为250毫米,其一端与下部网衣连接,另一端通过绳索收紧网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明显防止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逃逸,增加了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采样种类及数量,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2、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采集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网衣同不锈钢网圈分离,便于网衣等设施日常清洗维护;同时装置的网衣部分上部为容纳人工鱼礁(海珍礁)的帆布材质圆筒状结构,该结构能承受人工鱼礁 (海珍礁)的摩擦及其力量;中部为尼龙材质网,该部分不仅支持人工鱼礁,同时能够过滤掉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该设施下部为筛绢材质网,该部分收集上部冲刷下来的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该设施的最底部为筛绢材质的样品收集袋。4、同其它同类采集设施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了帆布材质、尼龙材质及筛绢材质的三种类型,且三种类型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帆布材质的上部网衣透水率低,起到支持容纳的作用,同时抗人工鱼礁的磨损;中部尼龙材质网具透水率大,起到支持上部人工鱼礁的作用,同时能够使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过滤到下层网衣中;下部筛绢材质网衣网口较小,起到容纳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过滤水流的作用。5、本专利技术利用采样过程中形成的水流,将附着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冲刷到样品收集袋中,操作简便,减轻了操作难度;同时本设施防止底上生物的逃逸,增加了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种类数及栖息密度。6.本专利技术采集装置为一种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网具;该设施能明显增加附着生物及底上生物采集的种类、数量及效率,减少附着生物和底上生物的丢失和逃逸。该设施能够使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方便高效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设施网衣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设施网衣结构的等轴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设施的钢圈及绳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设施网衣同钢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本专利技术设施实施前后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种类数的比较图。图中,1、上部网衣;2、中部网衣;3、下部网衣;4、样品收集袋;5、承重绳;6、钢圈; 7、固定孔;8、固定绳。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采集设施,主要适用于小型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该设施设有支撑整个设施的不锈钢钢圈6(图幻、容纳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同时抗摩擦并阻碍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逃逸的帆布材质网袋1、承担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的尼龙材质网2、收集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的筛绢材质的3 (图1、图2)、网衣通过固定孔7及固定绳8连接到钢圈6上(图4)、钢圈连有3根承重绳(5), 实际操作中承重绳形成的绳扣与引导线连接。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采集装置适用于小型人工鱼礁,参见图1、图2,采集装置由钢圈6、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4相连,另一端均布有固定孔7,固定绳8穿过固定孔7绑紧在钢圈6上,钢圈6通过其上的绳扣牵引出承重绳5。所述网衣由上而下依次为上部网衣1、中部网衣2、下部网衣3,其中上部网衣1与钢圈6相连,下部网衣3和样品收集袋4连接。所述上部网衣1由帆布材质或质地柔软,透水率低且抗磨损的材料,中部网衣2为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下部网衣3为筛绢材质。所述中部网衣2为至少一层的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孔径为30mm。上部网衣与下部网衣高度比为2 1,下部网衣与样品收集袋4的高度相等。所述下部网衣3为倒置的锥台形,上部直径为1100mm,下部直径为250mm,下部网衣3为筛绢孔径为0. 5mm。所述钢圈6直径为1100mm,承重绳垂直高度为800mm,承重绳通过绳扣与钢圈连接形成最稳定锥形,承重绳形成绳扣并与弓I导线连接。所述样品收集袋4为中空柱体,高400毫米,直径为250毫米,其一端与下部网衣连接,另一端通过绳索收紧网口。在调查海域,需要1位潜水员及1位船上操作人员。船上操作人员将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船体上,另一端由潜水员牵引,潜水到人工鱼礁海域,将该装置的上部封口直接覆盖子鱼礁表层,稍微抬起鱼礁,使鱼礁下降到中部网衣附近,然后猛拽牵引绳,给船上人员信号,船上人员开始缓慢牵引网衣,一直将网衣拖到船体上,用塑料瓶或者塑料袋保存样品收集袋里面的样品,样品采用浓度为5%甲醛溶液(75%酒精溶液)固定或者冷冻保存或其它妥善的保存方法,实验室内分离鉴定样品,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及研究。实施例2采集装置由钢圈6、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4相连,另一端均布有固定孔7,固定绳8穿过固定孔7绑紧在钢圈6上,钢圈6通过其上的绳扣牵引出承重绳5。所述网衣由上而下依次为上部网衣1、中部网衣2、下部网衣3,其中上部网衣1与钢圈6相连,下部网衣3和样品收集袋4连接。所述上部网衣1由帆布材质或质地柔软,透水率低且抗磨损的材料,中部网衣2为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下部网衣3为筛绢材质。所述中部网衣2为至少一层的尼龙或聚乙烯网材质,孔径为30mm。上部网衣与下部网衣高度比为2 1,下部网衣与样品收集袋4的高度相等。所述下部网衣3为倒置的锥台形,上部直径为1100mm,下部直径为250mm,下部网衣3为筛绢孔径为0. 5mm。所述钢圈6 直径为1100mm,承重绳垂直高度为800mm,承重绳通过绳扣与钢圈连接形成最稳定锥形,承重绳形成绳扣并与引导线连接。所述样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包括网衣及样品收集袋,其特征在于: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4)相连,另一端通过固定绳(8)连接到钢圈(6)上,钢圈(6)通过至少两根以上根承重绳(5)形成的绳扣与引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勤增杨红生林承刚夏苏东张涛张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