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所述系统镜头由三个相同的高像素镜头组成;所述高像素镜头包括镜筒、依次由物侧至成像侧设置在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滤色片以及保护玻璃: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光阑孔,第一镜片的两端通过镜帽固定在镜筒内,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七镜片和第八镜片之间设有隔圈;第八镜片的两端通过压圈固定在镜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个特殊结构的高像素镜头组成的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其具有180°水平视场角,成像像素高、稳定性好、低畸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所述系统镜头由三个相同的高像素镜头组成;所述高像素镜头包括镜筒、依次由物侧至成像侧设置在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滤色片以及保护玻璃: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光阑孔,第一镜片的两端通过镜帽固定在镜筒内,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七镜片和第八镜片之间设有隔圈;第八镜片的两端通过压圈固定在镜筒内;本技术采用三个特殊结构的高像素镜头组成的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其具有180°水平视场角,成像像素高、稳定性好、低畸变。【专利说明】-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多镜头配合数码芯片构成一套 成像系统的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高像素图像的长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在数码成 像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种技术给了各种传统领域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数码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数码成像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安全监控领域。作 为安全监控用镜头,市场的需求不断向高像素,大视场,低崎变迈进。目前市面上的监控 99%组成方式为;一颗镜头W及对应的一片芯片组成:该种结构的缺点,是不能同时满足 高像素,低崎变,超大画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像素高、且具有180°视场角的多镜头 成像系统镜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所述系统镜头由H个相同的高像素镜头组成;所述高 像素镜头包括镜筒、依次设置在镜筒内的若干镜片、滤色片W及保护玻璃:所述若干镜片由 物侧至成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H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 第走镜片W及第八镜片组成;所述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光阔孔; 第一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22. 000mm,第一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 为48. 466mm,所述第一镜片的中也厚度为1. 85mm ; 第二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2. 0mm,第二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 4. 644mm,第一镜片像面到第二镜片物面间的距离为2. 035mm ;所述第二镜片的中也厚度为 0. 75mm ; 第H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8. 0mm,第H镜片像面为球面,其率半径为 4. 898mm,所述第H镜片的中也厚度为0. 75mm ; 第四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2. 168mm,第四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 为-12. 168mm ;所述第四镜片物面的中也顶点到光阔孔面的距离为0. IOlmm ; 所述光阔孔的表面为光阔孔面,其为虚拟面,光阔孔面到第五镜片物面的中也距 离为 1. 644mm ; 第五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0. 0mm,第五镜片像面与第六镜片物面间的 距离为0,且两者表面曲率半径相同;第五镜片像面和第六镜片物面均为球面,其曲率半径 为-3. 450mm ;第五镜片的中也厚度为2. 200 ; 第六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一7. 558mm,所述第六镜片像面的中也顶点到 第走镜片物面的中也顶点间的距离为0. 544mm ;第六镜片的中也厚度为0. 5mm ; 第走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50. 0mm,第走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 为-7. 558,第走镜片的中也厚度为1. 358mm,第走镜片像面的中也顶点距离第八镜片物面 的中也顶点距离为2. 271mm ; 第八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6. 5mm,第八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 为-70. 42,第八镜片的中也厚度为1. 5mm ;第八镜片像面到滤色片物面的距离为1. 997mm, 所述滤色片的厚度为0. 300mm,滤色片物面和像面均为平面,滤色片像面到保护玻 璃物面的距离为1. 725mm ; 所述保护玻璃的厚度为0. 5mm,保护玻璃物面和像面均为平面,所述保护玻璃像面 到镜头成像面的距离为0. 541mm。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筒由铅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两端通过镜帽固定在镜筒内。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 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走镜片和第八镜片之间设有隔圈。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八镜片的两端通过压圈固定在镜筒内。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帽由铅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圈由铅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像素镜头的焦距为5. 03mm。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像素镜头的水平视场角为6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H个特殊结构的高像素镜头组合在一起, 使得整个成像系统镜头具有像素高、其视场角能达到180°的优点,并且在画质的细腻感、 立体感、杂光的控制、崎变的消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完全满足各种条件的监控拍 摄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该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高像素镜头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高像素镜头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引图4为本技术高像素镜头在lOOlp/mm时的MTF曲线图; 图5为本技术高像素镜头视场角光路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1、高像素镜头1、镜筒2、镜帽3、隔圈4、压圈10、第一镜片11、第一镜片物 面12、第一镜片像面20、第二镜片21、第二镜片物面22、第二镜片像面30、第H镜片 31、第H镜片物面32、第H镜片像面40、第四镜片41、第四镜片物面42、第四镜片像面 50、第五镜片51、第五镜片物面52、第五镜片像面60、第六镜片61、第六镜片物面62、 第六镜片像面70、第走镜片71、第走镜片物面72、第走镜片像面80、第八镜片81、第八 镜片物面82、第八镜片像面90、光阔孔100、滤色片101、滤光片物面102、滤光片像面 110、保护玻璃111、保护玻璃物面112、保护玻璃像面120、镜头成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系统镜头由H 个相同的高像素镜头组成,单个高像素镜头1-1的水平视场角为63°,组合在一起时形成 全像面180°水平视场角,可W进行180°监控,相邻的两个高像素镜头之间3°的重叠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镜头成像系统镜头,所述系统镜头由三个相同的高像素镜头组成;所述高像素镜头包括镜筒、依次设置在镜筒内的若干镜片、滤色片以及保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镜片由物侧至成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以及第八镜片组成;所述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有光阑孔;第一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22.000mm,第一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48.466mm,所述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85mm;第二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2.0mm,第二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4.644mm,第一镜片像面到第二镜片物面间的距离为2.035mm;所述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75mm;第三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8.0mm,第三镜片像面为球面,其率半径为4.898mm,所述第三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75mm;第四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2.168mm,第四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2.168mm;所述第四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到光阑孔面的距离为0.101mm;所述光阑孔的表面为光阑孔面,其为虚拟面,光阑孔面到第五镜片物面的中心距离为1.644mm;第五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0.0mm,第五镜片像面与第六镜片物面间的距离为0,且两者表面曲率半径相同;第五镜片像面和第六镜片物面均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3.450mm;第五镜片的中心厚度为2.200;第六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7.558mm,所述第六镜片像面的中心顶点到第七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间的距离为0.544mm;第六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5mm;第七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50.0mm,第七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7.558,第七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358mm,第七镜片像面的中心顶点距离第八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距离为2.271mm;第八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16.5mm,第八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70.42,第八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5mm;第八镜片像面到滤色片物面的距离为1.997mm,所述滤色片的厚度为0.300mm,滤色片物面和像面均为平面,滤色片像面到保护玻璃物面的距离为1.725mm;所述保护玻璃的厚度为0.5mm,保护玻璃物面和像面均为平面,所述保护玻璃像面到镜头成像面的距离为0.541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