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7835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通过对电芯进行最少40次循环,采用拟合模拟方法得到电芯300次循环曲线,所得曲线与电芯实际循环曲线接近,能够用很短的时间得到电芯的循环性能,对于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关于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机理研究很多,导致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的因素包括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电解液与负极材料之间的,以及电解液箔材之间的反应,导致活性物质结构发生变化和脱落,造成寿命下降。但是,关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面的方法比较少,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比较成熟的能够精确的模拟出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的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预测、模拟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某型号锂离子电池4 6个批次,每批次16 20个电池,进行300次循环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300次容量的基线值ITL3tltl YLTL300 = Y3OO-KXS3OOY300 = 300次循环实际容量的平均值S300 =所有批次样品电池的300次容量的标准偏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某型号锂离子电池4 6个批次,每批次16 20个电池,进行300次循环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300次容量的基线值ITL3tltl YLTL30O — ^300-^ X S3OOY3OO = 300次循环实际容量的平均值S300 =所有批次样品电池的300次容量的标准偏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选取锂离子电池5个批次,每批次18个电池,并且P = O. 98,Z(1_P) ^ 2. 055 r = 0. 90,Z(1_r) ^ 1. 28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取3批次电池进行N次以上循环,N = 4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对电芯进行最少40次循环,采用拟合模拟方法得到电芯300次循环曲线,所得曲线与电芯实际循环曲线接近,能够用很短的时间得到电芯的循环性能,对于锂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文档编号G01R31/36GK102213747SQ20101014807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杨闯, 武磊磊, 王钰娇, 王飞 申请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取某型号锂离子电池4~6个批次,每批次16~20个电池,进行300次循环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300次容量的基线值YLTL300:YLTL300=Y300-K×S300Y300=300次循环实际容量的平均值S300=所有批次样品电池的300次容量的标准偏差(math)??(mrow)?(mi)K(/mi)?(mo)=(/mo)?(mfrac)?(mrow)?(msub)?(mi)Z(/mi)?(mrow)?(mo)((/mo)?(mn)1(/mn)?(mo)-(/mo)?(mi)p(/mi)?(mo))(/mo)?(/mrow)?(/msub)?(mo)+(/mo)?(msqrt)?(msup)?(msub)?(mi)Z(/mi)?(mrow)?(mo)((/mo)?(mn)1(/mn)?(mo)-(/mo)?(mi)p(/mi)?(mo))(/mo)?(/mrow)?(/msub)?(mn)2(/mn)?(/msup)?(mo)-(/mo)?(mi)ab(/mi)?(/msqrt)?(/mrow)?(mi)a(/mi)?(/mfrac)?(/mrow)?(/math)(math)??(mrow)?(mi)a(/mi)?(mo)=(/mo)?(mn)1(/mn)?(mo)-(/mo)?(mfrac)?(msup)?(msub)?(mi)Z(/mi)?(mrow)?(mo)((/mo)?(mn)1(/mn)?(mo)-(/mo)?(mi)r(/mi)?(mo))(/mo)?(/mrow)?(/msub)?(mn)2(/mn)?(/msup)?(mrow)?(mn)2(/mn)?(mo)×(/mo)?(mrow)?(mo)((/mo)?(mi)N(/mi)?(mo)-(/mo)?(mn)1(/mn)?(mo))(/mo)?(/mrow)?(/mrow)?(/mfrac)?(/mrow)?(/math)(math)??(mrow)?(mi)b(/mi)?(mo)=(/mo)?(msup)?(msub)?(mi)Z(/mi)?(mrow)?(mo)((/mo)?(mn)1(/mn)?(mo)-(/mo)?(mi)p(/mi)?(mo))(/mo)?(/mrow)?(/msub)?(mn)2(/mn)?(/msup)?(mo)-(/mo)?(mfrac)?(msup)?(msub)?(mi)Z(/mi)?(mrow)?(mo)((/mo)?(mn)1(/mn)?(mo)-(/mo)?(mi)r(/mi)?(mo))(/mo)?(/mrow)?(/msub)?(mn)2(/mn)?(/msup)?(mi)N(/mi)?(/mfrac)?(/mrow)?(/math)P为置信度,r为判定限置信度,Z(1-P)为置信度的概率度,Z(1-r)为判定限置信度的概率度。b、另取同一型号2~4批次电池进行N次以上循环,N≥40,每批次16~20个电池,选取其中第10次以上循环作为预测拟合线的区间,根据以下公式预测批次300次容量基线值,并预测电芯容量循环寿命公式;b-1:预测每批300次容量基线值公式:YL=Y0×e(C*260)-KS300Y0=每批电池N次循环的平均容量C=每批电芯第10次到第N次的平均指数衰减率K为步骤a中的K值S300为步骤a中S300的值b-2:从步骤b的每批中随意选一个电芯,电芯循环容量预测公式:Yn=Y0×e(CX)n=循环次数≥NY0=每个电芯第N次循环的放电容量C=每个电芯第10次到第N次平均指数衰减率X=n-Nc:若YL≥YLTL300,则上述步骤b-2的预测结果有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杨闯武磊磊王钰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