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掺杂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52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掺杂骨修复材料,其主要组分构成为,以重量份计,聚磷酸钙本体9-9.9份,碱金属聚磷酸盐0.1-1份。其制备方法是,先合成磷酸二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然后将其按材料中所需的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掺杂配比进行混配,通过高温煅烧使之发生聚合反应,再将高温烧料快速冷却淬火,再使之转化为非晶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之后经干燥磨制成粉料再进行高温烧结,即制得结晶的掺杂骨修复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掺杂骨修复材料兼具无机与有机特性、掺杂元素与钙元素结合、刚性与韧性结合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降解可调控性能。降解后释放的碱金属离子对内环境无毒无害,且这些无机离子还能促进骨代谢、生长及营养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材料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修复人体硬组织缺损的生物医学材料的
二.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关于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着重致力于建立无毒、无害以及对人体或植入 设备无改变的理想模型。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骨材料,如羟基磷灰石(HA)、e-磷酸三钙(e-TCP)、生物活性玻璃、生物活性骨水泥等,均能与人骨连接并 表现出一定生物相容性。但由于生物降解、骨诱导、骨传递等能力存在差异,关于探寻适应人体生理环境、具有优良性能的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还有较大争议。de Bruijin等认为,生物材料上的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是它具有骨诱导性的先决条 件,而材料表面磷灰石层的形成是局部环境(^2+与?043—浓度达阈值沉析的结果, 这与材料降解释放(^2+与PO^速率密切相关。现阶段骨修复材料存在的较大问 题是降解速率无法按需调控,有研究表明HA在体内降解速率过慢,而P-TCP 则过快,这些均不利于骨的生成与连接。因此对提高骨修复材料降解可控性成为 本领域的研究热点。Mingbo Wang等制备的HA/PVA/Gel复合骨修复材料,提高 了 HA的水溶性和降解性,但降解产物中的低聚小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主要组分构成为,以重量份计: 聚磷酸钙本体 9-9.9份 碱金属聚磷酸盐 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掺杂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主要组分构成为,以重量份计聚磷酸钙本体 9-9.9份碱金属聚磷酸盐0.1-1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摻杂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聚磷酸钙本体的重量含量 为9. 5-9. 9份,碱金属聚磷酸盐的重量份数为0. 1-0. 5份。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杂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聚磷酸钙本体和碱金属聚 磷酸盐组分的聚合度为20-50。4. 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惨杂骨修复材料,由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来制备方法A,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 将碱金属磷酸二氢盐和磷酸二氢钙按惨杂骨修复材料中的聚磷酸钙本体和碱金属聚磷酸盐的比例进行配混,之后在450-630°C的条件下煅烧1—15小时,使磷酸 二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产生聚合反应,制备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② 将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组成的混合烧料快速冷却淬火,经干燥后粉磨 筛分,将粉料置入模具制成型坯;③ 将坯料在650-960。C的条件下烧结1—IO小时,即制得掺杂骨修复材料;或方法B,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 磷酸二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分别在450-630°C的条件下煅烧1_15小时,使磷酸二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产生聚合反应,制备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② 将聚磷酸钙和碱金属聚磷酸盐烧料快速冷却淬火,经干燥后粉磨筛分,将粉 料按掺杂骨修复材料中的聚磷酸钙本体和碱金属聚磷酸盐的比例进行配混,置入模具制成型坯;③ 将坯料在650-960。C的条件下烧结l一小时,即制得掺杂骨修复材料;或C、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 碳酸钙和碱金属碳酸盐按掺杂骨修复材料中的聚磷酸钙和碱金属碳酸盐比例进行混配,然后与它们总重量至少1. 5倍的磷酸在5-45。C的条件下反应制备磷酸二 氢钙和碱金属磷酸二氢盐的混合料,磷酸的浓度为13-16 mol/L,反应时间至少1小 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昌秀宋巍余喜讯张小华王践云田猛陈峰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