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领域,尤其涉及制造锂离子电池极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重量轻、比能量大、自放电率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作为高比能量电源,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人们在关注其重量比能量的同时也希望其体积不断减少,进一步提高其体积比能量。电池极片分为正极片和负极片;他们的制备方法大致相同,都是在集流体上涂敷活性物质层经过干燥、压片处理等步骤获得;只是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所采用的材料有区别。现有技术制作电极的过程中压片处理往往采用辊压的方法来控制电极的厚度,提高电池的体积比容量。但在辊压的过程中,当压力过大的时候,由于辊压机中辊筒表面的粗糙度的问题,容易对活性物质表面造成伤害,或者即使辊筒表面粗糙度足够小,在辊筒反复转动过程中,由于辊筒与极片表面直接接触,极片表面的活性物质层很有可能会出现掉料粘贴在辊筒表面的情况,造成对辊筒表面的污染,进而影响了后续极片的辊压效果,所以在现有实际生产工艺中,你会看到辊筒上总是沾有一些料的痕迹,由此容易出现极片变形、脆断、活性材料脱落、辊筒粘料等情况,压力若小了,虽然上述情况显著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集流体上涂敷活性物质层,干燥,将干燥后的电池极片进行压片处理;其特征在于:压片处理时在极片表面覆盖保护箔,所述保护箔与极片接触的面的表面粗糙度Ra<0.08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声本,马永军,张兆华,马鲁飞,徐坤浩,苟容,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