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718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由集流体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然后对集流体进行卷绕工艺操作。由本方法制出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较之传统的焊接极耳的极片,在制造过程中节省了焊接工序;取消另行焊接的极耳同时也节省了极片卷绕时所需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一致性,更能适应电池大电流放电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功率用电设备上,特别是在汽车领域的运用上,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池作为车用的动力源,需要能够承受大电流放电, 还要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循环性能。在传统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的制作方式中,需要在集流体未涂活性物质的留白处焊接上极耳,然后作为正负极引出端子焊接到电池外壳上,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发挥,另外极片在卷绕时的紧密度和电池的空间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目前在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上焊接极耳影响电池性能的发挥,同时影响极片在卷绕时的紧密度和电池空间的问题,特公开了一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片由集流体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然后对集流体进行卷绕工艺操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约材料成本,裁剪时,在集流体的中部留白以裁剪出引出端,留白部分两侧涂布活性物质,裁剪后集流体从中部一分为二。一种用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本方法制出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较之传统的焊接极耳的极片,在制造过程中节省了焊接工序;取消另行焊接的极耳同时也节省了极片卷绕时所需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一致性,更能适应电池大电流放电的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图中1.集流体 2.引出端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极片由集流体1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1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 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2,然后对集流体1进行卷绕工艺操作。裁剪时,在集流体1的中部留白以裁剪出引出端2,留白部分两侧涂布活性物质, 裁剪后集流体1从中部一分为二。对制作引出端的留白部分的裁剪可采用锯齿波形或矩形波形裁剪方式或其他裁剪方式。一种用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如图1所示,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极片由集流体(1)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其特征在于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1)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O),然后对集流体(1)进行卷绕工艺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在集流体(1)的中部留白以裁剪出引出端(2),留白部分两侧涂布活性物质,裁剪后集流体(1)从中部一分为二。3.一种用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方法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片由集流体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然后对集流体进行卷绕工艺操作。由本方法制出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极片较之传统的焊接极耳的极片,在制造过程中节省了焊接工序;取消另行焊接的极耳同时也节省了极片卷绕时所需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也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一致性,更能适应电池大电流放电的需要。文档编号H01M4/139GK102208604SQ20101014535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卢建国, 宋华冰, 恽中方, 潘青海, 陈娟 申请人: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无外加极耳式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由集流体(1)涂布活性物质后经卷绕制成,其特征在于:在涂布过程中对集流体(1)留出空白部分,然后对留白部分进行裁剪,以制成正负极的引出端(2),然后对集流体(1)进行卷绕工艺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青海卢建国恽中方宋华冰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