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法庭科学物证检测的复合荧光成像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6880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法庭科学物证检测的复合荧光成像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法庭科学的光谱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复合荧光成像系统的光源单元、滤光单元、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单元;该方法包括:将多波段光源强度调至最低;并调节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焦距至便携式电脑显示的即时图像视野清晰;对待检测物进行荧光光谱测量;将确定的最佳滤光片置于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镜头前,调节多波段光源至最优波长及强度;用光谱仪采集待检测物的荧光图像,对待检测物的荧光图像进行拍照;通过便携式电脑遥控操作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进行采集荧光成像图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图像的快速处理,快速测量选择最优激发波长形成最佳荧光效果,并采集具有荧光特性物质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法庭科学的光谱检测
,特别涉及应用于法庭科学手印成像和理化物证领域荧光物质检测的复合荧光成像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对具有荧光特性物质进行激发成像、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检测技术在法庭科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于很多物证的检测都优先使用光学检测方法。通过光学检验,可以直观记录客观情况,并且可实现对待检测物的无损检验。原子核外的电子通常总是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处于能量轨道最低的形态称为基态,基态能级以上的高能级称为激发态。当基态电子受到外界激发,如一定波长的光照时,会获得一定的能量而被激发到某一高能级的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当向基态跃迁时,可能会跃迁到激发态与基态间的其他能级上。此时释放的光子频率就低于入射光的频率,而刚好在可见光的范围之内,于是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即所谓的荧光,这个现象称为光致发光现象。不是所有物质都会发荧光。产生荧光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该物质分子必须具有与照射光线相同的频率,这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2)吸收了与本身特征频率相同的能量之后的物质分子,必须具有高的荧光效率。当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到具有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法庭科学物证检测的复合荧光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暗室中的光源单元、滤光单元、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单元和放置待检测物的载物台;所述光源单元为由多个波段波长、不同强度的光源组合而成的多波段光源,用以输出强度在6W-400W范围内的11个不同波长的亮度均匀的光束,并能激发出具有荧光特性的待检测物的荧光;所述滤光单元由带有CCD面阵传感器的光谱仪和多种带宽的滤光片组构成;用于滤除待检测物的荧光中的干扰光线;所述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带有微距镜头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及其移动式支架、便携计算机;用于对待检测物的荧光成像图进行采集、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琴陈顺昌王彦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